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15章 陸清安出氣
第二天,恰好又是公社開會的日子。
陸清安特意拿了兩包過年時蘇茉寄過來的好煙,一到公社會議室,便散了一圈。
“哎呦,陸支書,散這麼好的煙,這是家裡有啥喜事?這是又要當爺爺了?”
陸清安笑眯眯擺手,“不是,這爺爺當多了,哪值當發這麼好的煙。”
“是我家兒媳和閨女,兩人都考上大學了。我兒媳是粵省的理科狀元,考了粵省最好的學校,我閨女想家,就考回咱們這,考了哈市的師範學院。”
大家聽完,恭賀一片。不管真心假意,面子上總要過得去。
“這都狀元了,怎麼不報京大和華大?這粵省,能有什麼好大學。”有人提出疑惑。
這個時候信息傳遞不發達,這北方對南方,了解甚少。在許多人眼中,好學校就隻有京大和華大,其他學校,那就都是一般的。
“可不是,我也這麼說,這都狀元了,不報這兩所學校可惜。可我兒子和孫子孫女都在羊城,我兒媳舍不得,隻能就近報了。”
“我聽我家老三說,那學校也是很厲害的,比京大和華大也就差了一些些而已。我也沒上過大學,也不懂,孩子們自己怎麼選擇,我聽他們的就是。”
“蘇研究員這麼厲害,在哪都能發光的。我們大隊自從用了她培育的菜種子和沃肥方式,蔬菜隊那是連年增産,可給大隊創造了不少效益。”
蘇茉在公社上過一年多的班,大家都是認識她的。
“就是就是,是金子在哪都能發光。”
“能考上大學,那都是頂呱呱的。哪所學校都好,一樣為國家做貢獻。”
“陸支書,你閨女考了師範學院,那以後畢業出來,不就是當老師了?這大學生,指定能分配到高中去。”有人問。
現在高考放開了,有眼見的,又開始重視教育了。自古以來,寒門子弟,要想出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讀書了。
“哎呦,哪有那麼容易,這國家安排到哪就是哪,我們都聽國家的安排。”陸清安笑道。
陸清安一邊笑着和别人談笑,一邊餘光偷偷觀察縮在角落的楊景明和他嶽丈,心裡舒坦的不行。
這幾年,這兩貨沒少明裡暗裡的膈應他,這回可讓他出了口氣了。
楊景明坐在角落裡,臉色晦暗不明。他沒想到,陸小蘭竟然考上了大學,成了讓人羨慕的大學生。
陸小蘭原來這麼優秀的嗎?
幾百萬人考呢,就招幾十萬人,竟然讓她考上了。
自從兩人離婚後,似乎兩人的日子就調轉了,她越過越好,他卻越來越糟。
他今年也二十八了,眼看就要奔三了,新媳婦也娶了三年了,至今也還是沒有孩子。
因為孩子的事,他娘跟他媳婦的關系也越鬧越僵,家裡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他夾在中間,真是難做的不行。
兩個媳婦都沒懷孕,他私底下也懷疑自己,也偷偷去哈市的醫院檢查過,可結果卻又是正常的。
她娘便把這事怪在他媳婦身上,說他家倒了什麼黴,連娶兩個,都是不下蛋的母雞。
但他媳婦也去檢查了,似乎也沒什麼問題,各種助孕藥也吃了,也是不行。于是,便把這事怪在他家,說肯定是他家之前做了什麼缺德事,這才影響了風水,要斷子絕孫。
婆媳兩個時常你諷我一句,我刺你一句的,鬧得家裡烏煙瘴氣的。
他每天忙着處理婆媳矛盾,哪裡有精力認真工作,自從幾年前陸長征幫他升過一級後,就再沒動過了。
想走關系,但雙山市現在的一把手是庚長青,大家都不敢動。現在大姐婆家也是一日不如一日,隻怕過幾年,想走關系都沒關系可走了。
有時候,他也在想,如果當初他咬死不跟陸小蘭離婚,日子是不是就會不一樣?
*****
蘇茉和陸小蘭考上大學的消息,很快便在陸家村大隊傳遍了,馬小娟自然也聽到了。
陶培勝也托人給她查了成績,不算好但也不差,估摸着能考上個大專。
現在的難題,就是她預産期是九月底十月初的時候,正好是大部分學校報到的那段時間。
這要是孩子提前出來倒還好,到時候她忍一忍,不坐月子了,把孩子帶過去,邊上學邊帶孩子。
正好她報的學校在哈市,離婆家不遠,到時候把孩子放婆家,白天找個人看着,晚上就自己帶。
但若孩子在她報到那段時間,或者開了學後才生,那就有點麻煩了。
婆家那邊勸她,等收到通知書後,由她公爹出面,去跟學校商量,讓她推遲一年入學。這樣,她可以安心生孩子坐月子,又可以把孩子帶大一些,到時候再安心上學,不用這麼辛苦。
馬小娟心裡十分糾結,推遲一年上學,也不是不行。但要推辭一年的話,其實她更傾向于來年再考一次,說不定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她懷孕的時候,妊娠反應很大,影響了她的狀态,她今年确實沒考好。她跟姜月同期開始複習,兩人水平差不多,姜月比她高了幾十分,應該能上本科。
但又有點擔心,明年又不讓考了,或者明年考得還不如今年。她時常聽她媽說,一孕傻三年,萬一她生完後,狀态還不如之前呢?
馬小娟糾結的不行,想着蘇茉消息面廣,便去給蘇茉打了個電話,讓她給些建議。
蘇茉聽完馬小娟的傾述後,沒有立刻給建議,而是把現狀先給她說明,至于如何選,就要看她自己了。
“小娟,高考既然開了,肯定就不會再停的,這個你可以放心。”
“明年的高考,人數肯定會比今年更多的,但同樣的,錄取人數也會比今年多。試題也肯定會比今年難,但相應的,也會有更多的複習真題讓大家去練習。”
雖然二月份就發了通知,但許多大學的老師還在牛棚呢,這要平反,還要做其他的工作,時間還是趕的,所以今年的高考,準備确實不那麼足,錄取率也不高。
“但要不要再考,外在都是次要的,關鍵看你自己的決心。”
“如果你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決心要再考,那就什麼都不要管,孩子生下來,坐完月子後,就沉下心認真複習。”
“如果你擔心的比較多,那我建議你還是延遲入學,沒必要再考。因為很多時候,失敗都是各種理由堆砌出來的。”
“我的複習筆記,到時候小蘭回家的時候,我讓她帶回去給你。你也可以問一下陶團長的意見,然後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