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44章 以暴制暴
“落水了……”
“二夫人落水了……”
畫舫上一片混亂。
許家姐妹帶了四個丫鬟來,沒一個會凫水的,隻會擡着嗓門喊救人。
兩個護衛倒是會凫水,但也不敢自作主張去營救。
在這些閨秀千金的心裡,淹死事小,失節事大。
他們身份低微,将人救上來,得到的恐怕不是感謝,而是殺身之禍。
兩人直接去請示主子。
孫家兄弟一聽有人落水,連忙跑了出來,就看到許氏姐妹在水裡撲騰。
孫二郎扯了披風,二話不說就跳入了水中。
孫硯書沒搜尋到巧妹的身影,也急了,問姜淼淼,“你巧姐姐呢?去哪了?”
“姐姐在那兒……”
小淼淼指着遠處湖面上的一抹淺藍色,她其實還想說巧姐姐會遊泳,而且遊的很好,不用擔心。
然而她話還沒說出口,孫硯書就扯掉披風往水裡跳。
姜淼淼張着小嘴,瞪大了雙眼,看着撲哧撲哧朝着巧姐姐遊過去的人。
不是說他不識水性嗎?
這看着也遊的挺好嘛。
她給這個未來姐夫又加了一分。
正浮在水面上觀望的姜巧兒,原本是靜靜的看着畫舫上慌亂的一切。
回想着自己是怎麼落水的。
她感覺就是有人從背後用力推了她一把。
不管推她的人是誰,一定和許家姐妹脫不了關系。
正想着,就見硯書哥跳下水,直奔她遊來。
她連忙迎了上去。
而孫二郎那邊,他第一反應也是朝着自家娘子遊去,将娘子救上岸了,才聽得丫鬟說三姑娘還在水裡。
他看着快要被水淹沒頭頂的小姨子,毫不猶豫的跳了下去,将人救起交給丫鬟。
這才去照顧自家娘子。
許氏吐了好幾口水才清醒了過來,埋在夫君懷裡瑟瑟發抖,哽咽着哭訴自己的恐懼。
哭得差不多了,才想起來找自家妹子,“三妹妹呢?”
許三娘也剛醒來,神情有些呆滞,窩在丫鬟懷中直打哆嗦。
身上依舊裹着濕漉漉的披風,沒法子,沒有多餘的披風了,但也不能不讓她裹着,披風拿走了怕是會走光。
那她的名聲也就真的壞了。
許氏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披風給她,一則拿了她也是要走光的,二則夫君的衣物不便給妹妹。
但她的第一反應就是,是誰救起的妹妹?
她目光掃了一圈,護衛衣裳頭發是幹着的。
幸好不是他們。
目光落在孫硯書身上,他渾身濕漉漉的,正攙扶着裹着他披風的姜巧兒。
二人模樣親昵,竟毫不避諱旁人。
那還有誰?
她心中一凜,擡眼看着自家夫君,“是你救起三妹妹的?”
孫二郎面上有些尴尬,但還是點頭道:“夫人,事急從權,我這也是沒辦法。”
總不能讓許三娘淹死吧?
許氏原本蒼白的臉,唰的一下綠了,看了一眼夫君,又看着自家妹子,眼中情緒複雜。
夫君是武将,為人不拘小節光明磊落,就隻是單純救人。
可在女子心中,這就不是小事了。
她心裡又氣又惱。
原本還沒回過神來的許三娘,忽的聽見是姐夫救的她。
臉唰的一下就紅了。
将頭埋在丫鬟懷裡嘤嘤抽泣,誰也不知她此刻是何心情。
看着孫硯書心裡眼裡全是姜巧兒,毫不在意她的死活,她還很是難堪的被姐夫救起。
這一瞬,她是真的不想活了。
掙開丫鬟,就想投湖自盡,“讓我去死,沒臉活了”
被護衛給攔下了。
姜淼淼原是坐在蒲團上吃着核桃嗑着瓜子的,被她這舉動吓一跳。
至于嗎?
她想起來,古代奉行男女授受不親,女子若是被男子從水裡救起來,就名節不保了。
要麼就是嫁給救她的那人,要不就是個死。
如此這般,恐怕男子看見女子溺水,救人前都得好好衡量衡量。
難怪古代女子投湖自盡緻死率那麼高,估摸也是無人敢救吧。
不過想想也是,都說男女授受不親了,在水中救人,難免會有身體接觸。
這在古代,應該就叫做有肌膚之親了吧。
也難怪人要尋死覓活了。
看來等她再大些,第一個要學的就是遊泳,否則要麼淹死要麼就莫名其妙的嫁人,未免也太過可笑了。
幸好去救巧姐姐的是她未婚夫婿,倒也沒人能說什麼。
不過,這位許三姑娘可就尴尬了。
難不成真要嫁給自己姐夫?
姐妹二人共伺一夫,這在古代也倒不稀奇,不過更多的是姐姐去世,妹妹作為續弦來嫁的,婚姻多半是世家大族用來維系兩族紐帶的方式。
當然也有庶女作為嫡姐陪嫁成為丈夫侍妾的。
但這些大多發生在大家大族裡邊。
像嫡女姐妹二人同嫁一人這樣的事,還是很少見的。
不知道孫二嫂會不會膈應?
有沒有後悔算計巧姐姐?
孫二郎夫婦面色十分難看,尤其是孫二嫂,瞪了夫君好幾眼,但想想又覺得不能怪他。
她現在就是很别扭。
她連夫君納妾都受不了,更别說是娶自己親妹妹。
說到底,都是因為姜巧兒,才會将她們弄到這種尴尬的境地,還有推她的人,查出來一定不會給她好果子吃。
孫二郎心裡也憋屈得緊。
拿不準妻子是什麼意思,人都救起來了,還能咋辦?
難不成再丢回去?
若讓他再選一次,他還是會救的。
他探詢道:“夫人,要不這事就……”
“不成。”許氏剜了他一眼,“想我們姐妹一同伺候你,做什麼美夢呢。”
孫二郎:“……你瘋了嗎,我不是這個意思。”
他原本是想說,要不這事就這麼算了,隻要這畫舫上的人不亂嚼舌根,三妹妹的名聲也還保得住。
孫硯書一回頭,就看到嫂嫂目光不善的看着巧妹和淼淼。
到底是要成為一家人的,這妯娌關系若是能緩和,那是最好不過的。
否則他和二哥夾在中間也難受。
他開口道:“古之聖賢有雲,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1]
“許三姑娘溺水,作為姐夫的二哥施于援手,乃是權宜變通之計,合乎情理。”
孫二郎松了口氣,笑着道:“硯弟說的在理,我這個做姐夫的救自家妹妹合情合理,并無不妥。”
弟弟不愧是讀書人,這令人頭疼的問題,一下就被他解決了。
許氏面露喜色,竟然還有這樣的說法嗎?
那夫君救溺水的小姨子,也不過被人诟病了,但心裡還是多少有些不舒服。
許三娘停止了抽泣,一臉感激的看着孫硯書,心想硯書哥哥還是關心她的。
然而孫硯書接下來的話,讓她的心又沉到了谷底。
……
注[1]出自《孟子·離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