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聞言伸手輕輕捏了一把嬌嬌小皇後細軟的腰肢,故作不悅道:「以後不許私下稱呼我為陛下,也不許你自稱臣妾。」
「那陛下什麼好?」顧暖一笑,嬌嬌軟軟的逗他。
「和暖兒說過多少遍了,私底下咱們就是平常百姓夫妻,就是淘氣。」皇帝陛下伸手將她作亂的小手抓住握在自己的手心裡,「私底下暖兒喊我夫君,我會很高興。」
他比她大那麼多歲,即便他是皇帝,老夫少妻也會有自卑的時候。
他希望自己的小嬌妻時時刻刻拿他當丈夫看待,而不是當君王來看。
顧暖唇角緩緩勾起,並沒有馬上答應,隻笑道:「那也得看,若是您惹著我了,我可就也會氣您的。」
皇帝陛下最喜歡她這般,連連點頭,「求之不得!」
「至於後宮幹政這樣的話以後就莫說了,這個天下是我們夫妻倆的天下,何來後宮幹政一說?」皇帝陛下搖頭淺笑,「真要說起來,這個天下還是嶽父大人幫著我守著的,以後我們夫妻還有我們的孩子都還要繼續仰仗嶽父大人還有顧家的那些兄弟們!」
顧暖唇角一揚,露出兩個小虎牙來,雙手勾著皇帝夫君的脖頸,「夫君何必如此自謙?我和顧家所有人都知道,夫君是我朝史上最好的帝皇之一!」
她這話倒也不假,但她說的這樣認真又自然,皇帝陛下聽著自是心花怒放。
不為別的,就為他自己在小嬌妻心中有這樣崇高的地位,這甚至比史官們在史書上濃墨重彩的書寫更讓他這個帝皇有成就感!
……
「我明兒就讓顧相擬個摺子上來罷,將大皇兄一家和二皇兄一家接到京都安置。」皇帝陛下還是做了決定。
顧暖輕輕一笑,看著他問:「夫君可真的想好了?」
皇帝陛下伸手輕輕揪了一下顧暖挺翹的鼻子,笑道:「當然是想好了!也算是給母後的報答罷!」
頓了頓心有感激的說道:「這些年,母後一直堅定的站在寡人這邊,即便她自己有大皇兄和二皇兄兩個親生兒子活在人世間,也從未允許她娘家人犯亂。」
顧暖輕輕點頭。
「其實我還知道,為了讓母後一心支持我,嶽父大人和嶽母大人都曾和母後做過交易。」末了皇帝陛下又摸了摸顧暖的頭,對上了顧暖訝異的眼神。
「暖兒難道還不知道?」
顧暖搖搖頭,唇角已經綻開笑意,笑道:「我是知道,隻是沒想到夫君也知道……」
「你夫君又不是傻子,怎能想不到那些?」皇帝陛下也笑了,眼神黑幽。
「夫君知道也無妨,爹爹曾和我說過,既然先帝臨終前將陛下託付給他了,他也就認定陛下了,哪怕陛下真是那扶不起來的,他也會架著陛下的胳膊,讓陛下馱著這個天下,他扶著陛下一步一步往前走。」
顧暖說這話沒什麼太大的情緒波動,皇帝陛下卻已經是眼睛紅了。
他握著顧暖的手,輕聲道:「嶽父大人的心我都明白!所以我不會讓他老人家失望,更不會做任何讓嶽父大人和嶽母大人傷心的事!」
「我信夫君!」顧暖認真的點頭,一雙美眸裡都是信任,皇帝陛下緊緊的將她擁入懷裡,恨不得將她揉進自己的身體裡才好。
第二日,皇帝陛下果然在禦書房召見了左相大人。
顧朗被皇帝召見心中也有了猜測,畢竟他夫人已經將她和太後娘娘說的一些話派人傳給了他。
等他聽得皇帝陛下的意思之後,也如顧暖問的一般,「陛下可都想好了?」
皇帝陛下鄭重的點頭。
「人生七十古來稀,太後年紀越來越大了,寡人實不想讓老人家和兒孫相隔天邊永不得見。這太殘忍了,既然歷代帝皇都是弘揚孝道以治天下,寡人應該以身作則點頭行孝道之事,怎能讓寡人的嫡母,這個天下的太後這一大把年紀還和兒孫不得見?」
左相大人認可的點頭,屈膝就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陛下大驚,立刻從龍椅上起身下來一把將顧朗扶起,「嶽父大人這是作甚!快快請起!」
然後不由分說將顧朗按坐在禦書房專門替他安置的軟椅上。
顧朗對皇帝陛下的決定打心裡贊成,也打心裡對皇帝陛下放心了。
皇帝陛下果如他所想的那般,成長為一代真正的明君,所以他剛才那一拜也出自真正的誠心。
隔日,左相大人上書建議皇帝陛下接大皇子一家和二皇子一家回京都安置。
一石激起千層浪,朝堂上進行了激烈的議論,反對的和贊成的各佔一半。
贊成的自是保守的那一派,年紀都比較大,他們認為皇帝陛下此舉是極大的仁孝之舉。
反對的是激進的一派,年輕有朝氣,做事乾脆,不拖泥帶水。
他們反對是因為大皇子和二皇子畢竟是太後娘娘的嫡親兒子,也是先帝的嫡長子嫡次子,這樣的身份讓他們回京,要是被有心人利用一下,太容易出亂子了。
這些激進的年輕朝臣們平素對左相大人那是崇拜的不得了,但此次因為左相大人上書這一出,對左相大人也多少有些埋怨了。
顧朗並不在意。
他早就料到了會是這種狀況,但這事也隻有他來做合適。
就算皇帝陛下不和群臣商量直接下令,這些激進的年輕群臣們怕是反對的更激烈,那反而不美。
當然,這件事作為左相他負責上書,卻不會幫皇帝陛下解釋什麼,一切都得皇帝陛下自己去說服群臣。
最終,皇帝陛下也沒有讓顧朗失望,他順利的說服了那群激進的群臣,最終確定半年內接回大皇子一家和二皇子一家。
並且封大皇子為仁親王,二皇子為義親王。
這封號很有趣,又是仁又是義的,不過聰明人都心知肚明,這就是皇帝陛下對兩位兄長的期許與告誡。
希望他們忠君仁義。
太後娘娘早就隻安於後宮頤養天年了,自然不會去不打聽前朝的事,就算是伺候她的那些宮女內侍們,她都敲打她們不許多嘴打聽事端,所以前朝那邊旨意都下了,太後娘娘還不知這個對她來說天大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