第九百四十一章 這輕飄飄的紙,就是後世價值過億的四合院了?
第二天李龍要去看院子,顧曉霞和顧曉雨則要帶着明明昊昊和李娟李強一起去看大學。
李龍原想着讓她們一起去看院子的,但顧曉霞的意思是,反正自己不住,買來也是放着的,那就不去看了。相比較而言,她更想去看看首都的大學是什麼樣子的。
妹妹上了大學,顧曉霞是很羨慕的,雖然自己上不了,但看看大學裡啥樣,也算是了了心願了。
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大哥李建國在知道李龍這邊隻是看房子,肯定是沒安全問題的時候,便也想去看看大學校園。
李龍心想着大哥是不是也是看顧博遠上了大學,自己也曾經有過過大學夢,雖然實現不了,但也想去看看吧?
既然他們都不去,那就分頭行動吧。
清早吃過飯,顧曉雨這邊專門叫來了一個面的,把顧曉霞他們都拉上,先去了京大。
她有同學在那邊,這時候還是能順道進去參觀一下的。
李龍則就在旅社裡等着邵立誠。
十點多的時候邵立誠才過來,工作人員這回把他放進去了——大白天沒啥事情。
敲門,李龍開門,邵立誠進了房間就道歉:
“李同志,實在是不好意思,來的有點晚。主要是今天一早買我院家具的那些人過去了,少了那個官帽椅,人家不依,我就好一頓解釋,人家着急着走,就幹脆少付了我兩百塊錢……”
李龍心說這椅子按理說不錯,就值兩百?
不過想想這時候文物商店裡都公開賣一些古董,這椅子兩百塊錢還真不算少。
“那這椅子?”
“您要是看着喜歡,送您了。”邵立誠很大方,“現在您要是沒事的話,走,咱們去看院子?”
“走。”李龍自然是想盡快看完然後就沒事了。
“先看哪個?”出了旅社的門,邵立誠問道,兩個院子位置不在一塊兒,距離有個兩三百米。
“先看二進的院子。”李龍說道,“我看看大院子有什麼好的。”
二進院子同樣不當街,但這個胡同略微寬一些,李龍看看,進一輛汽車是沒問題的。
這院子看門臉是有些年代的,古色古香的,但維護的不錯。
“院子原來是一公家單位的,不過不是辦公,是用來招待客人的。現在人家搬走了,連帶着招待所都改成了樓房,這院子就騰出來了。”邵立誠打聽過,解釋了一句,同時開了門。
門坎挺高,厚木門的門軸有些時間沒上油了,聽着有吱呀的聲音。
進門後有個影壁,繞過去看着院子裡有兩個大缸,這裡面結着冰,不知道是不是夏天還養着魚呢。
這一進院子就比邵立誠的那個大不少,踩下去看着同樣是青磚鋪地,隻不過因為單位搬了,眼下沒維護,地面上厚厚的雪。
院子裡種着兩棵樹,李龍看着像是棗樹。
不知道先前是啥單位搞的這個,有個好處是紅牆綠瓦什麼的,看着比邵立誠那個院子還要新一些。正房、廂房、倒座啥的都要大一些。
邵立誠把正房門打開,看裡面倒是有基本的家具,舊是舊了一些,打掃一下倒也能住人。當然也隻有基本的家具,都是普通的木桌木椅木床,其他擺設都沒了。
電線什麼的都拉上了,李龍轉了一圈,有些開心的是廂房有改造的抽水馬桶的廁所,方便了不少。
二進院子要略小一些,看着有花池小亭子,夏天能乘涼幹啥的。
這院子讓李龍想起來後世曾經被宣傳過的一個院子,那個院子好像就是兩進,賣起來過億了。
李龍現在算算這裡距離故宮的距離,難道是那個?
不會吧?
不過就算價格再高,那也是三四十年後的事情,眼下,這四合院,真就算是低價期了。
把這個院子裡外看清楚了,李龍心裡有了底,然後就去了另外那個一進院子。
這院子就在馬路邊上,正門朝南,不過并不起眼,因為一排下去好些個這樣的院子。這個院子還算是相對比較破敗的一個,院牆都脫皮了。
李龍跟着邵立誠開門進去的時候,發現這院子比先前那個破敗的多。院子裡長了一些雜草,兩棵歪脖子棗樹長在院子的兩個角上。正房角上的柱子表面油漆已經斑駁掉色了,看着一副夕陽西下的慘狀。
這院子比邵立誠的那個還要小一些,因此四面屋子都很緊湊。
布局還不錯,就隻是有些舊了。冬天是沒辦法了,李龍想着等開春或者夏天什麼時候過來,把這院子修一修,應該還不錯。
“這院子有些破了。”邵立誠不等李龍開口,首先就給定了性,“好在價格也不貴。”
“怎麼個不貴法?”李龍在走到正房跟前,透過窗戶縫往裡面看,讓他有些意外的是,這屋子裡面倒還挺幹淨,東西搬空了,沒什麼雜物,也沒什麼垃圾。
“這兩個院子總價是兩萬塊錢。”邵立誠說道,“公家的房子,不講價。當然,這給那邊的手續費也不能少,三個院子兩千五百美元。”
也就是說,三個院子連院子帶手續合下來,一共是近六萬塊錢。
在邵立誠看來,有點冤大頭。所以說到最後,他自己都沒底氣了。
換個本地人,這麼多錢能買六個院子了。
李龍卻覺得是值得的。畢竟眼下,甚至于再往後,非本地戶口想要買本地的房子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雖然現在自己沒打算把戶口落到這裡,但通過一些手段,把院子買下來且落在自己的名下,那真就劃得來。
而且這錢本身就是白來的,花出去也不心疼。
“這個價,我認了。如果能辦成,另外給你五百美元,怎麼樣?”李龍說道。
“那我可就先謝謝了……”邵立誠沒想到李龍真就不講價,其實他已經打算如果李龍壓價的話,那就把自己的院子價格降一降,再怎麼說能做成這一單,自己這個中介的好處就不少了。
事實上他打算給鄭主任三個院子兩千美元的手續費,剩下的五百就是自己的。眼下李龍又答應了五百,他豈能不高興?
