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爺子說,月兒是我們顧家的大功臣,他不許自家兒子給他的小金孫娶名字,這個光榮而又有意義的事情交給了兒媳婦姜初月。
姜初月沒想到自家公爹這樣開明,她本還以為給孫子娶名字的事是做祖父的自己來呢。
不過她並沒有客套,沒有拒絕,她給孩子取名為「靈均」。
顧靈均。
顧靈均五歲時,姜初月再度有孕。
時年,她已經三十有餘,在古代這樣的大齡產婦生產是很危險的。
整個顧府再次緊張起來,顧老夫人年紀漸大,精力不濟,幸好暖姐兒和意姐兒年紀雖不大,管理中饋庶務都是一把好手。
到底年紀大了些,即便這些年姜初月被顧朗養的身子骨比尋常貴夫人康健很多,再度有孕還是有些吃力,這一胎懷相併不很好。
顧朗擔心不已,乾脆將稟明皇帝陛下,將公務搬到顧府書房辦理。
皇帝陛下時年二十有餘,很是理解顧相擔憂顧相夫人的心情,不但乾脆應許顧相的請求,一旦朝堂有大事需要顧相一起討論時,皇帝陛下乾脆帶著官員前往顧府找顧相相商。
不但沒有半點對顧相的不滿和猜忌,反而對顧相信任有加,不許朝堂上半點對顧相不利的言語。
同時,對顧相夫人也十分關心,乾脆派了兩名擅長產科的禦醫常駐顧府照看。
對於皇帝陛下的恩典,顧府上下都有些感動,朝堂上更是不敢輕言顧相獨斷專權,隻能配合顧相好好的為朝廷辦事。
不管這一胎如何艱辛,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十個月之後姜初月順利產下一子。
顧相兩兒兩女,一時傳為佳話。
也引起不少同僚羨慕顧相的好福氣。
顧相大人專寵嫡妻一人,子嗣上頭卻比那些後宅姬妾眾多之人更多。
兩女兩兒都是原配嫡妻所出,顧府後宅是京都高門中少見的清靜祥和。
就是已經成年的皇帝陛下都羨慕不已,私底下和貼身伺候的內侍說,他這輩子也要學顧相大人,一生一世一雙人……
顧相嫡次子的名字是皇帝陛下所賜,名為「正則」。
顧正則。意為公正而有法則。
皇帝陛下為小兒子賜下「正則」這個名字後,姜初月都嚇了一跳。
當時她給長子取名「靈均」而不是「正則」是故意避開的。
「正則」這個名字的意義太大了,甚至會引起一些有心人的忌諱。
但皇帝陛下卻將「正則」賜給了小兒子,那說明皇帝陛下對顧朗的信任,才會給了小兒子這樣一個有意義的名字。
從某種方面來說,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祝願和期待。
顧正則洗三時特意沒大辦,但引起了皇帝陛下和太後娘娘的不滿。
顧正則滿月時,皇帝陛下提前交代禮部親自幫著操辦,一時間朝堂大震,覺得皇帝陛下對顧相大人的聖寵和信任更上一層樓。
就是曾經有別的心思的那些太妃娘娘的娘家人此時一個個都已經認命了,不再有旁的心思了。
皇帝陛下對顧相大人如此盛寵,顧相大人怎麼也不會做對皇帝陛下不利的事。
一些朝臣也紛紛對年輕的皇帝陛下改觀了,更對先帝的識人眼光十分欽佩。
原本,他們中幾乎無人看好年輕的皇帝陛下,認為他資質平庸,不堪為帝。
可如今呢?
瞧著他和顧相大人君臣相得,互相配合,將這個江山治理的比自開國之後任何時期都好!
文宣盛世再持續個十年,我朝定能開創歷史上曾經隻出現過一次的萬國來朝的盛世!
時年,我朝的社會風氣也越來越好,隨著百姓們日子富裕,社會治安也越來越好,,烈性事件越來越少,倒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現象越來越多。
朝廷國庫越來越豐厚,官員們的俸祿銀子也一提再提。
因著顧相大人提倡以俸養廉,手頭豐厚的官員們也不願意冒著被查到被舉報的風險去貪污受賄了,官場風氣也是越來越清廉。
對於這樣一個盛世,姜初月這個現代來的人都不敢相信她真的會經歷。
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曾經,她也被社會的大染缸浸染,冷了心,冷了情,也慢慢變得冷漠。
可顧朗,年輕的皇帝陛下和他的那些官員們,讓她看到了這樣一個盛世!
直到這一刻,姜初月才覺得自己的心是徹底的留在了這個時空,不會再在午夜夢回時,心裡落寞再也回不去曾經的時空……
隨著朝堂上越來越平順,顧朗產生了想要緻仕的心思。
他曾經和他的月兒保證過,他要陪著她看遍祖國的大好山河,他要陪著她去不同的地方生活,見識和體驗不同的民風,他還要……
如今他已入中年,他想該履行年輕時候對月兒的承諾了。
他並沒有和姜初月商量這個事。
思索了一段時間後,又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布置,就著手寫摺子了。
當他的摺子遞到禦書房時,年輕的皇帝陛下差點從龍椅上摔了下來。
他緊急召見文武大臣,直接將顧相上書緻仕的摺子讀給百官們聽。
百官們一聽一個個先是呆若木雞,隨即吵嚷聲震天。
都是一個意思,顧相大人不能緻仕!
有幾個烈性的老臣,直接威脅顧相大人,要是顧相大人真的緻仕了,他們就一頭撞死在大殿的龍柱上。
這還不算,年輕的皇帝陛下也來添亂,威脅說要是顧相大人緻仕,他這個皇帝就不做了,反正文宣盛世又不是他的功勞,他這個皇帝可有可無。
皇帝陛下和文武大臣們都這個態度,這實在出乎顧相大人的意料之外。
本來,他覺得這些滿殿的大臣中總有對他不滿的重臣,他提出緻仕這不是好機會麼?
他都已經安排好了接班人,就是剛提拔到右相位置的秦大人。
誰知這秦大人一聽急的不得了,當著陛下的面就在大殿上嚷嚷說,要是顧相大人真的要這樣做,那他也緻仕帶著家小回酉陽老家種田去了。
沒料到事情發展成這樣嚴重事件的顧相大人也傻眼了。
不但如此,接下來連後宮都驚動了,太後娘娘帶著幾位太妃娘娘都站出來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