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巧廚娘

第九百二十八章 安置大宅

農門巧廚娘 寶萱 2825 2025-07-14 16:45

  

  聽了姜初月的話,孩子們的眼睛再次一亮,感激的看著姜初月。

  不管事情成不成,他們知道嬸娘是真心替他們想的。

  同樣的,他們也都明白祖母也是為他們想的。

  想到祖母,他們想起他們父母曾經在他們面前詆毀的那些話,現在想想真是諷刺和羞恥……

  「就算是慕瑾回來了,這事兒我定了就是定了,他們必須得去莊子裡反省去!」顧老爺子堅持道。

  顧夫人悄悄和姜初月對視了一眼,姜初月微微點頭。

  這事情說的差不多了後,顧老爺子就讓孩子們先出去了。

  哥兒們還是回租賃的院子去,畢竟府裡還沒有準備安置他們的宅子。

  等孩子們離開後,顧老爺子就一臉不贊成的看著姜初月,「月兒你這心還是這樣軟,這可不行!你如今的身份不一樣了,遇到事情要三思而後行!」

  姜初月受教的點頭。

  顧夫人卻不高興了,瞪著顧老爺子冷道:「這人,你還不知好歹來了?月兒這都是為了誰啊?那是你兒子你兒媳,也是你孫子孫女,月兒這還不是不想你這祖父在孩子們心裡太冷皿?」

  顧老爺子被顧夫人頂的一噎,老臉泛紅起來。

  姜初月忙笑著打圓場,「我那樣說都是為了我們顧家,也是有私心的……」

  她將她的顧慮說了出來,顧老爺子一下子愣了。

  顧夫人也一臉後怕,「呀……我倒是沒想到這一點!」說完她看著顧老爺子說道:「老頭子,月兒顧慮的可並不是空穴來風呀!」

  「當然不是空穴來風!」顧老爺子一拍腦門,「我差點忘了這茬!看來還真不能將他們送到太偏遠的地方……太遠的地方我們鞭長莫及,那幾個蠢貨再被人利用了,那就真的是笑話了!」

  「你知道就好!」顧夫人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顧老爺子摸了摸後腦勺,頭疼的喃喃自語,「隻是……那送哪裡好呢?」

  姜初月就笑道:「不弱就送到木蓮村罷,那邊我的產業多,附近幾個村裡的人都算是老熟人,看得住哥嫂幾個,也算是照應一下。」

  「木蓮村?」顧老爺子伸手摸著鬍鬚,認真的思索起來。

  顧夫人想了想也道:「我瞧著木蓮村挺好!那地兒如今也算得上是富庶了,孩子們心裡不會太難過,離京城也不算太遠!」

  最主要的是,顧夫人覺得那邊算是姜初月的勢力範圍,可以控制住局面。

  至少不會大宅那幾個不會輕易被人利用了去。

  顧老爺子聽著顧夫人的分析,也覺得還真是這樣。

  「那就這樣罷,讓他們去木蓮村!」顧老爺子做了決定。

  顧夫人就問他,「不和朗哥兒再商量商量?」

  「朗哥兒回來了也會同意的。」顧老爺子自通道。

  等顧朗回府後,知道了這些事,果然沒有多說什麼。

  他覺得顧老爺子這個時候出手整治大宅正是時候,至於顧老三和他媳婦和離,這也是給其他兩家嶽家震懾,也是必要的。

  再來,將大宅那幾個安置在木蓮村,這是很合適的。

  木蓮村現在確實是最合適的地方,那地兒因為有月兒的經營,如今已經很富庶了,那地界的人也好,還有當地的父母官也好,都很感激月兒。

  將大宅那幾個放那邊,他再派人和當地的父母官知會一聲。

  再有一條,那邊鎮場子的都是曾經老爺子軍營中的殘疾老兵以及他們的後代,他們看住那幾個完全沒有問題。

  若真是讓老爺子將他們幾個安置在偏遠的地方,就不說月兒的顧慮了,大宅那幾個若是被人暗中害了,故意來敗壞他顧朗的名聲,那也是有的。

  他的兄弟再愚蠢,他也不會放任他們被別有用心的人給害了。

  顧老爺子也是雷厲風行,不管顧老三嶽家如何鬧,最終顧老三還是和他媳婦兒和離了。

  顧老爺子也確實說到做到,補貼了顧老三媳婦上萬兩銀子的財物。

  等顧老三一和離,顧老爺子又火速派人將大宅那幾個送到了木蓮村。

  在木蓮村那邊,也是顧老爺子自己出銀子重新買了三處宅子,另外又買了六十畝田地,三兄弟三人一人二十畝田地,讓他們自己勞作,自給自足。

  且不許他們帶銀兩,也特意派人去監督著。

  大宅三兄弟還以為顧老三和離之後事情就算完了,萬萬沒想到等著他們的還在後頭。

  他們三兄弟想去找顧老爺子哭,卻已經被顧老爺子的人將他們強行拉到馬車上拉走了。

  顧家大宅這邊告一段落後,姜初月又在忙著派人為大宅的哥兒們準備院子。

  他們的父母都不在京城了,得早些將他們接到家裡住,也省的被人嚼舌根子。

  準備院子的事情也不過半個月光景就準備好了,哥兒們都被接回了府裡住。

  哥兒幾個和姐兒幾個都很知禮懂事,即便顧夫人和姜初月都再三言明不用他們日日請安,他們依然日日過來請安問好。

  而且顧家大宅幾個都被送走了後,留在母親身邊的年紀小的姐兒也都接回了府中。

  如今,府裡一下子熱鬧了很多。

  這麼一晃,先帝的七七就過完了。

  民間守孝滿一月除服,但到百官需要百日。

  後宮需得半年才能除服。

  不過過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後,百官各家就不用那麼嚴苛了。

  就是禮樂嫁娶必須得百日之後,還有就是穿戴需素服。

  其他的都和平時一般模樣了。

  顧朗已帶領百官各司其職,還得處處看顧著小皇帝。

  小皇帝之前被先帝忽視不說,之前也半點帝王之術都未習得,顧朗還得重頭教起,也實是辛苦。

  國家大事雖說是四大輔政大臣商議著處理,其實實際上都是顧朗拍闆。

  倒不是那三位什麼都聽顧朗的,實是先帝去世之後,接連幾件算得上是國之大事都被顧朗應對處理的很好。

  那三位輔政大臣內心都是服氣的。

  許家大表舅還好,他並不是很願意管事,其實就是個吉祥物擺在那裡。

  而另外二位輔政大臣得了先帝臨終之前的密令,隻要顧朗沒有私心動國家的根基,他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隻待新帝平安長大,再誕下新的繼承人再談以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