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八零之珠玉在側

? 第 214 章

八零之珠玉在側 6496 2025-04-17 14:15

  第 214 章

  第214章霁藍釉大碗

  要出發去日本, 初挽有些不舍得兩個小家夥,畢竟自從出生後,還沒分離過。

  她也怕兩個小東西難過, 出發前幾天, 特意給他們鋪墊了一些, 告訴他們媽媽要去日本出差,要過一段才回來。

  兩個小家夥聽得眨巴眼睛,他們已經一周歲多, 已經會說一些字了,便咿呀呀呀地道:“出差!”

  初挽:“對, 媽媽要出差。”

  夢錦便拍着小手歡呼:“媽媽, 出差!”

  希同也蹦蹦跳跳的,很歡快的樣子。

  初挽看着這場景, 一時無言, 說好的要抱着兩個小家夥安慰一番呢,怎麽這樣?媽媽出差他們這麽高興?就這麽盼着媽媽不在家?

  陸守俨見此情景, 笑看她一眼。

  初挽哼唧了聲:“肯定是你不教好!”

  陸守俨挑眉, 無奈地笑道:“關我什麽事,我可沒教過這個。”

  初挽便氣鼓鼓的:“肯定都怪你,不怪你怪誰。”

  一直到了晚上時候, 陸守俨攬着她,才給她說明白, 敢情是兩個小家夥跟着那小侄子小侄女玩兒, 知道“爸爸出差”就會帶回來好吃的, 現在聽媽媽出差, 就覺得這是要買好吃的了, 這才一臉高興。

  初挽恍然, 恍然之餘又想笑,這兩個小家夥,果然是小屁孩,這小腦瓜子這麽簡單,什麽都不懂。

  不過看着孩子這麽高興,她也放心不少,至少她出差兩個月,小家夥不至于難過了。

  可誰知道,等她終于要出發了,兩個小家夥跟着陸守俨一起去送她,到了機場,他們看着媽媽,眨巴眨巴眼睛,突然張大嘴巴,“哇——”地一聲哭了起來。

  夢錦看希同哭了,也跟着哭起來,兩個小家夥哭得一個比一個委屈,小眼淚順着臉蛋往下流,要多可憐有多可憐。

  初挽頓時心疼起來,少不得哄了一番,陸守俨一邊抱着一個哄,許諾了很多,什麽石景山遊樂場,什麽買跳跳糖,什麽買好玩的木馬,反正各種該答應的不該答應的都答應了,看得初挽意外不已。

  他在兩個小家夥面前真是沒原則。

  好在兩個孩子總算破涕為笑,初挽見此,放心了,準備登機,不過登機之前卻忍不住在陸守俨耳邊說:“我算是明白了。”

  陸守俨:“明白什麽?”

  初挽:“下次你不答應我什麽,我就哭給你看。”

  陸守俨好笑,略挑眉:“可以,到時候比比你和夢錦希同誰哭得響亮。”

  初挽軟哼一聲:“走了。”

  ***********

  這次的日本之行,選派的全都是國家文物局下面年輕力壯的,三十五歲以下,且本身精通遊泳和考古的,這些人知識儲備過硬,又有遊泳技能,按照規劃,他們在日本接受大概為期兩個月的培訓,大概能接受最常規的輕潛水培訓,并學會操作簡單的水下機器人。

  主領隊叫趙譚智,今年三十歲出頭,考古博士畢業,各方面條件都很好,不過不會日語。

  初挽作為副領隊,最重要的任務是協助趙譚智的工作,并幫助大家适應那邊的培訓,同時帶領大家在業餘時間參與日本水下考古研究所,吸收日本考古的先進經驗。

  大家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出國,多少有些緊張,好在初挽上輩子去過日本幾次,這輩子也去過美國香港,由她帶隊,整個過程相對還算順利。

  到了日本後,大家自然被日本的先進所震撼,初挽不疾不徐聯系了日本水中考古學研究所所長的田邊教授,先了解了這次培訓的情況。

  這教授先大緻給他們講了講,又帶他們參觀,初挽看了看,這邊果然條件好。

  現在國內新成立的水下考古研究所也有一些其它單位借調的潛水設備,但是安全性不好,呼吸阻力大,而日本用的設備卻精細很多,是國內沒法比的。

  她又看了看這邊的教學計劃,日本的考古培訓計劃和國際接軌,接受這套培訓後,應該可以完成最基本的水下操作。

  其實來之前,她也研究了歐美那邊的水下考古培訓,結果發現歐美一帶的水質和國內水質不同,那邊的潛水作業都是在能見度比較高的環境中發掘,所以實際操作上還是有些差異,相對來說,日本的培訓更适合中國人。

