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晏晏于歸

正文卷 第二十六章 不挑

晏晏于歸 紫伊281 4210 2025-04-19 15:58

  蕭潛已經三年沒見林景元,當年還不到他肩膀小男孩如今快到他鼻尖了,少年面容看起來還是稚嫩,但一雙眼睛清透有神,少年銳氣鋒芒畢露。

  寒暄過後,大家坐下飲茶。

  原以為大家多年沒見,又有年齡上的差距,場面會比較尴尬,但很快蕭潛就知道自己多慮了。

  有個話痨的陸昭南在場,而林景元居然也很健談,周大同時不時的用榆川話捧捧場,氣氛十分融洽。

  “這墨淵閣的小廚房昨日才修好,今天是墨淵閣第一天開夥做飯,家中也沒廚娘,所以今兒個是我姐親自下廚,說是要做一席藥膳招待各位。”林景元對姐的廚藝沒什麼信心,所以先打個招呼,讓大家有個心理準備。

  “啊?你姐親自下廚?你姐還會做飯?”陸昭南覺得自己這趟來着了,林晏晏在他心目中的形象越發完美。

  母妃就經常下廚給父王做好吃的,雖然母妃的手藝不怎麼樣,但父王吃的津津有味,還跟他炫耀,讓他有本事将來也娶一個願意為你洗手作羹湯的媳婦。

  林景元笑的心虛:“我姐是第一次下廚。”

  陸昭南:呃……

  林晏晏第一次下廚,他就趕上了,簡直不能再妙。

  “沒事沒事,我不挑食兒,晏晏做啥我都愛吃。”周大同笑呵呵。

  陸昭南鄙夷地睃了眼滿身肥肉的周大同,看你這樣就知道不挑食了,還晏晏,晏晏是你叫的嗎?

  林景元:“晏晏一看就心靈手巧,不管做什麼肯定都很厲害,蕭潛,對吧?”

  蕭潛嘴角扯了扯,我沒那麼盲目自信。

  好友心裡想什麼,他很清楚,哪怕林晏晏做一盆豬食,陸昭南也會說好吃。

  蕭潛不想扯這些沒用的,直白地問道:“景元,這幾年你和你姐在侯府過的怎麼樣?”

  林景元笑了下,雲淡風輕地:“還算過得去。”

  這五個字足以說明一切。

  蕭潛懂了,果然是過的不好。

  真該死,他應該想到的,侯爺和侯夫人去世的時候,晏晏十四歲,景元也才十二歲,莫說刻意刁難難了,忽視足以讓這對姐弟日子艱難。

  蕭潛很自責。他這幾年都把心思花在了查陶家的冤案,查侯爺的死因上,卻忽略了這對姐弟。

  回頭找個機會問個清楚明白,這口氣他要幫他們讨回來。

  陸昭南同樣心情郁悶,問道:“景元,你以後有什麼打算?”

  “過幾日我去國子監讀書,我娘希望我能考個功名。”林景元道。

  像他們這些公侯子弟,就算不考功名,不立軍功,将來繼承爵位在朝中謀個一官半職也是輕而易舉的事兒,但有功名和無功名的差别還是很大的,一個是完全靠家族靠父輩,一個則證明自己有真本事。林景元希望自己是後者。

  “你要去國子監?太好了,那咱們以後可以一塊兒讀書了。”周大同欣喜不已。

  林景元忙起身一禮:“那以後要周大哥多照應了。”

  “好說好說,沒問題,全包在我身上。”周大同拍兇脯。

  陸昭南陰陽怪氣道:“景元,你周大哥可是國子監的名人,他入國子監五年,至今無能能撼動他在國子監的地位。”

  永遠的倒數第一,地位穩固如山。

  周大同還很自豪的昂着脖子,把三層下巴都給抻直了。姓陸的總算說了句人話,小爺在國子監就是這麼的牛逼,誰都不敢惹他。

  林景元顯然理解錯了,不由暗暗吃驚,看周大哥一副憨傻模樣,還以為他不會讀書,沒想到這麼厲害。都說人不可相貌,古人誠不欺我。

  蕭潛端起茶盞,裝作喝茶,掩藏眼底地笑意,陸昭南太會損人了,周大同也是個活寶,被損了還很驕傲。

  “四公子,大小姐說可以開宴了,請貴客移步花廳。”錦心來傳話。

  于是衆人懷着不一樣心思前往花廳。

  林景元是擔心姐做的飯菜讓大家難以下咽。

  陸昭南是興奮着馬上就可以吃到晏晏第一次做的飯菜。

  周大同腦子裡根本沒有好吃不好吃的擔憂,反正晏晏做的他一定要多吃。

  蕭潛則在想,要不要把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事告訴林晏晏,聖心難測,林晏晏要早做打算。

  林晏晏已經等在花廳,見衆人來了,落落大方地請大家入座,自己也一同入席。

  李媽媽見狀,欲言又止。

  “感謝大家今日來看景元,墨淵閣沒有廚娘,所以我随便做了幾道菜,希望大家不要嫌棄。”林晏晏笑微微地說道。

  “不會不會,是我們叨擾了,連累你辛苦。”陸昭南一到林晏晏面前,說話便老實多了。

  周大同讨好道:“晏晏,你們府上缺廚子,要不我給你們送幾個,我家裡擅長做各地菜肴的廚子都有。”

  陸昭南又郁悶了,周大胖這厮還真會獻殷勤,必須怼:“你咋不說把京城第一酒樓天香居的大廚請來?”

  “晏晏,景元,你們吃過天香居的酒菜嗎?要是喜歡,我明兒個就讓天香居大廚過來,反正天香居是我家開的。”周大同不以為然。

  陸昭南無語了,本想将周大同一軍,誰知天香居竟然是成國公府的産業。

  他這算不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蕭潛也很無語,陸昭南在京城呆了三年多,居然不知道天香居是成國公府開的?

  林晏晏莞爾:“周公子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我還是喜歡自己做吃的。”

  “姐,這就是你說的藥膳?”林景元打量着一桌菜,看起來都很精緻,聞着也香,就不知是不是中看不中吃。

  “沒錯,如今正是春末夏初之際,氣溫上升,陽氣漸盛,食補應以清熱化濕,清心補脾為主。比如這道參苓健脾補益湯,以黨參、雲苓、炒薏米、甘草、芸豆、白術、枸杞為佐料,加上瘦肉、雞肉、豬肚、蜜棗等食材,文火慢炖,有補氣健脾和胃,抗疲勞,甯心安神的功效。”

  “又如這道淮山薏米生魚湯,魚熱油煎至微黃去腥,再放入淮山、薏米、陳皮、瘦肉、姜等食材藥材,武火煮沸,轉文火煲大半個時辰方可,有健脾去濕之功效。”林晏晏在心裡補充,這兩道菜都非常适合陸昭南這等常年居住南方,體内濕氣重脾胃虛的人食用。

  衆人聽的一愣一愣的,沒想到林晏晏對藥膳這麼了解。

  “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大家嘗嘗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