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如意

第17章 牽連

四合如意 雲霓 5251 2025-04-19 16:03

  謝七爺是個什麼人,楊欽聽族中人說起過,花天酒地、不學無術,總之在大名府沒什麼好名聲,他娘親是謝老爺最寵愛的妾室,三十多歲才生下他這個個唯一的兒子,卻因為生産落下病根,還不到一年就過世了。

  所以别看謝七爺是庶子,卻格外受謝老爺寵愛,從小就記在正室名下。

  要不是這個謝七爺不争氣,十一二歲就開始惹是生非,謝家大部分家業說不得都會落在他手上。

  “怎麼不說話?”謝七爺一雙眼睛笑得彎起,望着楊欽。

  楊欽皺緊眉頭,躲開謝七爺放在他下颌的扇子:“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們都知道。”

  謝七爺重新靠在馬車裡,微微眯着眼睛:“你是說買了屍首代替我那親妹子?”

  楊欽并不言語,謝家人和二房一樣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謝七爺也不生氣:“我們若是不買,那掠賣人說不得就将人就地埋了,哪裡還能再“活過來”?這不也是我們謝家與她的緣分?我喚你過來,是要你幫我給十妹帶個話。”

  “謝家可以讓她成為真正的謝十娘,如果她答應,就讓她兩日後回娘家,我們也好帶她認認親。”

  謝七爺伸手又取來矮桌上的酒杯,湊在嘴邊抿了一口,臉上的笑容更深了些,接着又道:“别的不說,在大名府,謝家女兒絕不會被人欺負,你們也一樣,做了謝家姻親,有事也能來找謝家幫忙。”

  謝七爺來之前,仔細盤算過,謝家拿出這樣的條件,那女子和楊家應當會歡歡喜喜地答應。

  楊明經來謝家送消息說,那女子要寫狀紙狀告謝家,楊家如何也攔不住,還要謝家想法子應對。

  狀告謝家,無非是想要些好處。

  真正的做個謝十娘,夠不夠?

  等謝七爺說完了,楊欽也不遲疑,上前走了幾步,靠近謝七爺。

  謝七爺沒想到楊家這孩子會到他身邊來,不過微微一怔後,臉上重新挂上那玩世不恭的笑容。

  楊欽垂下頭,說了句話,不等謝七爺回應,就轉身跑下了馬車。

  謝七爺看着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眼前,耳邊仿佛還回蕩着楊欽的話。

  “我嫂嫂說,若是有謝家人來尋我打聽消息,”楊欽道,“讓我什麼都不要信,因為他就是個做不得主的倒黴蛋。”

  聽着是句罵人的話,不過仔細琢磨……

  謝七爺忽然笑起來,笑聲傳出了馬車。

  外面的小厮眼見人跑進了巡檢衙署,他們不可能進衙署抓人,看來今日隻能到這裡,于是吩咐人駕車離開。

  車廂中,謝七爺轉動着手中的酒杯,身邊的丫鬟低聲道:“那些人不識好歹,七爺不要生氣。”

  謝七爺的笑意卻更深了,半晌似是自言自語:“可她并沒說錯。”

  鬧出這麼一樁事,家中商議之後,讓他前來說服那女子。隻因他與謝家的買賣沒有牽扯,萬一有什麼差錯,隻管往他頭上堆。

  之前他隻是想要來将那女子打發了,現在還真的有了幾分好奇,想要見上一見。

  ……

  楊欽被帶進衙署二堂,很快他就見到了那位王主薄,王主薄坐在桌案前處置文書,身邊有幾個文吏,不停地來回奔走,甚至有人離開了衙署,騎馬而去。

  巡檢衙門竟然有這麼多加急的公務?

  楊欽就這樣看着,沒敢靠近。每次看到這位王主薄,都會覺得哪裡不太一樣,明明是個文士,卻又跟他見過的那些文士都不同,氣度不輸那位賀巡檢。

  終于桌上的文書沒有了,王主薄放下了筆,揮了揮手遣退所有人,然後向楊欽這邊看來,楊欽立即躬身行禮。

  楊欽雖然依舊穿着單薄的衣衫,但眼睛中卻閃爍着幾分光亮,整個人看起來都與昨日不同了。

  王鶴春腦海中浮現出謝玉琰的影子,短短一日,就能讓人有這般變化,可見她的本事。

  揣摩一個人,不必緊盯着她去瞧,她做過什麼,都會在身邊留下痕迹。

  兩個人還沒說話,賀檀就掀開簾子進了屋,瞧見了楊欽,他立即道:“這麼早就從家中出來了?”

