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齊聚一堂
放暑假之前,許笛接到了小軍的電話,他開完會了,還有一天的假期,想一家人在一起吃頓飯。
許笛說她會帶着孩子準時到的,讓他放心。
這幾年,許笛也不怎麼回娘家了,除了逢年過節,不得不回去看看,其他時候,真的不想回去。
自從許梅畢業回來以後,許家就沒有消停過。
許父那時候說,等許梅回來工作以後,讓她自己帶孩子,出去單住。
沒想到,許梅直接被分到了紅星機械廠,進了設計部。
紅星機械廠是京市數一數二的大廠了,有職工一萬來人。
許梅大學追着李更生,去了滬市一所知名的大學,專業就是機械設計。
所以,回到京市的許梅,去單位報到以後,直接搬進了許家。
她在單位沒有分房資格,隻能住集體宿舍。那種公共廁所,好幾人住一屋的集體宿舍,怎麼有許家帶着衛生間的三室一廳住着舒服。
許父不同意,許梅和許母哭訴,她在雲省的那些年,過的多麼不容易。
她們二十幾人住在一個低矮的宿舍,潮濕,悶熱,蚊蟲叮咬,她都落下病根了。
住的環境不好,身上就會起疙瘩,癢的厲害。
最後,許梅成功的留在了許家。
許大哥和許大嫂很生氣,他們覺得許梅一個出嫁又離婚的女兒,賴在娘家,害的他們被指指點點。
許平安是許家的長子長孫,居然沒有地方,這事說什麼也不行。
最後,許梅和她女兒住進了許笛她們之前的房間,許梅的兒子住在了許軍之前的房間。
許父和許母搬回主卧,他們之前的房間,留給許平安放假住或者許軍一家四口回來住。
前年,許梅結婚了,嫁給機械廠一個喪偶帶着孩子的副廠長王建業。
王建業比許梅大七歲,轉業軍人,能力不錯。
他妻子病逝,有兩個兒子,大的年齡比許梅的兒子大三歲,小的比許梅的兒子小一歲。
許梅經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後,已經不再追求什麼陽春白雪了,徹底下凡了,認識到物質的重要性。
當年,她和王建業結婚的時候,隻帶了兒子,沒帶女兒,說是家裡男孩子多,不方便。
這事當時也是鬧得不可開交,許大嫂都恨死許梅了。
她們當年分的房子隻有四十多平,兩小室的格局。
孩子小的時候,住着還算寬敞。
那時候,許大嫂一心想有自己的小家,興高采烈的搬了進去。
後來,安欣出生,孩子越來越大,實在住的擁擠,又讓平安住回爺爺奶奶家。
現在,她家的兩個女兒擠在一個小房間裡,許梅家的女兒卻獨自擁有一間房間。她一個外孫女,居然比許家的親孫女還要吃香。
事情吵鬧了一陣,最後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最後消停了。
許笛現在一想到回娘家,頭皮發麻。不過,小軍難得回來一次,她怎麼也不能錯過。
時間正好是周末,許笛帶着三個孩子,坐着公交車,到了機械廠的家屬院。
天氣好,家屬院裡人不少,曬被子的,聊天的,人來人往,煙火氣十足。
“許笛,你家三個閨女都這麼大了,長得真好!”
“是啊,時間過得快,一晃孩子就大了。”
許笛一路和熟悉的人打着招呼,沒一會就到了。
以前,她每次帶孩子回來,總有一些人,明裡暗裡嘲笑她隻生了三個閨女,沒有兒子。
許笛和她們吵了幾次,她們明面不說了,背地裡,沒少蛐蛐。
許笛不在乎,隻要不在孩子面前說些有的沒的,她懶得搭理她們。
因為家裡她和朝陽還有奶奶對孩子很愛護,暖暖她們從來沒覺得自己是女孩有什麼不好。
唉,不想了,許笛伸手敲門。
“二姐,好久不見。暖暖,團團,圓圓,想沒想小舅舅?”
“小舅舅,我們想你了,也想小舅媽和表弟表妹。”
圓圓代表姐姐妹妹回話,暖暖和團團負責點頭。
“走,進屋。”
許笛看見客廳裡坐着的許大哥夫妻和許梅夫妻,來的還挺全。
“許笛,張朝陽沒回來?”
“沒有,他工作忙,什麼時候回來,他自己都不确定。”
許梅結婚以後,很趕時髦,燙了頭發,還化了妝。
“部隊就這樣,沒有真正的假期。朝陽位置好,事情很多。”
王建業自己也在部隊待過十年,了解的多一些。
許大哥和許大嫂沒怎麼說話,他們現在話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怕得罪王副廠長。
畢竟,王建業這個副廠長可是有實權的。
許笛回來,主要是見小軍的,不想摻和他們之間的官司。
“小軍,你什麼時候回去?”
“明天早上的火車。”
“那你一會吃完飯,和我出去一趟,我給兩個孩子定了兩輛推車,你帶回去。
孩子還不滿周歲,一時半會也回不來,這是我這個當二姑的,送他們的周歲禮物。”
許笛之前去友誼商店,看到的嬰兒推車,覺得适合小軍家,推車很寬敞,能用到兩三歲。
“謝謝二姐。”
“小舅舅,推車還能折疊,你拎着上車就行。
這是我們給表弟表妹準備的禮物,你幫着帶回去。”
暖暖遞過來一個袋子,裡面是她們給表弟表妹準備的小玩具。
從小到大,小舅舅送給她們很多禮物,現在房間裡還有不少呢。
“行,小舅舅帶她們謝謝三個表姐。”
許軍和他姐從來不客氣,和三個外甥女也親近。
許笛送禮就送得大大方方,至于其他人怎麼想,她管不着。
這麼遠,辦托運,她害怕磕壞了,正好,小軍過來了。
許大哥家的兩個女兒和許梅的女兒看了看暖暖她們,臉色不太好。
孩子還小,不太會控制表情。
平安無所謂,他的禮物,之前已經寄過去了。
至于許梅的兒子,他和小舅舅不熟。
許父許母看着壁壘分明的幾個孩子,心裡的苦悶無處訴說。
許父想起自己老父親說的話,現在後悔不已。
許笛結婚的時候,他爹就說過,對待幾個孩子,要一碗水端平。
他們覺得許梅離得遠,在外受苦,不自覺的就想補貼她。
一家人,各有各的心思。
因為許軍回來了,聚在一起,吃了一頓沒滋沒味的飯,又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