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60章 是本官太過于心急了
就在顧遠之思緒萬千的時候,何項北将一穗玉米送到了他的面前。
“大人,您嘗嘗這玉米,是我在山上偶爾間發現的,後來在少有人走動的山坡處試着種了一些,沒想到,竟然收獲了不少。”
顧遠之收回飄遠的思緒,盯着眼前的玉米看。
然後學着何家人的樣子,咬了一口玉米。
“嗯,味道不錯,别有一番香甜的滋味。”
他就說嘛!
來何家肯定有收獲,今日又見識到了新鮮吃食。
就在顧遠之處在自己思緒當中的時候,何項北又送到他碗裡一個玉米面餅子。
“大人再嘗嘗這個,是用幹玉米磨成面做的餅子。”
顧遠之點頭,吃了一口玉米面餅子。
說心裡話,雖然沒有白面的口感好,卻比黑面要好很多。
何項北極力推薦自己品嘗玉米,說明這東西定然有一定優點。
“玉米的産量如何?”
媳婦兒空間已經收了好幾次玉米,何項北自然清楚産量。
但對顧遠之的說法是,他在山坡上試着種了一點,不可能回答得太直白。
“大人,這玉米我隻是随便種的,一共收獲了三百斤。
我目測那一片地的大小,應該是一畝地的三分左右。”
顧遠之的眼睛又亮了。
“按你這樣說,這玉米的畝産量至少也要有八九百斤的樣子?”
何項北颔首:“應該差不多。”
顧遠之高興的直接站了起來:“這麼高産,且比黑面爽口的糧食,本官立刻就上書到京城告知皇上知曉。”
他又擔心何項北不願意:“你放心,皇上知曉後,定然會嘉獎于你。”
“大人,您現在還是先别告訴皇上。”
何項北這句話,可以說直接澆了顧遠之一頭涼水。
“為何?”顧遠之不解的問。
何項北解釋道:“大人,這玉米隻是我在山上随意種植的,畝産量也隻是估算。
而且種子也不多,卑職打算明年春耕的時候,先在自家耕地種植,一方面是為了确定其産量,還能多些交給朝廷的種子。”
其實,蘇韻婉空間裡倒是存了不少玉米種子。
但現在他們都找不到這些種子見光的理由。
況且,今年他們家上交給朝廷兩種作物的種子,已然鋒芒大露。
若是再搞出個高産的玉米種子,皇上容易對他們家起疑。
何項北将玉米種子上交給朝廷的事情推遲一年,目的就是想聽一聽風聲。
一旦朝廷那邊傳出什麼對他們家不好的言論,這玉米種子不交也罷。
到時候就跟顧遠之說,玉米沒有種植成功。
這也是蘇韻婉與何項北提前就想好的事情。
今日之所以讓顧遠之見到玉米,目的就是讓他先做到心中有數。
明年再看到這個東西,并非突然冒出來的。
顧遠之聽了何項北一番話,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是本官太過于心急了。”
苦日子他過了好幾年,做官以後,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
因此,顧遠之聽說有高産糧種後,才會表現得如此急切。
平複了思緒,顧遠之繼續吃飯。
吃了幾口菜後,他又發現了特别之處。
何項北開口為他解惑:“大人,這些菜都是用花生油做的。”
顧遠之不停稱贊:“嗯,真的很不錯,本官吃着比豬油順口很多。”
……大家吃飽喝足,剛剛放下筷子,張富貴也趕着牛車回村了。
他特意找了個關系比較好的村民詢問,縣令大人進村子以後的舉動。
聽聞縣令大人非但沒有讓人将何老爺子抓走,反而還去了何家,到現在沒有離開,他心中就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哼!
村民們都已經證明了何老爺子造謠雪災之事,他竟然不懲處。
還不是因為何項北是縣衙捕頭的緣故?
看來,大家盛傳的,顧縣令是個鐵面無私的好官,也隻是謠傳罷了。
既然沒有帶走何老爺子,就說明今日他告發之事已經被縣令輕輕揭過。
這也間接說明,自己今日的行為,已經徹底得罪了何項北。
想到自己得罪了衙門的捕頭,張富貴就有些後悔。
萬一何項北記恨,在縣令大人面前說一些對他不利的話,他這個村長豈不是要做到頭了?
不行,他輸了官司,可千萬不能又給縣令大人留個壞印象。
想到這裡,他直接趕着牛車去了何項北家。
這會兒顧遠之正在正廳内與何家人聊天。
大黑與二黑汪汪汪的叫了起來。
何項北出去查看,見是村長過來,他直接打開了門。
“進來吧!大人正在等你。”
何項北說話的時候,語調與平時無異。
村長根本感覺不出他的态度。
懷着忐忑的心情,村長跟着何項北一起走進客廳。
看到顧遠之,村長直接跪在地上。
“大人!”
顧遠之擡手:“這裡不是公堂,你起來說話吧!”
村長起身,低着頭,不敢直視顧遠之,也不主動開口。
顧遠之不是看不出他的小心思,無外乎就是想先聽聽自己對今日之事的态度。
他不屑與一個小小的村長繞彎子。
“關于你狀告何三牛造謠雪災一事,本官已經查清楚。
何三牛小時候經曆過一次雪災,心有餘悸,手裡有了多餘的銀錢,就打算入冬以前多囤積一些糧食來防備萬一。
村民們也說了,何三牛是在大家對他買糧食指指點點以後,氣不過才說起當年雪災的事情。
在本官看來,這并不算是造謠生事,頂多隻能說是人家未雨綢缪。”
村長咬牙切齒,但卻不敢反駁:“大人明察秋毫,是草民做事草率了,隻聽到一知半解就去告官。”
說完,他又勉強擠出一抹笑,看向一臉怒容的何老爺子:“何家三叔,這都是誤會,希望你大人不記小人過。”
何老爺子冷哼一聲:“哼!你不就是因為上一次我找你索要賠償一事懷恨在心麼?
平日裡對我何家使些小絆子也就算了,竟然還鬧到了縣令大人面前。
幸虧大人明辨是非,否則,老頭子我一把年紀,還得被你個小輩給送去班房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