  楊欽笑起來:“更早呢,先去給嫂嫂抓了藥,又去集市上走了一圈,方才在衙署門口還被謝家人帶去問話。”

  “就是那個謝七爺。”

  楊欽自然而然就将謝家人拖了出來。

  賀檀皺起眉頭:“謝家人問了些什麼?”

  楊欽将謝七爺馬車裡說的那些話,一字不漏地講給了賀檀和王鶴春。

  楊欽道:“回家之後,嫂嫂就與二伯說了,定要狀告謝家人,謝家想要以此收買,嫂嫂哪裡會答應?嫂嫂差點被人所害,連自己的身世都忘記了,卻依舊認下這婚事,要護着娘和我,這般品行,常人難及。”

  “嫂嫂要的從不是銀錢,而是将那些見不得光的事,大白天下。謝家這樣的人家,豈能明白?”

  王鶴春看着楊欽義憤填膺的模樣,那女子知不知曉,楊欽這般護着她的名聲?也不知這名聲,能被護到什麼時候。

  王鶴春站起身:“走吧,我帶你去見那位先生。”

  賀檀有些意外地看向王鶴春,他還以為王鶴春會吩咐身邊人将楊欽送去,沒想到卻要親自前往。

  王鶴春翻身上馬,然後向楊欽伸出手。

  楊欽心智早開,但個頭卻不高,正琢磨要蹬在何處借力,就感覺到身上一輕,眨眼功夫就落在了馬鞍上。

  楊欽不禁驚奇,王主薄看着就是個讀書人,可剛剛那一下卻讓他恍惚覺得,王主薄也有那些軍将的本事。

  “坐好了。”王鶴春囑咐一聲,便催馬前行。

  “平日裡都讀過什麼書?”

  楊欽坐直了身子:“讀過《叙古千文》還有《神童詩》。”

  聽到《神童詩》,在一旁騎馬跟着的随從不禁看了王鶴春一眼。

  王鶴春道:“一會兒見了那先生,莫提《神童詩》。”

  楊欽不禁道:“為何?”

  “詩賦本就無用,”王鶴春道,“不如多學學《論語》、《孟子》。”

  楊欽眨了眨眼睛,這位王主薄,是不是因為不喜歡詩賦才沒能考上功名?

  幾個人到了北城,拐進小巷子,眼前就是幾間不起眼的房屋。楊欽剛被放下馬,就瞧見有人打開了門,緊接着三個十來歲的孩子走出來,三人都背着個小書箱,裡面應該放着紙筆。

  楊欽一直盼着能正式拜師習字,見到這些,也顧不得别的,視線一直在那幾個孩童身上打轉。

  “進去吧!”王鶴春向前走去,楊欽忙快步跟上。

  “王……先生……”一個老仆早就在門口等候,見到王鶴春立即躬身。

  老仆話音剛落,就有一個中年文士匆匆忙忙地迎了出來。

  文士身後跟着的弟子們,像是從未見過先生這般,臉上紛紛露出詫異的神情。

  楊欽不知自己是不是看錯了,那文士到了王主薄似是要彎腰拜下去,不知想到了什麼,才變成了平輩的中揖。

  就算是中揖,也是那文士先行禮,由此可加對王主薄的尊崇。

  楊欽眨了眨眼睛,這會兒再看王主薄的背影,隻覺得比方才更高大了幾分。

  “沒有别的事,”王鶴春道,“就是給童兄送來一位弟子,若童兄覺得是可造之材便留下。”

  童先生這才将目光落在楊欽身上,他反反複複将楊欽打量一番,王鶴春從來不做這樣的事,現在突然送來一個孩童。

  看着孩童的年紀,再想想王鶴春隐迹潛蹤,在京中告病,卻突然出現大名府,定然是做一樁隐秘之事。

  再想想王鶴春和這孩童的年紀……

  難不成這孩童與王鶴春有什麼别的牽連?

  該不會背着京中的老大人,為王家開枝散葉了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