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氏在許家的時候就一直擔心著,也知道那個時候不能問,路上的時候又想心事去了,這回到自己家裡立刻就想起這個問題,就趕緊的問了起來。
姜初月隻是笑笑,沒有說實話,「娘親不用擔心,大表舅找我就是給一位貴人想幾個新鮮花樣的吃食,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了。」
見她說的和在許家說的差不多,韓氏也就鬆了口氣,卻還是道:「真教人擔心四了,好端端的你大表舅就從衙門回來將你叫到了書房,娘還以為出了什麼大事。就是你幾位表舅母的臉色都變了,你走後她們雖然裝的沒事人一般,卻瞞不過我去。」
姜初月隻是笑著安撫了韓氏一眼,搖頭道:「不用擔心,其實擔心也沒有用,我們好好的在京城安頓下來就好。」
韓氏點點頭,「如今你這樣說了,我就放心了。」
見娘親和大姐說完了,姜薇將嘴巴一撇,冷哼一聲,「我瞧著許家幾位表舅母都瞧不上我們一家人的意思,以後咱們還是少去!」
韓氏皺了皺眉,想要訓斥姜薇幾句,想想眼神就落寞下來,沒有開口了。
這京城裡是她要過來的,哪裡知道一來,還是到了最看重她的親戚家去作客,沒想到是這個結果。
她自己受委屈也就算了,讓孩子們跟著受委屈,她心裡才是最難受的。
「月姐兒,薇姐兒,星姐兒,是娘對不住你們,今兒讓你們受委屈了……」韓氏有些難受的看著自家三位如花似玉的女兒,「娘也沒想到你們三表舅母是……是那樣的人。」
她也實在不明白,三表嫂也是大家出身,那性格怎地如此讓人討厭呢?
「娘,許家那邊就算沒有三表舅母也有別人會那樣對我們的,您不用放在心上的。許家如今是大表舅當家,大表舅對娘親也好,對我們這些晚輩也好,是真心誠意的,這就足夠了。」姜初月安慰道。
韓氏一想也是。
姜薇再次皺眉,看著姜初月有些懷疑的問道,「大姐,你說大表舅對我們……真的在意嗎?」
姜初月過去握住了她的雙手,認真道:「薇姐兒放心,大表舅是真的在意我們的,許家有大表舅在,至少如今會護著我們的。再說了,我們又不是非要靠許家。」
其實現在許侍郎有大事要仰仗她,她也給許侍郎出了還算靠譜的主意,許侍郎怎麼也不會對她一家人慢待的。
當然,姜初月今日從許家出來後,在馬車上也想了許多。
本來想著將娘親和星姐兒和小果兒以及王爺爺老夫妻兩留在京城,她帶著姜薇回木蓮村,如今她改變了主意。
她不放心將韓氏,星姐兒,小果兒以及王爺爺老夫妻兩留在京城了,她得先在京城紮根下來。
木蓮村那邊她偶爾回去看一下,其他的交給合適的人管理著就可以了。
別的人就算不行,學堂裡的幾位先生也是可以拜託的,還有顧朗送過去給她用的那些人,都是不動聲色的能人啊。
哪怕是身有殘疾的人,也都有各自的本事,隻要布置的好,她還真的可以將那邊的生意交託給他們。
她這邊就趕緊在京城近郊買房買地將大作坊開起來。
還有菌子作坊,她也想在京城開一個,雖然有銀子可以買各種現有的菌子,但那個價格就高了。
哪裡有自家作坊生產的便宜?
老宋頭祖孫兩個,抽一個過來就可以了。
她腦子裡計劃已經清晰了,剩下的就是開始準備了。
將她的想法和家裡人商量了一下,韓氏就聽她暫時不回木蓮村就開心起來,極力支持她在京城開辦作坊將菌油這些美食做起來。
就連王爺爺和王奶奶也高興起來,接下來幾日家裡人除了王奶奶要帶著小果兒,都開始忙起來了。
姜初月讓顧朗留下來的人幫她打聽了京城近郊幾處的土地和民房,倒是有幾家要賣的,就是出價不算低。
好歹是皇城腳下,價格比一般的地方貴也是正常的,找了上次那個張中人去接觸了賣主,談了一下,價格便宜了一些。
姜初月最終花了兩萬三千兩銀子買了幾百畝的地和五處佔地極大的大民房。
這下美食作坊用地和菌子作坊用地就都有了,剩下的就是人工的問題了。
人工這點上,姜初月第一個考慮的還是顧老爺子曾經的那些老兵,他們就算自己不願意來她的作坊做工,還有家人呢。
特別是那些當初因為木蓮村太遠,不願意從京城或者京城附近幾個縣郡離開的那些老兵以及家屬。
若是人手還不夠,再招些周圍村莊的村民過來做工就好了。
老宋頭那邊她已經寫了信讓人送到木蓮村去了,想必幾日後就能有回信了。
與此同時,她晚上回去還要琢磨葯膳,親自去菜場買了各種需要的食材,還去生藥鋪子買了合適的藥材回來先做起來。
這也算提前做個實驗,正好也給家裡人用藥膳補一下,反正她能保證她做的葯膳絕對不會傷害家人的健康。
姜初月還是最關注養胃開胃的葯膳,養胃的食物中,她最喜歡小米。
所以也特意買了小米給家人熬了小米粥,熬小米粥時又放了一些薑絲,養胃胃極好的。
又買了蘿蔔和大筒骨,讓賣肉的屠夫將豬大筒骨剁成了兩段,用來熬蘿蔔骨頭湯。
再炒了一個黃芪仔雞。
配上幾個小素菜,一家人吃的極香甜。
姜初月見家裡人愛吃,也十分欣慰,至少她做出來的葯膳是成功了,雖有的葯膳裡面難免有中藥材的味道,家人們都沒有嫌棄,甚至還覺得別有一番味道。
姜初月也明白,但凡食物有喜歡的就有不喜歡的,她做葯膳是為了人體的健康,並不是非得人人喜愛。
葯膳實驗成功了後,她心裡也越發安穩了起來,不動聲色的等著許侍郎來找她。
這日一大早,姜初月剛替家人熬好了桂圓紅棗小米粥,打算再做幾個小菜,家裡的大門就被人急促的敲響了。
姜初月從竈房出來,就聽見了前院許侍郎的聲音,她忙小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