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尚書
陶葉雖然內心很焦急,在等待謝承初的考試結果,可是柳月紅的神色也沒逃過她的眼睛。
看著柳月紅注意謝承文的模樣,陶葉皺起眉頭,雖然柳月紅長得是胖了些,可人家那是因為生病,若是認真看一看。
就會發現柳月紅不比任何姑娘差,她五官長得精緻漂亮,而且雖然是商戶出生,但是行為舉止都算是端莊。
除了性格灑脫些,人長得胖了些,沒什麼太大的毛病,況且幾個人的關係還比較好,若是柳月紅真的看上謝承文了,那可就完了。
先不說謝承文這個人怎麼樣?就單說他把綠玉帶回家做妾這件事來看,他就不會真心實意的對任何一個女子掏心掏肺。
再說了,柳月紅還是比較要強的,若是在嫁過去之前,知道丈夫還有一個小妾,那別說婚後生活了,就是洞房花燭怕都難度過。
於是陶葉微微一笑,拉住柳月紅的手道。
「這承文也是個念書的,就是私生活上不是太好,前兒去我院子裡,勾搭了一個丫頭跑了。
那丫頭本來就犯了事兒,差點被我攆出去了,誰知竟然抱上了承文的大腿,我這個做嫂子的真是不好說。」
果然柳月紅一聽這話,剛才看著謝承文灼灼的眼神就暗淡了許多。
「這麼說來你小叔子還沒功成名就,就已經娶妻了?」
陶葉一擺手笑起來。
「哪能啊,那丫頭心思不正,我怎麼能讓她嫁過去做正妻?隻是給了個妾的名分,不過是承文喜歡她,所以我才忍下這口氣。」
柳月紅的眼睛裡閃過一陣失落。
「那就是說他還沒娶妻,就先納妾了啊?這妾室先進門,以後若是正妻進門了,還不被這妾室欺負死嗎?
你這小叔子也不怎麼樣嘛?不知道是不尊重未來的妻子,還是真的喜歡這個妾室,若是真喜歡,就該給個平妻之位啊,他倒好吃著碗裡瞧著鍋裡,心思還美得很。」
陶葉一聽噗嗤一聲就笑了,不得不說這柳月紅還真是個真相帝呢,一語中的直指要害,竟然一下就說中了謝承文的心思。
看著柳月紅對謝承文打消念頭,陶葉這才放下心來,幾人安安心心的在外頭等著放榜。
謝承文雖然不在乎柳月紅,覺得柳月紅就是個癡肥的醜女人,可是他有了綠玉之後,好像被打開了某種情緒。
柳月紅關注他的時候,他覺得很得意,可忽然看見柳月紅露出鄙夷,謝承文就很不爽了。
那種感覺好像就是,你長得醜你喜歡我那是天經地義,可你要是敢嫌棄我,就是你的不對了,完完全全就是霸王條款。
柳月紅萬萬沒想到,自己開始露出喜歡的神色時,謝承文看不上自己,可現在自己厭惡他了,他反而注意上自己了。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賤賤的,輕易得到的不珍惜,等得不到了,反而惦記上了,而謝承文就是這裡面的傑出代表。
可因為要等待謝承初,所以謝承文沒有發作,隻是安安靜靜的在外面等著謝承初出來。
此時的殿試已經接近尾聲,不得不說謝承初在這批學子裡面是出類拔萃的,隻是一個普通的策論題,謝承初就給出了三種不同角度的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讓皇帝對他刮目相看,在場的曹先生也不住的點頭,雖說沈子白和謝承初以及柳絮都是他的弟子,可是要說最喜歡的,還是當屬謝承初啊。
此次參考的學生裡,最大的已經三十幾歲了,最小的自然是柳絮,可反觀那些三十幾歲的老監生們,卻沒有一個像謝承初這樣出類拔萃的,畢竟那些人年紀大了,已經沒有拼勁了,一門心思想著要穩妥。
所以這些人自然不會給出什麼新奇的角度來,因此謝承初竟然毫無懸念的出彩了。
反觀霍重陽,站在一旁渾身不對勁,他很不習慣這樣的場合,剛才回答的時候,也緊張得結結巴巴。
雖然他的觀點也算新奇,可是那結結巴巴的樣子還是讓他扣分不少,於是在經過大臣和皇帝的討論下,大家得出了此次恩科的排名。
不出意外的,謝承初被欽點為狀元,幾乎是全員通過,沒有一個人反對,可是在說到第二第三的時候,大家便產生了歧義。
有大臣說,霍重陽觀點獨特理應得第二,也有人說他口齒不清隻能拿第三,還有人說,霍重陽此人口齒不清,若是欽點為前三,怕是旁人要嘲笑朝廷無人。
於是乎霍重陽的名次一降再降,竟然跌出了前三,倒是沈子白,因為霍重陽跌出前三,他竟然撈到一個探花。
至於第二名榜眼,卻是一位穩妥的老監生,此人也是曹先生當年的學生,嚴格算起來,還是謝承初和沈子白的師兄。
皇帝宣布名次以後,謝承初臉上泛起一絲驚喜,從現在起,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那個小丫頭娶回來了。
不僅如此,因為他是連中三元,皇帝一聽就很高興,於是當場給他封官,正二品尚書一職,這個官職是本朝新開的官職,目的是為了牽制和削弱丞相的權利,所以不知為何謝承初才入仕,便成了柳丞相的敵對勢力,加上之前和丞相夫人以及柳若璃還有過節。
謝承初在朝廷的地位一時間變得有些微妙,甚至不少反丞相黨對謝承初拋出了橄欖枝。
眾人都不知道為什麼皇帝會讓謝承初做這個尚書,之前尚書一職雖然擬定,可職位一直是空缺的,沒有人願意公然站在丞相的對面。
而且皇帝也實在是找不出這麼一個合適的人選,正好謝承初來了,因為沒有什麼背景,而且學識見地都擔得起尚書一職,所以皇帝直接把他放在了風口浪尖上。
謝承初不知道,他原本隻能得個從二品的官職,可是因為殿試前他拒絕了所有人的邀請,反而把人請過去了,這讓皇帝覺得他是個有謀略的人,因此這正二品的尚書才落在了他頭上。
於是乎謝承初便成了本朝以來的第一個尚書,也是最年輕的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