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54章 憑什麼?
“裡正,謝謝您與我分析這些,我知道您都是為我好。”元君瑤沉吟了片刻後又說道:
“但是我已經決定要和離了,我不和離那便會和清荷一樣的下場,左右都是死,何不自己去尋找一線生機。
至于和離後如何,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不過您放心,我絕對不會堕落成福的第二個媳婦那樣。”
裡正看了她好幾眼,點點頭道:“你是個有主意的,既然你都決定了,我也不強求,你還有一個晚上的時間考慮。”
他不是那麼迂腐的人,如果張來福先前的那個媳婦也像元君瑤這麼有主意的話,那便不會死了。
之前清荷總是哭哭啼啼求他做主,可問她想怎麼辦,她也隻會哭,說不出個什麼來。
不像元君瑤和那第二個,她們自己有打算。
“來,敷敷眼睛,還沒吃東西吧,敷完就把這兩個雞蛋吃了,我去給你熱一碗粥。”這時那裡正媳婦煮完雞蛋回來了。
元君瑤受寵若驚,連忙推辭。
“不用不用,我........”
“拿着,不用這麼客氣,都是自家養的雞生了,不費錢。”
裡正媳婦不由分說就塞進了她的手裡。
兩個雞蛋放在一個碗裡,還冒着熱氣。
元君瑤很是感動,她來這個世界這麼多天,除了原主的父母等人,隻有在這裡感受到了溫暖。
裡正見她望着雞蛋出神,便提醒道:“吃吧,等下涼了,今晚你要是不嫌棄的話就在我家住下了,我明日就帶你去官府遷出戶籍。”
元君瑤知道,煮雞蛋敷眼睛隻是借口,因為她都沒哭出幾滴眼淚來,眼睛怎麼可能會腫。
奶奶是怕她覺得不好意思這才說煮雞蛋敷眼睛的。
她不想辜負老人的好意,所以拿起雞蛋剝了起來。
之前是她頭腦簡單了,還以為裡正隻會和稀泥,其實他也是無可奈何,隻能盡自己的努力庇護這些女子。
吃着雞蛋,裡正媳婦又端來了一碗熱粥,不過是野菜糊糊粥。
元君瑤吃了一口就哭了。
裡正媳婦溫聲勸道:“别哭啊,吃飽了就好,喜歡吃的話鍋裡還有呢。”
她以為元君瑤是餓慘了,在張貴财家肯定沒吃飽過。
可實際上,元君瑤是難吃的哭了。
真的很難吃,野菜又苦又澀,粥是糙米,難以下咽。
但是老人一片心意不能辜負,元君瑤就着雞蛋,将粥和雞蛋都吃完了。
太撐了,撐的她不想再動彈了,本來她回來之前就吃飽了的。
“看這孩子餓的,我再去給你盛一碗。”
元君瑤吓的跳起,拉住了裡正媳婦,“奶奶,我真的吃飽了,吃不下了。”
“吃飽了嗎?”
裡正媳婦上下打量她,卻不信她的話。
“你這孩子餓的都說胡話了,你吃沒吃飽我能看不出來,吃的那麼急,都不嚼就咽了,你和奶奶說實話,你在張家是不是就沒吃飽過?”
裡正冷哼道:“這還用說,這幾天這丫頭都沒吃飯,她婆母說,不幹活不要吃家裡的飯。”
“混賬,真是不像話。”裡正媳婦氣呼呼地罵着,拉着元君瑤的手就安慰道:“鍋裡還有,管飽,我給你熱熱再窩個雞蛋。”
元君瑤面露驚恐,連聲拒絕。
“不用了奶奶,我真的吃飽了,吃不下了,真的真的。”
裡正媳婦狐疑的看着她,元君瑤又連連保證,她這才罷休。
她走後元君瑤長長松了一口氣,感覺自己逃過了一劫,奶奶的熱情真是太可怕了。
隻是她才剛松一口氣,心就又提了起來,因為奶奶居然又端着碗出來了,她慌的起身,隻想往外跑。
“奶奶,我不要!”
裡正媳婦好笑道:“不是給你的。”
元君瑤不敢放松警惕,就怕等下這奶奶不由分說的把碗塞她手裡。
“剩了點不能浪費,你吃了吧!”奶奶将碗遞給了裡正。
裡正放下煙鬥,無奈道:“我吃飽了。”
“就這麼一點點,你兩三口就吃完了。”裡正媳婦就是看不得浪費。
裡正隻能将碗接過,大口吃了起來。
元君瑤這才敢坐下,剛才真是吓死了。
“今晚在家住吧,我去給你鋪床,以後吃不飽飯就來家吃,可以在奶奶這裡暫時住下。”
裡正媳婦絮絮叨叨地去鋪床。
元君瑤不想給他們添麻煩的,但是他們估計也不會讓她離開,畢竟牛棚又沒了,她明顯沒地方住了。
總歸也就一晚,過了今晚再說。
至于裡正媳婦說的暫時住下,吃不飽就在家吃什麼的,不過是客套話罷了。
裡正有四個兒子,但是都自立門戶了,兩人獨自住在老宅裡。
所以什麼父母在不分家什麼的,隻是有這個說法,并未完全規定隻能這樣。
裡正媳婦是個很幹淨整潔的人,屋裡沒住人但是都一塵不染。
鋪好床,元君瑤在床上坐下,裡正媳婦讓她好好休息,她便走出了房間,還将房門也關上了。
周圍的環境雖然簡陋,但讓元君瑤身心舒暢。
她盤腿坐下,繼續修習内力。
照這個速度下去,再有半個月她便可以施展輕功了,再有半年她便可以回到巅峰了。
古代空氣更好,萬物都富有靈氣,比在現代時更好修習内力。
隻是她才剛入定就聽見屋外有說話聲,仔細一聽,好像是張貴财和張來富。
兩人應該是來詢問情況的。
元君瑤哪還有心情再修習内力,立即豎起耳朵聽外面的動靜。
張貴财詢問道:“裡正,君瑤呢?”
裡正淡淡道:“自然是在我家住下了,明日你們準備準備,和離吧。”
張貴财驚呼道:“裡正,不能和離啊!”
裡正冷哼了一聲,指着他們就罵。
“憑什麼不和離?清荷已經被逼死了,桃紅也被休了,你們還要禍害多少好人家的姑娘?”
張貴财被罵的沒聲了。
張來富說道:“我們商量過了,不然就分家吧!”
是的,他們商議過後權宜之計就是分家,分家再想辦法休了元君瑤。
他們就是舍不得那三十兩銀子,不能人财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