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和離斷親虐極品,我成全村最惡媳

第一卷:默認 第88章 胡家五兄弟

  胡春生在這村上還是鼎鼎有名的。

  五個兒子個個孝順,一個比一個有出息。

  大兒子胡長平和二兒子胡長安,還有三兒子胡長林繼承了父親的手藝,十裡八鄉都是出名的。

  俗話說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幾兄弟互相扶持,老四胡長運開的磚窯廠也被連帶着生意興隆,老五更是出息,被幾個哥哥供着讀書,直接考取功名當了縣丞。

  路上,那些人明裡暗裡打聽他們去縣丞老爺家做什麼。

  元識生一臉驕傲,自是什麼都說出去了,元君瑤無奈扶額,但也就由着他了。

  沒走多久,他們就迎面遇到了趕着牛車的胡大爺,胡大爺笑道:“我正想着出去迎迎你們呢,沒想到你們來的倒挺快。”

  有了胡大爺在前,那就不需要别人帶路了。

  跟着胡大爺走了大概十來分鐘,馬車終于停在了一排青磚瓦房前,周遭都是土坯房,這五棟房子猶如鶴立雞群。

  而這五棟房子前面還有兩棟青磚房,那大概是胡大爺住了。

  胡大爺驕傲的介紹道:“這是我五個兒子的家,我住他們前面,那是我住的,旁邊是牛住的。”

  本來元識生幾人就看花眼了,結果聽他這麼一介紹就直接傻了

  元識生驚訝道:“啊?給牛住的?”

  他望着那青磚瓦房,嘴角直抽抽,雖然房子很小,但是,但是……

  元君瑤隻感歎一句,有錢任性。

  “爹。”

  “爹。”

  “爺爺!”

  “太爺爺。”

  這時胡大爺幾個兒子家走出來了好些人。

  大大小小一大群。

  胡大爺一陣介紹,元君瑤一個都沒記住。

  因為胡大爺的五個兒子長的真的很像,尤其是老大老二老三,她壓根分不清。

  三人幹粗活的緣故,長的黑不溜秋的,五官又極其相似,就感覺長相都模糊了。

  老四和胡長庚很像,但是她比胡長庚多了一絲精明,望着那雙笑眯眯的眼眸,就有種票票不保的感覺,不愧是做生意的。

  上次胡大爺置辦東西就是他成親。

  胡大爺今年六十幾,他的大兒子胡長平已經四十多,而胡長平的兒子估計和胡長庚差不多大。

  這在古代很正常,婆婆和兒媳婦一起坐月子,小叔和侄子一樣大。

  連胡家五兄弟她都分不清,就更别提胡家大大小小一群人了。

  光是孩子都有十來個,叽叽喳喳吵的腦瓜都疼,不得不說,胡大爺是真有福氣。

  元識生表示羨慕,一個勁地和元君和說,以後他成親了一定要多生孩子,并且還說了很多大道理,說再有錢有勢都不如子孫滿堂。

  元君瑤不能理解這種想法,他們現在的生活隻勉強能溫飽,生那麼多孩子那不是加重生活負擔嗎?

  古代男子滿十八分田,女孩沒有。

  所以這就是古代為什麼要生兒子,因為女性地位低下,生了女兒對他們來說真就是賠錢貨。

  元君瑤是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生活越困難不應該是更加要優生優育嗎?又不比現代生再多都是國家養。

  胡大爺的兒媳們在準備午飯,胡大爺帶着他們去了他家。

  等他們進屋後,胡大爺上香放鞭炮以示看重,還給元家人一人包了一個紅包,元君瑤的紅包額外大些。

  元家人受寵若驚,但拗不過胡大爺格外熱情。

  稍後,元君瑤磕頭奉茶,正式拜幹親。

  胡家人對于這才拜幹親很重視,元君瑤給胡大爺磕完頭,還去每個哥哥家走了一趟,每個哥哥都給她包了一個紅包。

  一連套搞下來,元君瑤收獲了六個紅包,還有一群跟在她後面,追着她喊姑姑,姑奶奶的小屁孩。

  元君瑤從馬車暗格裡拿出了好些糖果零嘴分給他們,心裡在慶幸,幸好她空間囤了不少東西。

  午飯很豐盛,因為人多,分了三桌,大人兩桌,小孩獨自一桌,每桌二十多道菜。

  幸好人多,不然都做不出這麼多菜,胡大爺四個兒媳,三個孫媳婦,七個人做飯。

  這頓飯,胡大爺和元識生又喝了不少酒,兩人走路都暈頭轉向,說話更是大舌頭。

  今日元君瑤倒是沒再管他們了,他們喝的直接醉倒。

  安頓好兩個喝醉酒的人,胡長平特意找到她詢問道:“小妹,爹說你要蓋房子,自己畫了圖紙,你打算什麼時候開始蓋?”

  元君瑤連忙拿出畫好的圖紙交給他。

  “大哥,你看看可行,不足的地方希望能幫忙完善一下。”

  胡長平接過圖紙,胡長安和胡長林立即湊了過去,三人一見這圖紙就移不開目光了。

  這和他們往常蓋的房子都不同,但是看起來很不錯。

  “小妹,你蓋房子要的青磚瓦片四哥全包了。”胡長運拍着兇脯保證道:“絕對收你最低價,連買帶送。”

  “謝謝四哥。”元君瑤微笑着感激。

  如此一來,将蓋房子的事情包給幾位幹哥哥,那她就完全可以放手不管了。

  見三人望着圖紙移不開目光,元君瑤緊張的問道:“如何?能蓋出來嗎?”

  這是她第一次畫這種圖紙,不過全然是按照她自己的想法畫的。

  “可以,稍後排水走向等我給你完善一下。”

  胡長平最為年長,經驗最足,他誇贊道:“你設計的不錯,這張圖紙能不能賣給我,我們幫你蓋房子少要你一半的工錢!”

  整個鎮上像他們這種匠人很多,合夥組隊更多。

  他們兄弟一起默契合拍,比外人要少很多矛盾,所以才能做的長久,而且青磚廠還是他們兄弟的,這樣一來生意更好了,因為可以便宜點。

  而他們的房屋圖紙都是父親傳下來的,但是随着時間也會慢慢淘汰,所以房屋格局的設計改進創新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人家蓋房子,房屋格局和外形很多都不懂,全靠他們的圖紙自己選擇,或者四處走訪看看人家的房子是如何的。

  所以有時候設計出個爆款被人看上了,那是十裡八鄉都會出名,生意直接火爆。

  這幾年他們的生意也差了。

  有個匠人随親戚去過京城,回來後設計出的屋子不知道搶了他們多少生意。

  要不是他圖紙收錢收的貴,哪還有他們的飯吃。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