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到荒年,啃啥樹皮我帶全家吃肉

第206章 流民問題

  

  「汐月妹子那朋友幫了我這麼大的忙,我自然是要表達一下謝意的,請人家吃頓飯也合情合理吧?」

  顧洲遠一本正經道。

  聽到這話,蘇沐風這才放鬆下來。

  原來顧兄是想讓他引薦汐月的朋友呀。

  不對!他突然反應過來。

  汐月是安全了,可她那個朋友身份特殊,要是出了啥岔子會更加麻煩。

  顧洲遠見蘇沐風時而鬆弛,時而蹙眉,也不知在腦補些什麼。

  便笑著解釋:「正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汐月妹子的朋友有這樣的路子,我是想交好一番的,萬一以後我家山上再挖到啥好寶貝呢!」

  顧洲遠現在是不缺銀子的,可萬一以後遇到急用錢的時候,也得有個撈銀子的去處啊。

  他商城裡一商城幣一把的玻璃珠子有的是。

  還有幾幣一個的「精品琥珀」,裡面各式昆蟲應有盡有。

  青田縣城一共就這麼大地方,有錢人之間基本都能混個臉熟,好東西不能一直在本地出手。

  而京城離這裡足夠遠,那裡攀比奢靡之風更盛。

  能搭上京城的線,對顧洲遠還是大有裨益的。

  蘇沐風點了點頭,顧洲遠的這番說辭倒也挑不出毛病。

  可那位確實身份不一般,他躊躇良久,最後開口道:「我幫你把話帶給她,至於她答不答應,那就不是我能決定的了。」

  顧洲遠哈哈笑了兩聲:「可以,你把我心意帶到就行,其他的不過分強求。」

  這條線能搭上最好,搭不上也沒有太大影響,隻不過是有備無患罷了。

  顧洲遠從一沓銀票裡抽出了2500兩,遞給了侯嶽:「你幫我把這銀票給郭掌櫃,銀錢結清,酒樓才徹底屬於咱們的。」

  郭掌櫃人已經回了徽州老家,要不然顧洲遠就自己親自去結清尾款了。

  他把剩下的銀票揣進懷裡,笑道:「今天我做東,想吃什麼儘管開口。」

  他現在腰包鼓鼓,可謂是財大氣也粗。

  侯嶽眼睛頓時亮了,他臉上露出靦腆的笑:「那個,那個淮青河裡的水已經漲上來了,現在河兩岸全是賞景的人。」

  「晚上咱也去那邊轉轉,那裡的酒樓都是咱縣裡最好的,正好順帶也去看看咱的酒樓。」

  「可以啊,館子隨你定,咱現在不差錢!」顧洲遠點點頭,拍了拍懷裡的銀票,大氣道。

  「咳咳……」侯嶽說話竟有些結巴,「我,我的意思是淮青裡水位上漲,那些擱淺的畫舫也都浮起來了,咱們晚上可以去迎春樓裡喝些小酒……」

  顧洲遠愣住了,他著實沒想到侯嶽是動的這個念頭。

  他還沒開口說什麼,一旁的蘇沐風便斥道:「侯嶽你整天腦子裡就隻想這些東西嗎?」

  「現在縣裡多了那許多流民,這些流民全都是因為吃不飽飯,才被迫背井離鄉。」

  「侯縣令現在已經焦頭爛額了,你倒好,還有心思去逛青樓喝花酒!」

  侯嶽最煩蘇沐風說教,可每次蘇沐風說的那些他又無從反駁。

  「我隻是想去領略一下淮青河上的風光罷了,哪有你想的那般齷齪。」侯嶽弱弱道。

  「領略河上的風光?」蘇沐風嗤之以鼻。

  「有挑晚上去觀河景的嗎?這樣,我明天找淮青河邊的漁家借條船,你劃著去河中央去觀景吧!」

  他雙手舉過頭,討饒道:「算我說錯了,我不去還不行嗎?」

  「比我奶奶還嘮叨!」侯嶽小聲嘀咕道。

  顧洲遠不由失笑,這蘇沐風確實有夠正直的。

  侯嶽看起來就像個小霸王,沒想到竟能被蘇沐風給制住。

  「對了,剛剛蘇公子提到流民,」顧洲遠開口道。"現在城裡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房間裡的氣氛明顯變得沉重起來.

  "我爹說,現在每日小偷小摸的案子變得多了起來。"

  侯嶽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樣子,蹙眉道。

  「城裡乞兒好似比以前多了起來,不斷地有流民湧進城裡。」

  「先來的流民有的去碼頭去扛大包,後來流民越來多,碼頭也沒有那許多活計讓幹。」

  「現在碼頭那邊幹活都需要給工錢,隻要供一頓飯就有人搶著幹。」

  「可流民實在是太多,現在城裡起碼來了五六百號流民,大多數都是靠沿街乞討過活。」

  「我爹說,城裡最多容納1000個流民,再多了就要出事了。」

  「估計最多明後天,縣裡的城門就要關起來,不讓外面的流民進城。」

  侯嶽越說越是憂心,他一口把茶盞裡的茶水喝掉,長長嘆了一口氣。

  「可不讓這些流民進城,他們便要餓死。」蘇沐風憂心忡忡道。

  「侯大人現在怎麼說?朝廷有什麼舉措嗎?」顧洲遠沉聲問道。

  他跟鏡德先生聊過救災的一系列想法,也不知他們進行到哪一步了。

  「我爹前天去了桃李郡,那裡設有常平倉,他想讓郡守大人先撥些糧食下來,好在城外搞起一個粥廠救災。」侯嶽說道。

  「可這回的蝗災整個桃李郡全面受災,就連隔壁的淮江郡中吳郡都受蝗災波及,常平倉那點糧估計也是杯水車薪。」蘇沐風在一邊悠悠道。

  「沒錯,郡守大人根本就不肯撥糧,說這才隻是災情最開始的階段,常平倉的糧食要用在最緊要的關頭。」侯嶽點頭。

  顧洲遠也知道郡裡的決策是符合這個時代背景的。

  朝廷的糧倉儲備要應對多種災害和其他事務。

  絕不僅僅是誰餓了就給誰發糧食那麼簡單。

  因為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糧食發放。

  災荒往往伴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有可能會有民變暴亂的事情發生。

  那麼軍隊開拔鎮壓,都是需要糧食的。

  運輸和分配糧食也需要成本,包括人力、物力等諸多方面。

  有時候從遠處撥調的賑災糧,一路上人耗馬吃,往往在路上就被消耗大半。

  真正能有效分發到災民手中的糧食,寥寥無幾。

  而且在蝗災初期,朝廷可能會低估災害的嚴重性,希望地方能夠自行解決部分問題。

  等到災情嚴重、範圍擴大,才會大規模撥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