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和離斷親虐極品,我成全村最惡媳

第一卷:默認 第122章 偏心惹的禍。

  噼裡啪啦聲中,元君瑤似乎聽見那老家夥在咆哮,直到鞭炮放完,那氣的老臉漲紅的元太公這才怒吼道;

  “我要将你們逐出元氏家族!”元太公在家族裡還是有話語權的。

  元識生的臉色發白的厲害。

  二爺爺和二奶奶趕忙上前求情,隻是人微言輕沒什麼用。

  元君瑤淡淡道;“不知我們犯了什麼錯您要将我們逐出家族?

  我記得族規規定,隻有嚴重危害家族利益的才要被逐出家族,并且您似乎并沒有權利将我們逐出去。

  族裡可還有二族長三族長和四族長五族長,是否逐出,需要投票通過。”

  元太公那像是虎皮雞爪的手指着元君瑤,手都在顫抖。

  這時元慶海上前笑道;“太公消消氣,氣壞身體可不值當。”

  元太公還是給元慶海面子的,臉色當即緩了緩。

  元慶海笑吟吟地說道;“既是縣丞大人判定的和離,那肯定是男方有大錯。”

  他隻簡單的一句話,甚至還是重複了胡長庚的原話,結果就讓元太公消氣了。

  不是因為别的,隻是因為元太公的兒子,孫子全都在元慶海手下做事。

  而元慶海這般也是為了讨好胡長庚。

  元太公頑固不化,隻盯着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他可不同,他看的更遠。

  隻是元慶海早不說晚不說,偏偏等鬧了這麼久才開口和稀泥,可見不是真心,隻是為了利益。

  但人家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元君瑤還是記下了他這份人情。

  隻是這般一來,元識生和齊梅香又得難受一陣了。

  所以不管是在家庭裡,還是家族中,甚至是社會上,實力才是一切。

  那元太公即便怼胡長庚都是客客氣氣的,明顯顧忌着他的身份。

  不過換做常人肯定是不敢這麼做的,隻是他活了一大把年紀了,經曆了太多的風雨了,所以才會對官不害怕,畢竟半截身子都埋黃土了。

  那元太公絮絮叨叨地又在說着什麼。

  元君瑤趕緊抓了一把糖塞到了他手裡。

  “太公你吃點糖,歇歇吧!”

  元太公愣了愣,還沒反應過來,元君瑤就已經去招呼工人開始幹活,上梁的吉時可不能耽誤。

  見元太公放過元君瑤一家,那三爺爺的臉色明顯難看了,這就是典型的嫌你窮怕你富。

  其實比起縣丞來說,族長對他們的威懾力更強。

  畢竟官老爺一輩子都不見得能見幾次,但是族長在家族裡權利可大着呢,還是日日壓在頭頂的。

  比如你的孩子上族譜什麼的還得族長點頭。

  婚嫁喪事什麼的得族長主持,很多規矩禮節你都不懂,還有祭祖,修族譜等大型活動。

  族長負責的是這些瑣事,裡正負責的就是村裡的糾紛。

  宗族傳承是很重要的東西,而且被逐出家族的話,很容易受排擠,并且十分丢人。

  正式開始上梁,大家糖也吃了,熱鬧也瞧了,該散的就散了,但是總有愛瞧熱鬧的駐足觀望。

  元君瑤親眼見着他們将主梁用繩子拉了上去,剩下的工程大概要好幾天,不過她的家已經初具雛形了!

  她和胡大爺還有胡四哥,胡五哥一起回蕭奶奶家。

  路上,元君瑤詢問道;“蕭氏的案子如何了?”

  自從上次胡長庚将蕭老太帶走後就一直沒有消息,直到今日她才見到胡長庚。

  胡長庚說道;“已經審問清楚了,元蕭氏已全部交代清楚。”

  “嗯,那就好,另外兩個女子呢?”

  “其中一個叫蘇小桃,父母已經認領,另一個身份還未查明。”

  元君瑤點了點頭,心裡有了數,人家既已經找到了家人,就輪不到她來管。

  至于其他的,胡長庚沒說,她也沒繼續問。

  倒是胡大爺好奇的詢問道;“那老太婆為什麼要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還有她那兒子,是真瘋還是假瘋?”

  他對這件事情了解不多,隻大概聽說了一些。

  說到此案,胡長庚的臉色沉了下來。

  “一切皆因蕭氏而起……”

  原來,這蕭老太對兩個兒子一直一碗水端不平。

  大的脾氣不好,和父母沒幾句話說,開口閉口就得吵架,小兒子性格讨喜一些,會哄的兩個老的開心,所以二老都偏愛小的。

  其實大的也沒什麼錯,典型的嘴硬心軟,反而是小的慣會偷奸耍滑。

  據蕭老太交代,大的很能幹,家裡的活基本全包,就是脾氣實在是不好,說話太沖。

  小的不願幹活,整日遊手好閑,但是對他們很好,從不會和他們對着幹。

  所以這就導緻他們的心越來越偏,具體怎麼偏,一兩句也說不清楚。

  那兄弟倆小時關系就好,但是長大後不知為何,竟越來越差了。

  這其中自是少不了父母偏心的功勞。

  至于事情為何會發展到那種地步,自是尋常積怨已久。

  那晚是如何起争執的蕭老太也記不清了,時間過去太久了,又或許是這些年發生的事情太多了。

  她隻記得那晚她和老頭都在責備大的,大的很生氣,但是沒有搭理他們。

  後來小的插嘴進來和他們說大的不好,大的這才發了火。

  兄弟倆你一句我一句,誰都不讓誰,他們自是幫着小的,大的氣不過要分家單獨過。

  他們不同意,還說要分家就淨身出戶。

  後來兄弟倆就動了手。

  他們拉架拉不住,大的失手将小的推倒在地,後腦勺着地,頓時皿流如注昏死了過去。

  蕭氏夫妻倆慌忙去找大夫。

  大夫止了皿,給了活皿化瘀的藥就走了。

  本來以為沒事,誰知小的醒來居然不清醒了,成了個傻子。

  而大的那晚失手推倒小的後就不見了,從此音訊全無。

  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大的曾經去征過兵,隻是他們不願意讓他去,畢竟去了就等于少了一個勞動力,但大的自己是想去的。

  小的已經傻了,他們當然不希望大的出事,所以隻能對外謊稱大的是參軍了。

  好在沒人懷疑這件事情的真假,畢竟大的去征兵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