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柳大明被一大幫女人看的臉色一紅。
想他一個大男人,養家糊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家裡孩子和老人餓的都沒有力氣了,連他的懶婆娘都咬牙出來做活了,他還有什麼理由躲懶不做呢?
「你嗨什麼嗨?老實說一句,你那活計做還是不做?你若是不做,這等好事兒,我就求月姐兒,讓我男人去做啦!」胖嬸忍不住說道。
其他女人聞言也紛紛附和,也想求姜初月讓她們家的男人去做。
柳大明嚇了一大跳,胡氏也慌了。
「月姐兒,那活計我當家的做!」胡氏搶著說道。
柳大明這才反應過來,連連點頭,「是的,月姐兒那活計我做了,我做了!」
「想做我家的活計,你們可得守我家的規矩,否則不但沒有工錢,日後我們家的活計再也不給你們夫妻做的。」姜初月鄭重告誡他們夫妻。
柳大明夫妻雖還有些不服氣,但見姜初月家的生意越做越大,除了他們家,木蓮村所有的村人們都靠著他們家過得越來越好,他們夫妻就慫了。
見這對夫妻連連點頭,姜初月便道:「你們夫妻今日先幫著我家清洗這鮮香蕈,工錢我一樣付給你們。隻是我醜話說在前頭,得了工錢買給家裡孩子老人買吃的,不得亂花。且,要善待老人。」
到底還是替他們家的孩子和老人想,姜初月誠心讓他們夫妻今日得些工錢,好去給孩子和老人們買吃食。
他們家孩子姜初月還不擔心,胡氏再不是東西,能不餓著孩子她也不會餓著孩子的。
但家裡的老人們就難說了。
姜初月這話一出,其他的婦人們紛紛告誡他們夫妻,兩人也不是真正的滾刀肉,沒臉沒皮。
聽了婦人們的告誡,以及姜初月剛才的警告,隻得羞臊的點頭答應了。
姜初月見此又叮囑他們夫妻,「我這香蕈是要熬菌油拿去賣的,要是清洗的不幹凈,做壞了菌油,生意就得黃了。生意黃了,你們知道後果。所以,你們要好好清洗,吃食上的東西務必要乾淨!」
「月姐兒放心,有我們看著他們呢!」胖嬸道。
其他婦人也都在心裡下定了決心要看著他們夫妻,否則月姐兒的菌油生意壞了,那她們活計就少了。
這可就得不償失了。
柳大明夫妻見眾人都一臉不善的盯著他們,胡氏隻好道:「嬸子們,嫂子們,妹子們啊……我能清洗的乾淨的,你們就放心吧!隻我家當家的是個大男人,叫他專門打水給我們娘們清洗好不好哇?」
眾人聽了,覺得她這句話還像是句人話,都答應了。
隻剩下柳大明一臉的苦悶,他家那懶婆娘竟然坑他,一直從水井裡打水上來,這得有多累?
但沒有人在乎他累不累。
這件事解決好了後,眾人又熱火朝天的忙活開了。
這日採集了足有六百斤的香菇,全部清洗好都熬成了菌油。
忙了一天下來,眾人也都累得腰酸背痛的,但一個個的臉上都洋溢著勞動後的快樂光芒。
就算是柳大明夫妻兩人也跟眾人一般,笑得一臉滿足。
隻是柳大明扶著腰,一直咧著嘴。
這後面洗香菇的井水都是他一個人打上來的,腰都要斷了。
姜初月也仔細觀察了他們夫妻,柳大明在一眾女人的催促下,自然不想他大男子漢臉面掃地,一直努力打水。
而胡氏一開始清洗香菇比較馬虎,但在眾位婦人的監督下,清洗的越來越乾淨。
這兩夫妻在有人監督的情況下做活也沒有那麼差,姜初月輕輕的笑了起來。
結算了每個人的工錢後,她也沒有食言,每個人發了一大罈子的香菇菌油。
就是在後山採集香菇的人也都一人發了一大罈子菌油,老宋頭那邊也送去了一大罈子。
一共送出了五六十罈子的菌油。
木蓮村不足五十戶,還有一些做工的是隔壁的江南村的人,得了姜初月送的菌油都十分感激。
這些得了姜初月家菌油的人,也都將姜初月今日的叮囑告知了家人們。
古代的交通不發達,傳達消息本就慢,隻要大部分人不說出去,就相對安全了。
再過一段時間,方二叔答應要給她送來的人過來了,就更安全了。
一連三日,姜初月都在忙著熬香菇菌油,菌油終於全部熬成了菌油後,就等著方東家那邊派人來拉走了。
老宋頭吃了姜初月送過去的香菇菌油後,也是連連稱讚,姜初月到後山的時候,他就拉著姜初月聊起了菌油的事情。
聊著聊著,老宋頭竟然提起了側耳。
所謂側耳就是平菇的一種,姜初月心裡一跳。
老宋頭一臉回味的對姜初月說道:「大姑娘啊,老頭子認為啊,那側耳美味,要是熬成菌油的話一定也是極美味的!」
到底是對菌子了解的老人家,姜初月忙道:「宋爺爺說的,我都明白。隻是,側耳很少,我也曾經見到過河邊楊柳樹上長的,但那數量實在太少了。」
老宋頭點點頭,「大姑娘說的是,那側耳確實少的很……等等!楊柳樹上也長側耳?」
姜初月見他後一句話明顯激動,她還愣了一下,便道:「是啊,我就在楊柳樹上見到過側耳。」
「什麼時候見到的?」老宋頭見姜初月十分肯定,立刻追問,他的一雙老眼都亮了起來。
姜初月忙道,「就在不久前看到的。」
「在哪裡?快帶老頭子去看看!」老宋頭急道,恨不得拉著姜初月立刻帶他去看。
姜初月見他如此焦急激動,心裡一動。
她當機立斷的帶著老宋頭去看她上次看到長側耳的那棵楊柳樹。
到了位置後,姜初月見那腐爛了一半的楊柳樹上還殘留著一小簇已經幹掉的側耳。
「是側耳!果然是側耳!」老宋頭已經激動的原地蹦了起來,姜初月見他如此激動,又有些好笑。
「宋爺爺,您以前看到的側耳難道不是長在楊柳樹上的?」姜初月問。
老宋頭聞言臉色突然一沉,似乎是想起來了什麼不好的事情,隻搖了搖頭。
姜初月便也不再問這件事,言歸正傳道:「那宋爺爺這長在楊柳樹上的側耳有什麼用處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