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看穿
也就是方緻遠後來工作的醫院。
經過醫院的診療,確定農婦不是普通的生病,而是中邪。
那時候醫院還有不少醫學玄術非常厲害的大拿,經過高人的診斷,確認農婦被孤魂野鬼搶佔了身子,人早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大字不識幾個的村婦了。
高人決定把奪了農婦身子的孤魂野鬼打出去,魂歸原主。
隻是中間出了意外,那野鬼是被打跑了,因為農婦的丈夫把她送去醫院的時候距離事發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農婦自己的魂魄卻不知去向,再也召喚不回來。
高人猜測跟當時奇怪的天氣有關,隻能將原主的一魂一魄封印在其體內。
再次醒過來的農婦成了傻子,農婦的丈夫跟醫院大鬧一通,最後隻能帶著癡傻了的妻子回來村裡。
這件事產生的影響不小,高人也因為這個失誤被上級領導處罰。
高人深感愧疚,主動請辭離開了醫院,從那以後醫院再也沒有人再研究超自然玄學的東西。
方緻遠去醫院工作時,高人已經離開,隻聽同事說以前的奇聞軼事。
他本身是無神論者,是堅定地唯物主義擁護者,對那些奇事趣聞隻當個樂子聽聽就算了,並沒有往心裡去,畢竟他隻是聽說,並沒有真正見過。
對這種道聽途說的事,他一律不會當真。
直到前言目睹外甥女的變化,讓他心裡一驚,不得不慎重考慮兩者之間的關係。
仔細回想,還真發現了兩人之間的共同點,比如都是因為意外傷了腦子,昏迷幾天後性情突然大變,會了原本不會的東西。
如果人的性格突然大變,還能用受了刺激解釋過去,那突然會了醫術、廚藝又該怎麼解釋。
醫術,尤其是中醫,需要多年的積累和沉澱,不是一日兩日就能學會的,就算天賦再高,也要積累經驗。
金絲框眼鏡下,漆黑的眸子暗芒閃現,有沒有可能外甥女被別的鬼搶了身體?
原來的染染腦袋空空,像是缺了根筋似的,不太靈光,滿心眼就知道吃,連辭兒這個最小的弟弟都不讓著。
自己吃得體型發胖,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家裡的其他人都餓得皮包骨。
曾經他也因為此事對外甥女心生怨言,可沈老太和妹夫疼著寵著,他一個外家的舅舅,說再多又有什麼用,反而還會傷了兩家的和氣。
如今染染的變化讓他心驚,不僅廚藝驚人,學會了考慮家人的感受,不再護食,好吃的都會給大家分享。
還把肥減了下來,變成如今這副嬌艷嫵媚風情萬種的模樣。
甚至還突然學會了醫術和廚藝,這些都是原來不會的。
別的不好說,身為科班出身的醫學高材生,他最有發言權,醫學知識複雜多變,需要消耗非常大的精力和多年的刻苦鑽研,才能學會。
而染染不僅中醫西醫全都能精準掌握,水平甚至在自己之上,這就非常不正常了。
細思極恐,想到沈家窮了那麼多年,剛分家沒多久就蓋起了大房子,別家連稀粥都喝不上,妹夫一家卻吃得油光滿面,精神比之前好了數倍不止。
想到染染摔了腦袋以後,妹夫扛著野豬肉和豬下水去方家屯,說打到一頭幾百斤的大野豬。
如今看來,妹夫口中幾百斤的大野豬怕不是他打的,要是真有那麼大的本事,早就進山打野豬了,何至於讓家人淪落到面黃肌瘦吃不飽飯還被大房欺負的地步。
而沈家所有的變化,包括被沈老太和沈老大欺負了幾十年都不敢分家,好像都是發生在染丫頭出事摔壞腦子以後。
帶來這一切變化的原因,恐怕就出在染丫頭身上。
方緻遠將所有的猜測全都壓在心底最深處,打算一輩子就埋藏起來,永遠不告訴別人。
說實話,他更喜歡現在的外甥女。
方家幾次磨難,都是染染出手相助,上次他們兄弟被關進局子裡,要不是外甥女跟顧小子去省城找關係搬救兵,將劉志那個小人處理掉,恐怕到現在他們兄弟都還在裡面吃牢飯。
父母和妻兒將會淪落到什麼樣的下場,更是難說。
還有家裡這幾次遇到困難都是沈家,確切地說是外甥女出手相助。
說他勢利也好,貪心也罷,他還是更喜歡現在的外甥女,哪怕明知道她的魂魄已經不是原來的魂魄。
方緻遠承認自己有私心,為了家人也為了小妹不傷心難過,他決定隱瞞這件事,直到去世的那一刻。
方老爺子的話並不是表面上隻說說而已,而是真打算借這筆錢。
「國慶,你去給姥爺拿紙筆來,我寫個欠條。」
方老爺子指使坐在一邊的外孫去拿紙筆,給沈家打欠條。
沈國慶面露難色,看看沈老太和沈單染的臉色,遲疑著沒有站起來。
倒是沈辭年紀小,不懂大人之間的彎彎繞繞,站出來找存在感,「姥爺,我去給你拿。」
「辭兒」
沈單染一把將沈辭的小手抓住,用眼神示意不讓他去拿。
外祖一家對自己那麼好,尤其是以前她還沒穿越過來的時候,原主傻乎乎的,每次去外祖家都會被姥姥塞錢塞好吃的。
哪怕後來姥爺被人舉報抓去批鬥,方家的日子開始越來越不好過,還是堅持拿錢拿糧食貼補自家。
原主那時候雖然腦子不好使,對吃食的執念很深,都記在了腦子裡。
等她穿越過來,接收了原主的記憶,知道誰才是對她好的人。
對幫過她給過她寵愛的親人,她會不計成本地報答回去。
給外祖父一家修建房子隻是個開始,以後等藥廠建起來,她打算把舅舅舅媽都安排到廠子裡去,根據他們擅長的領域安排相應的工作。
知道兩個舅舅和舅媽沒怎麼幹過農活,在省城工作了大半輩子,卻因為姥爺的事遭到連累被趕回農村,幹起了最不擅長的活,還要接受村民們的風言風語和欺負。
兩個舅媽都是出生在省城高幹知識家庭,從小嬌養長大,在舅舅們出事後不離不棄不顧娘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地跟著回了方家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