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周旭朗幫助女童和黃小琴起爭執
黃小琴以為周旭朗當了老師,有工資,還能分到糧食,自己就能在家安心帶孩子,結果,還是需要她下地幹活。
都是為了這個家和孩子,隻要周旭朗把工資交給自己,黃小琴沒有意見。
整個孕期都沒有做事,現在下地幹活,黃小琴有些吃不消。
周老太每隔一個小時就抱著孩子來找她餵奶,一天下來,黃小琴隻能掙兩三個工分。??
為了讓黃小琴多掙工分,周老太就在家給孩子喂米湯。
黃小琴不想委屈兒子,就把孩子背在身上去幹活,這樣無疑會讓自己受累,不過沒有更好的辦法。
周旭朗成為老師後,很是敬業,對班裡的學生都很負責,經常利用放學時間給成績落後的學生補課,很受學生和家長的愛戴。
周家人臉上也倍有面子。
……
這天下雨,大家都沒有幹活,上課的時候,周旭朗看到有人趴在教室的窗戶邊。
走過去一看,是村裡吳老二家的閨女吳小花。
周旭朗帶的是三年級,見吳小花在窗戶邊聽得津津有味,下課的時候就過去問她:「你能聽得懂嗎?」
吳小花說:「能聽懂一些。」
周旭朗隨便出了一道算術題考她,吳小花竟然答對了。
一天學都沒有上過,周旭朗很是好奇,問她跟誰學的。
吳小花說弟弟為了讓她幫忙寫作業,教她的。
這樣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周旭朗不禁生了惜才之心,就去找吳老二,讓吳小花來學校讀書。
女兒去上學,家裡就少了一個勞動力,別看吳小花隻有10歲,但是能洗衣做飯,還能割豬草掙工分,吳老二不同意讓她讀書。
為了能讓吳小花接受教育,周旭朗放學的時候就去幫吳家幹活,讓她有時間學習。
這樣的話,家裡就顧不上。
幹了一天活的黃小琴下工回來,看到家裡冷鍋冷竈,以為周旭朗在學校忙。
晚上的時候,黃小琴就問他在學校忙什麼。
聽到周旭朗給吳家幹活,黃小琴頓時來氣。
「我背著孩子去幹活,累得腰都站不直,你倒好,自己老婆孩子不管,去幫別人家幹活,你是怎麼想的?」
周旭朗說:「小花是一個好苗子,好好培養,將來一定會成才。」
黃小琴氣憤道:「她成不成才跟你有什麼關係,人家爹娘都在,你瞎操什麼心!」
「我是老師,不能看著一個有天賦的孩子被埋沒,你作為老師的家屬,應該支持我的工作,有空的時候,幫小花幹點活,讓她有時間學習。」
黃小琴呸了一口:「要當好人你自己去當,別拉上我!讓我去給別人幹活,你得好名聲,算盤打得可真響。」
周旭朗說服不了黃小琴,就叫她趕緊做飯,他這麼晚回來也餓了。
「你給吳小花補習,她家連飯也不管嗎?」
「吳家窮得很,他們家自己都吃不飽飯。」
……
周旭朗給吳小花補習的事,雖然耽誤些時間,也疏忽了家裡,不過給周家帶來了好名聲,讓周旭朗在村裡的知名度上漲了不少。
連日帶著孩子下地幹活,黃小琴很累,感覺奶水變少了,就拿家裡的高粱去鄰居家換了4個雞蛋。
中午回家,黃小琴燒火做飯,準備拿出雞蛋蒸雞蛋羹,打開瓦罐,發現雞蛋少了一個。
以為是周旭朗吃了,就說:「我奶水變少了,雞蛋給我補充營養,你別吃了。」
周旭朗正在備課,頭都沒有擡,隻嗯了一聲。
……
第二天,黃小琴發現雞蛋全沒有了,臉色非常難看。
「我不是跟你說了,雞蛋是我補充營養的,吃了雞蛋我才有奶水喂兒子,你怎麼還要跟你兒子搶營養。」
周旭朗說:「雞蛋我沒有吃。」
黃小琴不信:「你沒吃,雞蛋呢?難道家裡遭賊了?」
「那倒不是,小花在家裡不受寵,經常吃不飽飯,今天割豬草少了,被吳老二打了一頓,還不給她吃飯,我看她快餓暈了,就把家裡的雞蛋煮給她吃。」
黃小琴氣道:「我一頓才捨得吃一個雞蛋,你倒是大方,把兩個雞蛋都送給了別人,吳小花是你親閨女嗎,你對她這麼關心?」
周旭朗解釋:「本來我隻煮了一個雞蛋,但是小花要吃的時候被她弟弟看見了,搶了過去,我隻能再煮一個給她。」
黃小琴氣得把手裡的水瓢扔掉:「這日子沒法過了!」
……
黃小琴跑到吳老二家,管吳家討要雞蛋。
吳老二媳婦說:「周老師看孩子餓,心疼主動給的,又不是我們家要的。」
「既然你家承認,就把雞蛋錢給我。」
吳老二媳婦把女兒提到黃小琴跟前,說道:「雞蛋已經吃進肚子裡,有本事你破開她的肚子拿吧。」
黃小琴見她耍賴,要去他家屋裡拿糧食抵賬,吳老二媳婦趕緊上前阻攔。
推搡間,黃小琴跌倒在了地上,大聲呼救,引來了很多人的圍觀。
周旭朗得到消息,見她來要自己送出去的東西,覺得很沒有面子,冷著臉拽著黃小琴回去。
看熱鬧的村民了解了事情的經過,議論紛紛。
有的說吳小花不曉得好歹,這麼大的女娃子還嘴饞。
有的說周旭朗為人師表,關愛學生,怎麼娶了這樣的媳婦,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
回到家裡,兩人大吵了一架,周旭朗躲回了老宅。
周老太過來勸說,給了黃小琴六個雞蛋,才讓她消了氣。
但是經過這件事,黃小琴把家裡的糧食都收了起來,還不做周旭朗的飯。
周旭朗隻能去老宅吃飯。
隻要不浪費自己家的糧食,黃小琴不管他在哪裡吃,自己帶著孩子照常過日子。
……
宋時錦在家,聽到來打水的村民講起這件事,不禁失笑:「你還是沒有變,就是不知道,黃小琴會不會支持你。」
上輩子,周旭朗也是這樣,樂於助人,在村裡的名聲非常好,隻不過,他幫的最多的是周家人,這輩子分家,倒是先幫起了外人。
以宋時錦對他的了解,周旭朗不會無緣無故去幫助別人,一定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