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知青重生想消遙,扣個軍婚被鎖死

第361章 做做大家工作

   苗詩文問:“你不會是想補償她吧?”

   祝曉敏搖頭:“不是,當時那個大學名額,從任何角度,都小雅更合适,現在我建議選她,也是覺得她比較合适。”

   别的人都差不多,那就是都有機會考上大學,最不濟也能考個大專,張巧梅卻越來越差,如果錯過這次機會,到最後整個知青點就會隻剩下她一個人,到那個時候,就隻能再等知青大返城。

   太久了。

   苗詩文哪知道她在盤算兩年後的高考,默默點頭:“你這麼說,我倒也覺得給她好一點,不然她急着改變,再做出什麼傻事。”

   當初張巧梅能悄悄跟了聶一飛,故然有一個原因是聶一飛本身長的不錯,也有些才華,還會花言巧語。

   可是也不排除,是張巧梅急于改變自己的現狀,最重要是瞧上了聶一飛的家世。

   兩個人想到一起,都同時點頭,就此達成了一緻。

   苗詩文低聲說:“這件事,我先和承志說,讓他做做另幾個人的工作。”

   這裡好多人來了都五六年六七年了,想回城的大有人在,張巧梅不管是從功課還是從勞動,實在不能算是出色的。

   好就好在,在生活上,女知青對男知青的照顧多些,大家對她總會多一些寬容。

   兩個人把話說透,苗詩文才問:“你這間屋子,我隔段時間就會點把火驅潮,被褥昨天曬過,你是要睡這裡還是去我們那邊。”

   祝曉敏忙說:“當然去你們那邊,我好久沒有和你們夜話了。”自己抱了床被褥,跟着她又出來。

   兩人進去的有點久,回來的時候,張巧梅已經洗漱好,看到兩人進來,隻是向兩人深望一眼,挪一挪自己的被褥,沒有說話。

   還是原來的位置,幾個人很快躺下,祝曉敏深吸一口氣,鼻子裡也都是熟悉的氣息,輕輕歎一口氣,低聲說:“這裡是不一樣的感覺。”

   苗詩文問:“怎麼,在單位不習慣?”

   祝曉敏搖搖頭:“談不上習慣不習慣,可能是在這裡久了,走了就會很回念。”

   苗詩文緊問:“人呢?有沒有人欺負你?”問出來又笑,“恐怕也沒有人能欺負得了你。”

   祝曉敏也跟着笑一聲,又搖搖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到哪裡都會遇到一些不和諧或别有用心的人,不在意就好。”

   張巧梅原本靜靜的聽着,這個時候插話:“都是一個單位,各有各的工作,會有什麼用心?”

   祝曉敏無奈:“各有各的工作,分工就會不一樣,也就有人會憑着私心,挑三撿四。”

   張巧梅默然,隔一會兒才說:“那麼好的工作,能辛苦到哪裡去,怎麼會不知足?”幾不可聞的歎口氣,翻了個身。

   祝曉敏默一默,想到那個招工指标,還是希望提醒一句,輕聲說:“巧梅,人心是複雜的,不隻說我們單位,就是這裡,大家都是地裡幹活兒,不也有人挑撿,有人偷奸耍滑,其實是一樣的。”

   張巧梅隻是輕輕“嗯”的一聲,并沒有說話。

   第二天,等上工的喇叭聲響過之後,祝曉敏才跟着謝承志一起去大隊部。

   呂海根幾個人也已經起來,在院子裡看社員們領任務,看到兩人進來,笑着招手。

   直到大家都散了,去大隊部食堂吃了飯,祝曉敏又帶路去知青點。

   這個時候,小學裡的孩子們已經是朗朗一片書聲。

   呂海根剛要阻止大家進去,孩子們已經看到祝曉敏,頓時像炸鍋一樣,亂紛紛的大喊:“祝老師祝老師祝老師,祝老師回來了……”

   祝曉敏忙雙手下壓,又在唇上比個“噓”的手勢,再指指前邊講課的吳緒林,示意大家好好聽課。

   好一會兒才安靜下來,吳緒林笑說:“祝老師回來了,要不然,我們給祝老師彙報一下成績?”又向祝曉敏笑,“這個月剛剛做過測試。”

   孩子們一聽,又有好多興奮了,許小剛先蹦起來嚷:“祝老師祝老師,三班我第一,簽到也是滿的哦。”

   許小雨也跟着嚷:“祝老師祝老師,我也是我也是,二班我第一。”

   之後,一班的一個孩子也跟着跳起來嚷,之後有一個更小的站起來,小小聲說:“我,我……我也是……是四班”

   這是今年新來的幾個孩子,組成四班,連三大隊的三牛子也過來上課,成了四班年紀最大的一個孩子。

   祝曉敏笑着誇贊:“大家都很棒。”隻是目光向羅家父子示意,招呼一下呂海根幾個人,過去看另一邊牆上刷的名字和畫的小紅花,給大家解釋學校裡的獎勵規則。

   呂海根環顧整間屋子,又再看看砌在中間的土竈,感歎的說:“這麼簡陋的條件,村裡的孩子們讀書可真不容易。”

   祝曉敏點點頭,目光也跟着掃過整間教育,一眼對上白桂花一雙烏黑的眸子,心裡蓦的一動,點頭說:“其實村子裡要是多些人讀書,我們的工作要更好做。”

   呂海根看看她,沒有說話,隻是說不再打擾孩子們上課,就又出來,離開小學門口才問:“你剛才說的是什麼?”

   祝曉敏帶他去參觀知青點,嘴裡說:“所謂讀書明事理,我們很多時候和農民溝通困難,隻因為他們沒有打開眼界,不接受新事物,如果讀些書,隻要簡單的能看懂報紙之類,應該又不一樣。”

   範彥清忍不住問:“曉敏,你不會是想讓村裡的人和你們知青一樣,集體去參加高中畢業考試吧?”

   祝曉敏笑起來:“那可不一樣,知青都有基礎,學習之後拿文憑是順理成章的事,沒有讀過書的農民可做不到。”

   呂海根卻頗感興趣:“小祝說說。”

   祝曉敏說:“我是想,隻要教他們簡單識字,能讀懂一些文字就好,比如說,什麼機器的使用說明,化肥袋子上的名字……”

   她的話還沒有說完,呂海根就已經連連點頭:“不錯,如果農民都能了解那些新事物,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意思,是在村裡辦識字班?”

   祝曉敏點頭:“每個公社都有知青,參加的勞動和村裡的社員是一樣的,我覺得,學到的知識不用可惜了,倒不如讓他們少一些勞動的時間,辦一些掃盲班,用來給村裡的人教教識字。”

   村裡有人識了字,未來知青大返城到來的時候,這裡的事情他們才能選出人順利的接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