  晚上時候,在考古研究所的會議廳裏,召開了一個簡單的歡迎會,日本方考古工作人員都非常熱情,不過熱情之餘,也帶着自豪介紹了日本考古取得的輝煌成績。

  中方學員看了後,難免有些說不出的滋味。

  在八十年代之前,他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石器就是四十年代在日本群馬縣發現的一塊矛頭形石器,距今三萬年,也就是說日本舊石器考古,隻能追溯到三萬年之前。

  不過現在,這幾年時間,他們收獲巨大,陸續發現了十七萬年前的石器,将日本舊時期時代推進到了中期,接着又發現了五十萬年前的石器,推進到了早期,而就在最近,竟然又發現了六十萬年前的石器。

  田邊教授有些激動地道:“這說明什麽,說明在北京猿人出現的時候,日本也已經有了猿人活動的痕跡!”

  鑒于臺下的中國學員,出于尊重,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中國學員頓時明白了,這話太明顯了,誰是誰的祖宗都不一定呢,也許日本這塊小島才是最初的發源地?

  田邊教授收斂了情緒,繼續給大家介紹,于是大屏幕上便顯示了藤村新一最近發現的石器,有T形的,也有U形的,田邊教授興緻勃勃地解釋,這些都是發現于六十萬年前的地層中,日本的《科學》雜志上有幾位權威考古學者發表的文章,上面對這些石器進行了诠釋,認為U形石是女性的器官,而T則是男性的器官,這是一種生殖崇拜,猿人擺出這種圖形是為了祈禱莊稼豐收等。

  “當然了,還有另一種觀點,他們認為在六十萬年前,上高森遺址的猿人已經開始使用非常複雜的語言,他們已經在記錄時間了!”

  最後,田邊教授又着重介紹了被日本考古界譽為“神手”的藤村新一,他是如何創造了日本考古界的奇跡,是如何以一己之力将日本石器時代考古從三萬年前推進到了六十萬年前。

  看得出,在場日本考古界的同仁對于這位“神手”顯然非常崇拜,他們臉上都露出了憧憬和敬佩。

  歡迎會結束後,幾個中國隊員回去下榻的賓館。

  原本來到日本,看到這邊的各種現代化,大家挺興奮的,不過現在,聽到人家這十年的成就,想到最近這些年中國考古的種種落後,難免羞愧。

  趙譚智嘆道:“我們還是應該多向人家學習,為什麽人家能夠有這樣的進展?為什麽中國沒有取得重大突破,一直遲遲不前?”

  學員們聽着,說什麽的都有,其中一位感慨道:“我覺得這個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考古學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技術和文化都有很大關系,這些年我們經濟水平确實遠遠落後于日本,技術不足,基礎薄,底子弱,在考古綜合實力方面,差距還很大。”

  其它學員也贊同:“不說別的,就是水下考古這一塊,他們已經有完善的考古培訓體系,也有非常先進的水下設備,但是我們卻一窮二白,一切從頭開始。”

  說起這些,大家心中都有些沉重,路遠而其修遠兮,要想追上人家,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大家讨論了半天,初挽一直不吭聲。

  大家夥分析的這些原因自然都是沒問題的,這确實是擺在中國考古學面前的事實,但是日本這十年考古的神話,那隻是一場世紀大騙局罷了。

  這件事說出來荒謬到沒人相信,但卻是事實,以至于當事情被揭穿後,日本考古界成了一個大笑話,據說考古人員紛紛轉行,羞于提及自己的行業。

  雖然他們的技術各方面确實先進,但是這樣虛假繁榮放衛星也不像話,也實在是沒意思透了。

  ***********

  這次的培訓班歷時45天,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初級潛水、開放水域潛水和救援潛水等課程,第二個階段主要是水下考古實習鍛煉。

  初挽幫大家協調過培訓中出現的問題後,學員們開始了正式培訓,她便開始去敲定第二階段水下考古實習的地點,還需要做水下考古項目的前期準備,需要和日本水下考古培訓機構協調時間等。

  這期間,她也了解了藤村新一目前的工作情況,知道他最近正參加新時期考古研究所的一向調研,矢志要發現“八十萬年前的石器”,地點恰好就是岩出山町的“座散亂木遺址”附近。

