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爺也一臉欽佩的看著姜初月。
姜初月輕輕搖了搖頭,笑道:「就沖著這茶館的名字被學子喜歡那就很好猜了,誰都想圖個好彩頭嘛。」
「不假不假,市這個道理!」老胡摸著鬍鬚連連點頭,接著話音一轉,「這也是姜大姑娘聰明伶俐,見識過人,這一般人吶可是猜不到有這出的喲!」
老胡笑眯眯的拍了一記馬屁。
「姜大姑娘,你也在這裡!」一道低沉的男聲傳來,姜初月下意識的擡頭看過去。
卻原來還是秦墨。
姜初月眸光一閃,秦墨怎麼也到了三裡衚衕?
「啊,姜大姑娘和這位公子認識?」這時候老胡小眼眯了一下,隨即偏頭打量了秦墨幾眼,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這位公子一看就不是一般人,這位姜大姑娘和這樣的人認識,他就更放心了。
姜初月笑著點頭,介紹道:「這位是秦公子,是我的好友。」
老胡忙給秦墨請安問好,秦墨隻哼了哼,並沒有搭理他的意思。
老胡一點沒有放在心上,還笑的更加真誠,在他這樣識人無數的人眼裡,越是如這位秦公子一般高傲沉默的人,越是不簡單的。
「既然姜大姑娘的好友在,那老朽這就走了,姜大姑娘和秦公子可到元林茶館喝茶,這地兒很好找,隨意找個人打聽一下就知道了。」老胡笑眯眯的拱手。
「勞煩老胡爺爺了。」姜初月說了一聲後,轉頭看著秦墨問道:「秦公子可有什麼要事要辦?若是沒有,我請你到元林茶館喝茶?」
秦墨正好有事情要和姜初月說,便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三人一行很快找到了元林茶館,其實就在笙茗茶館的右邊拐角處,是極近的。
到了元林茶館後,跑堂的很是熱情的將姜初月三人給迎了進去,大廳裡面已經熱鬧非凡,絕大部分都是年輕的讀書人。
他們都是已經用過了午食來喝茶的客人。
「月姐兒,這元林茶館的客人還真多,看來那茗笙茶館這幾日歇業不開了,客人都跑到元林茶館來了。」王爺爺看著那些三五兩群,或高談闊論或吟詩作賦的客人們轉頭輕聲對姜初月說了起來。
姜初月輕輕點頭,秦墨倒是心中一動。
三人自然要了上門的雅間,很快香茶就上來了,姜初月才想起這個點沒有問秦墨是否用了午食。
等她問起的時候,秦墨自然回答說用過了。
「姜大姑娘,今日你從秦記成衣鋪離開不久,我就收到了消息,說是這三裡衚衕的笙茗酒樓打算賣掉……」
秦墨話還沒有說完,王爺爺就緊張起來,「秦公子,您也是想買茗笙茶館?」
姜初月心裡隱隱知道秦墨肯定不是想要買茗笙茶館,很大可能是因為知道她想要買鋪子才過來的。
但她自認為和秦墨的交情沒有好到這個地步,為了她要買鋪子,秦墨聽到消息就過來了打聽,她又覺得不大正常……
隻是秦墨見王爺爺這樣問立刻否認了,笑著看向已經取掉帷帽姜初月,「我不買鋪子,隻是聽姜大姑娘要買,故來看看,若是合適的話,我可以先幫姜大姑娘定下來,沒想這麼巧姜大姑娘也得到消息了。」
要說不感動是假的,姜初月感激的謝了秦墨。
王爺爺也鬆了口氣,心裡也很慶幸姜初月遇到的這位秦公子是個熱心的好人。
別看他面上冷淡,卻沒有想到這樣古道熱腸,看著秦墨的眼神就熱情了很多。
「秦公子所有不知,我今兒來三裡衚衕是真的巧合,倒不是提前知道了什麼消息。畢竟我這也是初來乍到的,消息並靈通的。」姜初月喝了一口茶後,笑道。
聽她這麼說,秦墨目光一閃,難道顧朗那廝沒有派人幫她?
按理說,顧朗那廝知道她帶著家人來了京城後,一定會保駕護航讓她過得順風順水才是。
莫說是顧朗,就是他的勢力不在京城,隻要她願意,他也會派人照顧好她!
「姜大姑娘到京城來之前……沒有做好萬全準備?」秦墨沉吟了一下後,認真的看著她。
姜初月對他做了一個請喝茶的姿勢,輕笑一聲,「秦公子說笑了,哪裡有什麼萬全的準備?不過是我有那個信心到了京城也能憑自己的雙手讓家人過的更好。」
說完又伸手端茶喝了一口,便垂眸不言了。
看得出來,秦墨眼裡有太多的意味不明的東西,她不想多想。
「姜大姑娘總是不一樣的,你想做的事情一定會做到。」秦墨唇角微微一揚,劃過一抹欣賞的笑意。
姜初月再次道謝,接著將茗笙茶館的事情對他說了。
秦墨端著茶盞把玩著茶盞蓋,突然將茶盞往桌上一放,看著姜初月認真道:「正好這幾日我都無事,今日我可陪姜大姑娘去買這個茗笙茶館。」
姜初月訝異的看著他,喃喃問道:「秦公子陪我去?」
「是,我陪你去,你一個姑娘家去競價難免會被一些不長眼的不放在眼裡。」秦墨語氣嚴肅,一想到若是姜初月被人羞辱的場面,身上戾氣就散發出來了。
姜初月感覺到了,心裡一驚。
王爺爺也給嚇了一跳,忙端著茶敬秦墨,「秦公子喝茶!老朽就以茶代酒敬您,多謝公子替我們家月姐兒想得周到!」
秦墨看得出來姜初月很在意王爺爺這個老伯,見他敬茶,趕緊回敬。
姜初月本想拒絕的,可見王爺爺都這樣了,她也不忍心壞了兩人的好意,隻好默認了。
私心裡,她其實並不想欠秦墨太多人情。
秦墨見姜初月沒有拒絕,心情更加愉悅,話也多了不少。
也和王爺爺多說了幾句。
三人一邊聊一邊喝茶,在上了第三壺茶的時候,老胡急匆匆過來了。
姜初月忙請他坐了,讓跑堂的再加一副茶具,被老胡婉拒了。
「姜大姑娘,咱們快去茗笙茶樓,那邊的人去的差不多了!」老胡有些著急。
本來他以為茗笙茶館要賣到,京城裡那些能人們出手的肯定不少,哪裡知道等茗笙茶館的薛老東家放出消息後,真正有意思買下來的人並不多。
至少比他預料的要少了一半。
「有三十多家過來了?那還說人不多?」王爺爺一聽老胡說的已經到場的人數,眼珠子瞪得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