“是不是買這兩個院子的錢用人民币,然後手續費是另給的?”
“當然。先給一千美元的手續定金,剩下的一手交手續一手交錢。至于這個院子的賣錢,咱們公對公,等聽信兒。”
“當然越快越好。”李龍說道,“但這個手續定金,我不能給你,我已經給了你五百,這算是啥也沒到手。你就讓我看了兩個院子,讓我再掏五百,我這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總不能那一把椅子就頂過了吧?”
邵立誠心說這位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自己忽悠不住啊。
他便隻好苦笑着說道:“那行吧,我先拿我那五百美元給人家交差去,先看看行不行,我這兒先說好了,要不行的話,那我也沒轍,還得您這裡讓一讓。您得把您的信息給我說出來,到時真要能辦,那邊人家說不得直接就把手續給弄出來蓋章了。”
李龍便把自己和大哥的名字給說了出來,想了想也不妥,他随身有帶紙筆的習慣,幹脆就給邵立誠給寫出來了。
他看得出來這個邵立誠在這裡給他玩倒手呢,能賺一點便宜是一點。
“你要想盡快拿到美元,就趕緊先跑這一趟去給那邊說吧,這兩個院子我要了。”李龍說道,“手續盡快,美元我這裡也會盡快準備好。”
邵立誠便立刻鎖了門,和李龍說一聲,匆匆離開了。
近乎小跑着往前沖,李龍知道這是美元的力量。
李龍看了看四周的環境。小院處在大路邊上,交通是比較便利的,不遠處就有公交車站。這裡距離故宮那邊不到一公裡,放在過去也是在三環内的。剛才的那個院子更是已經靠近二環的位置了,以後妥妥的市中心。
這些院子能讓自己買到,有機緣巧合,也有觀念使然。
這時候燕京已經開始蓋樓,雖然還沒有到商品樓房的地步,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話深入人心,許多人還是覺得住樓房比住平院好。
或者說這個觀念在全國都是一緻的。
也因此這些院子就不好賣——普通人買不起,大家大多數人的想法是和顧曉雨差不多,買個一裡一外的套間就行了。這麼大的院子,光收拾起來就麻煩的很。
有錢的人都找着要買樓房了,畢竟這些老院子哪怕是線路改造過了,想要住的舒服,那還是得有大動作。
這時候大運動才過去沒幾年,大家對于舊的建築審美還欣賞不來,更喜歡摩天大樓和現代化設施。
大院子就不怎麼受歡迎了。
李龍也算是撿漏——再過些年,等有些人反應過來的時候,這些院子已經不好買了。當然,還得有十來年時間。
李龍也沒打算囤院子,就這兩三個夠了,後面有機會過來,找仿古建築隊的給修繕一下,然後把下水、電線等水暖設施都給改造一下就好了。
當然,既然買了,那以後就得時不時過來看看。算一算李娟今年初三,還有三四年就高考,到時說不定真就考過來了。
對于李娟能不能考上高中,李龍是真心不擔心。這一次過來看看大學,想必等回去後,李娟又要努力一番了,這可比打雞皿什麼的更強。
一邊想着,李龍一邊信步往旅社走。其實他這時候是想着要不要去琉璃廠看看——潘家園這時候還真不算古玩聖地,琉璃廠才是。
但是李龍想想,這時候好像已經有仿制品了,就他這個眼光,去了也是白去,算了吧,有這功夫還不如去文物商店看看呢。
不過李龍也沒過去,他擔心自己逛過去時間晚了,和邵立誠錯過了也挺麻煩,一件事一件事情的辦吧。
回到旅社,和他想的一樣,大哥他們還沒回來,李龍便開始整理帶着的錢。和邵立誠已經商量好了價錢,那就把這兩部分的錢拿出來,一部分是給的人民币,兩個院子的,兩萬塊錢,說實話這個價錢還真便宜。
另外一個就是要給邵立誠的美元,他是見手續然後給錢。
中午李建國他們還沒回來,李龍便出去在附近又吃了一頓炸醬面——這時候也沒心思去找比較出名的店吃那些老招牌,想着等正事辦完了之後,再說。
吃過飯回到旅社,沒等來大哥他們,直接等來了邵立誠。
“嘿,今兒個這事辦的順利!”邵立誠拿着一個檔案袋敲開了李龍的房門,“走走走,咱們去交錢,交了錢,這事就算是搞成了。”