  初挽算了算時間,倒是正好趕得上,又自己跑去“座散亂木遺址”研究了下地形,這才回去。

  接下來三周,她也沒什麽工作,除了偶爾需要協調水下考古培訓任務外,其它時候可以自由行動。

  她便順勢自己過去了大阪,逛一逛這邊的古玩市場。

  其實大阪并沒有像中國或者美國那樣的大型舊貨或者古玩市場,這邊的古玩一般都在古玩商店裏,撿漏可能性也不大。

  不過大阪的老松通古董一條街倒是可以逛逛,初挽走了一趟,沒遇到什麽合适的,又過去了四天王寺古董市,這裏說是古董,其實各家的舊物比較多,要想在這裏面淘到什麽,自然需要眼力界。

  初挽其實也不指望一定淘到,隻是走走看看,這也算是一種樂趣。

  這麽随意走着,她淘到了一把日本正宗的南部鐵壺,應該有三百年了,花了一百多人民幣,這多少算是一個漏,不算很大,但也值得拿着,畢竟來一趟,她也想收一些當地特色古董。

  買了鐵壺後,她繼續往前走,走過一處地攤時,隐約在那各樣雜物中看到一抹藍色。

  其實真的隻是露出來那麽一絲顏色,不過初挽感覺到了。

  瓷器的藍,不同于其它顏色的藍,而上等名瓷的藍,更是和尋常不同,哪怕是快速地掃過一眼,依然能感覺到。

  初挽便仔細看過去,那是一處雜貨攤子,林林總總擺了許多家用舊物件,杯盞盤子,家用的鐘表瓷狗瓷娃娃等,而那抹藍色就隐在那些雜物中。

  初挽狀若無意地蹲下來,先随口問了一件舊木碗的價格,對方報價一百日元,也就是大概十塊錢人民幣,初挽便嫌貴,之後随意翻看着別的物件。

  當那些雜物被挪開後,她看到了那隻大碗。

  初挽看到的那一刻,呼吸有一瞬間的凝固。

  那是一件八寸的霁藍釉大碗,整體呈現深濃幽青色,藍中又隐隐泛着一些紫,碗外是描金遊龍暗紋,那龍造型矯健,似乎盤旋于雲海之中,于藍釉渾然一體。

  要知道,霁藍碗在明代是皇室祭祀瓷,古代皇帝祭祀天、地、日、月和山河祖先,都有嚴格的規制,而明朝祭祀月神時,皇帝必須穿藍色祭袍,用藍釉瓷器,所以這個霁藍又叫祭藍。

  眼下這隻碗,正是明朝宣德年間所謂釉色藍如深海的上品霁藍釉,藍到了純粹,藍到了毫無雜質。

  初挽上輩子閱寶無數,卻隻見過一次和這個品相相似的霁藍釉,那件霁藍釉是一個碟子,比眼前這個小,即便如此,在1997年香港的拍賣會上,都拍到了一億兩千萬港幣。

  而此時,這麽一隻碗,正安靜地躺在雜貨攤上,和那些最近幾十年的破舊工藝品挨挨擠擠在一起,黯淡沉默,甚至碗心裏還殘留着被髒物浸泡過久後留下的污漬。

  初挽便不着痕跡地拿起來,翻看了看底款,果然是宣德年的。

  隻是不知道這麽一隻皇家禦碗,是怎麽流落到日本人手中,又被當做舊物出現在這破敗的舊攤上。

  她便用日語和對方聊了聊,先問了別的,又随口問了問這件。

  對方便随口說起來,說是她丈夫年輕時候去過中國,從那裏買來的。

  她看上去六十多歲,她丈夫年輕時候大概是什麽年份,其實可以想出來。

  初挽淡淡地“哦”了聲,便問起價格,對方要價四百日元,也就是大概三十多人民幣。

  初挽沒還價,連同其它一隻碟子都要了,一共花了五十塊人民幣。

  買了後,她請對方包起來,之後狀若無意地繼續逛,等逛遠了,才将另外一隻碟子随手扔垃圾桶了。

  那是現代普通家用的,不值錢,而這個霁藍釉碗,她重新仔細包好,放在包中,之後便過去下榻的酒店了。

  作者有話說:

  說下時間線,挽挽是1984年上大學,上了四年大學。

  1987年過年後生的,現在是1988年夏天,碩博連讀要畢業了,孩子一周歲零幾個月了。

  我突然發現喝雞湯很好。

  我喝了兩大碗雞湯,就出了很多汗,感覺通體舒暢。

  如果喝水就不會這效果。

  可能雞湯不光是營養不營養的問題,而是一種什麽機制吧……什麽機制我也不懂反正感覺挺舒坦的。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xbanxia.com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