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96章 許氏過往(上)
何逸舟深吸了一口氣:“咱們先回落日鎮。”
哼!若不是自己走投無路,才不會回來看人臉色……
何逸舟帶着妻女走了,許氏在老宅的堂屋裡,再也無法維持以往的淡然,眼淚奪眶而出。
何老太安撫:“你别擔心,如今項北已經大了,可以幫你撐着門戶,再不濟,還有老宅這些人,絕不讓那個混蛋欺負了你。”
許氏難過,哪裡是因為何逸舟欺負她?
她一個人将孩子帶大,那麼艱難的時候都已經過去了,現在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舒心,這個負心漢的出現,勾起了她往事的回憶。
許月茹本是當朝工部尚書許延年家的嫡出大小姐。
在她十五歲那年,父親許延年奉旨修建太後娘娘的壽喜宮。
中間不知誰使壞,做了手腳,導緻建造了一半的宮殿坍塌,恰巧那日太後在現場查看進度。
房頂掉落的瓦片,砸到了太後的腳面上。
皇上得知此事,雷霆大怒,将許延年關進天牢容後發落。
許夫人喬氏擔心許延年的事情牽連家人,命人連夜将女兒許月茹送到漳州府的大哥家躲避。
許月茹被送到漳州,将家裡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知大舅喬勇知曉。
喬勇得知許延年的事情,對待許月茹這個外甥女的态度就沒有那麼熱情。
許月茹還是小時候見過這位大舅一面,對後者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她即便看出對方态度不是很熱情,也沒有往深裡想,隻以為大舅本就是個性子冷淡之人。
況且,在父親沒出事以前,可是沒少拉拔這位大舅。
許月茹覺得,再怎麼,大舅也不至于對自己那麼冷淡,隻是性格使然罷了!
在喬府住了不到半個月,大舅母就來找她說話。
大概意思就是,擔心許延年獲罪,即便是她躲了出來,朝廷要治罪也能找到她。
還不如早些嫁人,這樣,朝廷即便是找到喬府頭上,也沒有她的下落。
許月茹那時候年紀小,被大舅母這樣一吓唬,就信以為真,答應了對方的提議。
在大舅母看來,以許月茹這樣的情況,若是嫁漳州府有頭有臉的人家恐怕不行,一旦事情敗露,得知許月茹的真正身份,還不得找上門來?
總之,為了避免一切可能會發生的麻煩事,大舅母決定,将許月茹嫁得離漳州府遠一些。
這個時候,就有人提議,說他們家開的藥堂内,新收了個學徒。
據說此人家在鄉下,雖然不清楚具體位置,總之距離他們這裡很遠就是了。
後來,大舅母親自見了這個學徒。
此人正是何逸舟。
何逸舟從小“志向遠大”,不甘于做個一輩子在地裡刨食的鄉下人。
後來,通過一些門路,獨身來到了漳州府,去藥堂做了個學徒。
大舅母見過此人,長得濃眉大眼的,身材也健碩。
憑這長相,也算沒委屈了許月茹。
有了想法,大舅母就将何逸舟叫到面前,直接提出要将自家遠房外甥女嫁給他為妻。
隻要沈逸舟答應,将許月茹帶回老家,永遠不踏足漳州府,喬家可以出二百兩的嫁妝,并且不要聘禮。
二百兩對沈逸舟的誘惑很大,同時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東家的遠房外甥女定然有什麼毛病,可能是醜,也可能是殘疾,否則,人家不可能給出如此條件。
他想的是,不管東家說的遠房外甥女長得是圓是扁,他手裡有了這二百兩銀子,就可以做點小生意。
等以後有了錢,還可以娶個漂亮的小妾。
因此,對于許月茹的情況,他也不在意了。
但為了那二百兩銀子能到自己手裡,沈逸舟并沒有立刻答應。
他當着喬夫人的面兒,提出了個條件。
他娶許月茹可以,也可以按照東家說的帶人遠離漳州府,但那二百兩的嫁妝,必須交到他的手裡。
大舅母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許月茹離開喬家,她嫁了人,以後和喬家就在沒有關系,他們家也不存在什麼窩藏的罪名。
想到這些,大舅母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
當天,就将二百兩銀子交給何逸舟,還讓對方簽了一份字據,保證以後不帶許月茹來漳州府。
何逸舟這邊安排好,大舅母就找許月茹說明此事。
許月茹起初是不願意的,她從小在京城長大,又是大官家的嫡女。
在她的心目中,自己必然要嫁得門第高些才合适,況且自己現在還不到十六歲的年紀,沒有父母之命,她也不想嫁人。
大舅母見狀,也沒有強求,隻說讓她再好好想一想,就離開了。
事情并沒有因為許月茹拒絕而結束。
當天夜裡,許月茹中了迷藥,與沈逸舟生米煮成熟飯,想不嫁也不行了。
沈逸舟也是在那個時候知道,倒貼自己二百兩的媳婦兒,竟然美若天仙。
就這樣,許月茹隻能認命的跟着何逸舟去了麥禾村。
何逸舟對父母說的就是,許氏是東家的遠房親戚,父母雙亡,投奔到喬家,就是想讓東家夫人幫忙尋個良人嫁了。
何老爺子與何老太想着,一定是自家兒子被東家看中,才會将這麼好看的姑娘許配給他。
沒有什麼猶豫,簡單準備了一番,就給兩人辦了婚禮。
成親後,何逸舟對許氏疼愛有加,許氏也漸漸接受了這個現實,一心一意跟着何逸舟過日子。
何逸舟成親後,在麥禾村閑了半年,便打算去城裡做些小生意。
他雖然對許氏疼愛,但還是藏了個心眼兒,并沒有将喬家給他二百兩銀子的事情說出。
何逸舟帶着二百兩銀子,做起了小生意。
也不知道是何逸舟運道不濟還是其他,他做什麼生意什麼生意賠錢。
隻是幾年的時間,他非但沒有往家裡拿過一文錢,喬家給的那二百兩銀子也被他賠得幹幹淨淨。
何逸舟就打起了喬家的主意,回到家裡慫恿許氏去漳州府喬家弄銀子。
許氏想着,自己離開京城這麼久,一直沒有娘家人的消息,她寫了好幾次信到京城,也是石沉大海。
不知道父母和兄長如今怎麼樣了,父親的事情有沒有過去。
既然沈逸舟要自己去喬家借銀子,她正好趁機詢問一下京城那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