他拍了拍手裡的檔案說道:“李同志,看到沒,手續就在這裡,隻大章蓋了,隻需要把錢一交蓋個财務章,這事就算是完成了。”
李龍伸手,邵立誠把檔案袋打開,取出裡面的手續來。這裡面不光有手續,還有圖紙,以及鑰匙。
這時候還沒房本一說,就是一張紙,上面寫着房屋産權證。李龍是看個稀奇——這玩意兒還是燕京市人民政府發的,大紅章蓋好的,不知道是不是空白證蓋的章。
(沒找到燕京的,借鑒一下)
後面附的有交款證明,邵立誠說的就是這個。
看李龍看完,邵立誠又把這個東西給收起來,把交款證明拿出兩份來,交給李龍說道:“這個交錢。我那份,您看……”
李龍剛才看明白了,邵立誠的院子已經寫成了李建國的,當然這證又回到了邵立誠的手裡,人家的意思很明确,先給錢。
李龍從剛才取出來的美元中數出一千三百遞給了邵立誠,然後伸手說:
“先前給你的五百,算是你的中介費。這一千三百算是房子,加上這個官帽椅的錢。”
他的美元都是整一百的,沒有五十,也不好讓邵立誠找,幹脆就直接給吧。
“嘿,您大氣!”邵立誠接過美元一張張看完數過,謹慎的裝進兜裡,說道:“那咱們現在就過去……交錢?”
“走。”李龍說道,“正好有事找你打聽一下。”
“您說。”邵立誠一聽就來勁了,這位手裡錢多,而且讓辦事不小氣,自己隻要能幫着把事辦了,人家錢給的一點也不小氣。
邵立誠覺得自己這兩天都有點不像自己了。不過為了美元,不寒顫!
“我想弄點老東西,就是文物古董啥的,但我自己又不懂。我聽說文物商店裡不給咱們國人賣,隻收。那麼我怎麼才能去買呢?有什麼門路嗎?”
“這個……去琉璃廠好一些。”邵立誠邊走邊想邊說,“那裡有一些私營的老店,現在給普通人也賣古董,就是價格貴一些。”
李龍沒說話,邵立誠想了想又說道:
“還有就是琉璃廠有擺攤的,那些東西會便宜一些,但真假就不好說了……”他一老燕京人,這方面也不好直接就說那裡都是真的,畢竟随便一問就能問出來,被人指出來還打臉。
“至于文物商店,是需要外賓才能進去買的,畢竟是要賺外彙的,用的也是外彙券,不過呢,這也不是沒有辦法……”邵立誠說道,“您看這樣行不行,咱們先把這院子的事情弄完,容我再去打聽一下?”
李龍心說這家夥肯定有辦法。都是準備出國的人了,不可能一點國外人脈沒有。
“當然,在沒打聽清楚之前,李同志其實你也可以這樣做。”邵立誠邊走邊說道,“那文物商店收東西。收購部那邊啊,每天排号賣東西,有些人大老遠過來,拿不到号,又不願意空手跑回去畢竟比較麻煩。
(文物商店收購部)
于是就有人把他們的東西低價收了,轉手按官價賣到文物商店裡,賺個差價。您這兩天要有空可以去看看,興許就有人拿着家傳的東西出售,您也可以出比文物商店高的價格收下來,……哦,這樣也有麻煩,畢竟得懂行才好收。”
李龍心說這倒的确是個法子,自己是個外行,那些二道販子是内行吧?到時比他們賣給文物商店略高的價收了不就行了?
可以試試。
兩個人說着就來到了房管所,邵立誠輕車熟路的走到财務那裡,拿出條子,然後看着李龍。
李龍就掏出兩萬塊錢來遞過去。
人家那邊看着這收款上寫的東西,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也沒說什麼,把錢點清,然後拿着财務章“啪啪”兩下蓋在了收款證明上。
兩個人啥話也沒說,拿着證明出去到牆角僻靜處,邵立誠對李龍說道:
“李同志,那位就在這裡面,我現在把那個手續費拿進去……您看……”
李龍笑笑,從背包裡取出那一沓兩千五百美元來遞過去。
邵立誠一張張數清楚,很慎重的看完之後,才把檔案袋交給了李龍。
這就算兩清了。
李龍自己都感覺到神奇,這事就算辦完了?
邵立誠沒管李龍的感慨,他把美元裝好之後,和李龍說一聲又匆匆進去了。
李龍把檔案裡的産權證再次掏出來,一一看過之後,沒發現有什麼問題,這才又裝好,放進了背包裡。
這玩意兒,以後值大錢了!
接下來,是不是去文物商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