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寵外室吞嫁妝?重生後我換婚嫁權臣

第150章 朝堂博弈:顧閣老又雙一箭三雕了

  

  中州地動後,朝中大事,一件接著一件。

  太子賑災不力,朝廷下旨,令其回朝。

  原本大運河部分地段停工,然而物資嚴重匱乏的災期,又遇見天寒地凍,實在不適合繼續開掘。

  萬般無奈之下,朝廷下令大運河工程全面停止。

  大運河項目是醞釀十幾年的工程,這是承恩公府挑頭的大乾涉及面最大的工程。

  陛下說不幹就不幹了?

  承恩公因為曾外孫病逝的事,病了好幾天,但是他依舊掙紮著上朝。

  他不能倒下,太子未歸,長子安源不在,朝堂沒有魏家人不行。

  「大運河停工,前功盡棄,復工要多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陛下有想過嗎?」

  陛下淡淡地看著病怏怏的承恩公,莫名的心裡痛快。

  你終於也病了?

  不是一直挺會擠兌朕的嗎?

  他淡淡地說:「國庫空虛,朕難為無米之炊。承恩公若是願意暫借給朕半年的銀兩,朕自然願意繼續。承恩公,您願意借給朕銀子嗎?」

  承恩公本來是不能直視皇帝的,此時他也忍不住看向陛下。

  這,陛下是耍無賴了嗎?

  惠帝:對,朕被你們魏家逼成無賴了!

  承恩公一怒之下,不管不顧地說:「陛下去問問,全大乾,誰能借給陛下半年的銀子做這個工程?一日五十萬斤糧食,半年得吃一座糧山。誰,能有這麼多糧食?」

  他手下的黨羽官員便都三三兩兩地出列:「大運河不能停工。」

  「工程不能停下,否則前功盡棄。」

  「請陛下三思。」

  一半的朝臣不言不語,也覺得停下工程絕對不可取,但是不停下,國庫又沒有銀子!

  這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惠帝幽幽地說:「別說三思,朕一天到晚都在思,銀子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了?諸位愛卿沒有銀子,國庫也沒銀子,那你們說,朕該怎麼辦?」

  「臣以為朝廷可再次大字榜示人戶,進行撲買,墊付半年銀子,算作朝廷借貸,往後逐年分批歸還,願意撲買者與之簽訂契約。」

  陛下笑了笑,說:「朝廷與承恩公府也有契約,承恩公府都能毀約,其他人的契約就能保證履行?」

  承恩公被懟得說不出話來,心下冷笑:呵,這麼大工程說停就停,你不怕百姓罵你昏庸,我怕什麼!

  停就停吧,反正眼下大乾姓周,又不是姓魏。

  於是,承恩公說:「陛下說的是,如此,那大運河項目便停了吧!」

  一直不吭氣的顧少羽,此時接了話:「承恩公所言甚是,大運河項目便暫停吧,待天災過去,再儘快復工。」

  承恩公一黨沒有意見。

  顧少羽再次說:「雖然暫停,但前期建設不可荒廢,不如承恩公府將項目先歸還工部,工部儘快下達文書,令地方官府派人進行日常維護。」

  承恩公一夥舉雙手同意。

  交給工部,由地方官府維護,費用也不需要承恩公府承擔,絕對好事。

  陛下狐疑地看了他好幾眼,顧閣老想幹啥?

  一下朝,顧少羽就督促工部:「儘快與承恩公府交接,令地方官員派人維護,不得延遲。」

  工部尚書想不通,賺錢的時候歸承恩公府,停工期維護叫朝廷承擔,憑啥呀?

  工部苦著臉與魏世勛交接,魏氏一夥樂得不行,他們魏家就是有這個底氣,想接就接,不想接就甩給朝廷!

  陛下把顧少羽叫過去,屏退眾人,問顧少羽:「你為什麼要在這麼困難的時候把這個工程接過來?」

  還叫地方政府維護,那不還是花朝廷的銀子嗎?

  惠帝越想越不對,拿軟筆又要敲他頭:「你要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就拿你填大運河!」

  顧少羽不慌不忙地說:「陛下,臣問陛下幾個問題,陛下可願意如實回答?」

  「允了。」

  「其一,十五年前,陛下便策劃此利國利民工程,承恩公當初接此工程,可經過公開撲買?」

  「是。」

  「相關人避嫌了嗎?」

  「不曾。」撲買之法的候選人都是承恩公的人。

  「其二,工程所需款項合理嗎?」

  「戶部、工部經過核算,不算最低,但是也不算最高,屬於合理範圍。」

  「在執行中,有無增加額外開支項目?」

  「有。實際支付銀兩已經超過十倍以上,但有不得已的理由。」

  「其四,有多少官員與大運河項目有關?」

  「戶部、工部、吏部......這是綜合項目,各部均有參與。」

  「其五,此工程,日常民工50萬人,他們是記得陛下的功德還是歌頌承恩公為國為民?」

  「......」

  「其六,陛下覺得這次地動,糧食等物資飛漲,誰最得利?」

  天子的近臣還在那裡其六其七,惠帝的思緒已經飛了。

  他和先帝,與魏家爭鬥,一直都爭不過,先帝臨終握住他的手,雖然話沒說,他都懂。

  然而,半生了,魏家依舊尾大不掉。

  一個大運河項目,朝廷拿出那麼多銀子,幫著承恩公府撈錢,積攢人脈,養肥了承恩公府,而惠帝則更加的被動。

  可是他有什麼辦法?

  其他人代替不了魏家啊!

  承恩公府力量太強大,說不好聽,隻要魏家想,他隨時都能成為先帝!

  半生博弈,依舊無法贏,他已經做好了臨終前拼著落下昏君、暴君的名義,也要為下一代君王掃清道路!

  隻可惜,太子和他不一條心。

  「如此說來,你要趁機把大運河項目收回朝廷?」他此時懂得顧少羽的打算了。

  「對,臣想趁著這次大地動,把大運河項目拿回來。」

  顧少羽說,「雖然看著很吃虧,但是,他們怎麼吃進去的,我們隻要拿著大運河,就還叫他們怎麼吐出來。」

  「承恩公府從前期調研到正式開工,歷時三年以上,其中牽涉的官員,陛下可一次性掌握手中。」

  「順便換上陛下的親信,貪官甚至有二心之人以貪腐之名殺無赦,一次性可剪除黨羽大半。」

  抄家滅府,大運河投入的銀子,都抄回來。

  他還告訴惠帝一個可怕的現實——

  承恩公老了,大兒子魏安源紮根西北,二兒子魏安麓能力不足,文武雙全的魏世寧已經逐出朝堂,但是,魏家不可能退出朝堂。

  極大的可能是,把陰險狡詐的七孫子魏世勛推舉到朝堂上來。

  魏世勛不足三十歲,能力、謀略都不比承恩公差,有魏氏三代打下的根基,魏世勛借著大運河,積累的人脈佔了半個朝堂。

  他若進了朝堂,比承恩公還難對付。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