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小京官之女養家日常

正文卷 022 糖葫蘆賣爆了

  還不止這些,處理好第一批山楂,小娘子還叫他兒子拿山楂變成的糖葫蘆去街上賣,不僅如此每賣出五串就能得一文錢,小娘子說這叫提成,賣的越多提成越多。

  隻是他兩個兒子一直生活在山裡沒見過世面怕生的很,小娘子也不惱,穿了哥哥舊衣,扮成小男娃領他兩兒子去街上教他們怎麼賣。

  馮大石、馮二石,一個十九歲,聽說已經成親有娃了,對于古人早婚,蘇若錦現在基本已經适應了,還有一個十六歲,據說要不是因為窮也該說上親了。

  這兩跟父親進城賣山楂時穿的一件黑不溜秋的短褐補丁上摞補丁,不要說古代山裡了,就是現代有一些山裡條件也是很艱苦的。

  馮望田能沖破山路難走的阻礙到京城來尋活路,這本身就是一種勇氣,帶着勇氣與希望來京城讨生活的人肯定是有想法的,一旦有人引導他們把想法變成現實,那勢必不可擋。

  果然,開頭兩天兩小夥穿着蘇若錦給他們新置的粗布長襖,提着糖葫蘆紮把怯生生的跟在蘇若錦身後,都不敢平視掃人。

  蘇若錦并不着急賣貨,指着人群中的小販子讓他們有樣學樣,告訴他們怎麼克服慌亂、怎麼吆喝招攬客人,如果遇上難纏的客人怎麼辦,又或遇到兵馬司巡差怎麼應對。

  最後一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你們想不想口袋裡一直有錢、想不想過越來越好的日子?

  兩小夥齊齊點頭嗯聲:“想。”

  可太想了。

  原來在山裡沒有比較不覺得,可一旦走出大山進了繁華大城,看到人們穿鮮着亮、吃香喝辣,再看看自己身上叫化子都不如的衣裳,内心早就翻江倒海了,隻恨空餘一身力氣不知道怎麼使,現在有人手把手的教,這兩小夥可不就像幹枯的海綿遇到了水使勁的吸。

  人一旦有了強烈改變的念頭就會沖破自身的膽怯、懦弱,跟脫胎換骨一般重新生長起來,馮家的兩塊石頭算是遇到伯樂了,他們像脫缰的野馬一樣迅速成長。

  一時之間,京城人來人往之中,人們目光總被一串串紅通通晶瑩的果子吸引住,不管男女老少總會想着給家裡的孩子帶一串。

  一些小商小販見此物好賣也來打聽想拿貨去賣,想賺錢光一兩個人賣是不行的,蘇若錦同意他們販賣,但定好了區域,如果被她知道不按區域賣,與别人惡性竟争降價賺不到錢,那可不要怪她了。

  小商販當然也想賺錢,不賺錢賣個什麼勁,他們都同意按區域賣,要是有人不守規矩,那下次就拿不到貨了。

  蘇記糖葫蘆賣爆了。

  大街小巷裡玩樂的孩子,誰手裡沒一串糖葫蘆,就算沒有,那也是在回家拿錢出來買的路上。

  馮望田不再做其它山楂産品,與小娘子兄妹倆熬糖做糖葫蘆,總是沒等貨做好,就有人在門口等着補貨,包括他的兩個兒子,簡直忙的腳不着地。

  書同與董媽媽賣早飯,原本蘇若錦把山楂買過來是等朝庭放年假不做早飯生意再去賣的,可看到馮家父子三人,實在眼饞三個大勞動力,一個沒忍住就把人留了下來,沒想到糖葫蘆竟不夠賣到過年的,更不要說賣到年後正月十五。

  主要是蘇若錦把山楂分成了幾份,除了做糖葫蘆,還做了山楂片、果醬,原本想着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是防止三千斤山楂滞在手裡,沒想到糖葫蘆賣爆了。

  眼看朝庭放年假書同叔與董媽媽就要歇下來,蘇若錦提前對馮望田道,“叔,要不,咱們過年後再歇?”

  馮望田一聽就明白了,但不知道具體要怎麼做,“小娘子,有話盡管講。”

  蘇若錦嘿嘿一笑,“知我者,馮叔也!”

  老實的中年漢子被六歲小娘子調贶的老臉一紅,“我雖年長,見識卻短,小娘子不要嫌棄我才好。”

  這話說的,一大一小免不了商業互捧一翻,贶完繼續正事,“叔,我想把大石哥、二石哥留在京城繼續賣糖葫蘆,但需要你回老家一趟,再幫我們運個幾千斤山楂過來。”

  這可咋好,馮望田着急忙慌:“我……家裡沒了!”

  沒做過生意,腦子轉不過來,蘇若錦也不急,提醒問道:“那村裡其它人家都賣出去了?”

  “那倒沒有。”馮望田一拍膝蓋,“是啊,鎮上收的人少,縣裡的商戶又壓價,村裡山楂都沒舍得出手,他們聽說我來京城賣,個個都在家等我消息呢,我出來快十天了,估計他們都以為我沒賣出去呢!”

  要不是遇到小娘子,估計不是沒賣出去就是以極低的價格出手,這種事以前也不是沒遇到,他馮望田今年是走了狗屎運遇到貴人了。

  想到這裡,馮望田嚯下起身,“我馬上就駕騾車回去。”

  馮望田興沖沖的擡腿就要回去,被蘇若錦拉住了,免不了交待提醒一番,告訴他怎麼低調藏好銀子、回村怎麼收山楂、來時要是一個人弄不過來可以雇人等,當然還給他準備了一車年貨及要收購山楂的訂金,反正隻要能想到的都一一細心的與他講了一遍,這才讓他回去。

  馮望田人駕的是騾車,但心是飛回去,他怎樣激動憧憬未來生活,蘇若錦是能感同身受的,因為她此刻就是處在快樂賺錢之中。

  走了一個大勞動力,蘇若錦少不得把他爹抓來當壯丁。

  前幾天切的山楂片已經曬幹了,下值吃好晚飯後,蘇言禮就幫女兒包裝山楂幹,女兒還請他雕了個小印章,每個紙袋上都戳了個‘蘇記’二字。

  “這些怎麼賣?”蘇言禮問:“也擺小攤?”

  蘇若錦點頭:“臘月十八以後書同叔與董媽媽就不擺早飯攤了,咱們到各個寺廟前擺攤賣。”

  山楂切片曬幹,既可以泡茶,也可以煲湯,這是最常規的吃法,吸引不了大家的注意力,最多順手買點過年回家吃,想要賺大錢,大頭在把曬幹的山楂片碾碎成粉,做成成品山楂片和山楂醬。

  家裡做豆漿,有現成的石磨,山楂片碾好粉後,用篩子過濾得到極細膩的山渣粉,與大鍋裡熬煮好的糖稀攪拌,小火慢熬成山楂泥,薄一點的裝到罐子裡封口成醬,濃厚的鋪在案闆上放涼擀薄擀均勻,最後用做的圓形模子分切成一個又一個圓形山楂片,既可當零嘴,又可做健胃消食片,老少皆宜,正是過年居家必備好品。

  要做出量來賣,極耗功夫,一大家子,連做雙月子的程迎珍都過來幫忙去核,蘇家忙的熱火朝天,幹勁十足。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