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劍嘯靈霄

第240章 大師兄大婚(求月票)

劍嘯靈霄 流浪的蛤蟆 2524 2025-04-19 15:45

   第241章 大師兄大婚(求月票)

   孫燕晚和師父張遠橋下了嵩陽山,這一次兩師徒沒有騎馬,換了馬車,還帶了十餘名天馬幫的幫衆,好能沿路上有人服侍。

   孫燕晚坐在馬車裡,攤開一張宣紙,正要寫信,張遠橋悠悠問道:“你是要給師姒寫信麼?”

   孫燕晚忙答道:“大師兄成親,徒兒拟把師姒,孫靈蝶,南夢宮都叫來。”

   嵩陽七友去少禅寺提親,得了大枯禅師和空蟬和尚的允婚,他和師姒已經是明媒正訂的未婚夫婦,大師兄張清溪大婚,師姒合該出席。

   至于孫靈蝶和南夢宮,好歹也跟他許久,也該來一趟雒京。

   張遠橋微微一笑,說道:“那也不必了。”

   “她們三個已在路上,怕是會跟我們一起到東海關。”

   孫燕晚又驚又喜,又複憂愁起來,他雖然有了腹稿,但始終不知道能否過關,心情忽然就忐忑起來。

   張遠橋見二徒弟如熱鍋上的螞蟻,也不勸慰,反而津津有味的想道:“大徒弟的婚禮,熱鬧不熱鬧還不知道,二徒弟可是必然要有一場熱鬧了。”

   孫燕晚忐忑了半晌,才想起來問道:“是大師兄叫她們來的麼?”

   張遠橋笑道:“那也不是!”

   “黑蛟城大捷,奪了伯食國和無影侯的船隊,還俘獲了兩萬餘人,她們三個都有了朝廷的诰命。”

   “此番她們來雒京,一半是為了參加你大師兄的大婚,一半是接受朝廷的冊封。”

   孫燕晚忽然想起來,不久前朝廷還有文書,讓他把船隊交出,并且派人前去黑蛟城想要押解回來那批俘虜。

   他當時就寫了回信,說那些戰船乃是兵危兇器,不合大琅禮樂之邦,俘虜太多,黑蛟城缺糧,根本養不活,自古以來殺俘不祥,已經連船一起放走。

   還不知道朝廷是信了他的邪,還是要下旨呵斥?

   反正孫燕晚是沒打算把船和人交出去,憑什麼這麼龐大的一支船隊,就要白白送給朝廷?自己留着不好麼?那些俘虜都精通操舟之術,乃是難得的人才,更不可能交給大琅了!

   實在被逼的狠了,他就打算寫信給沖天王張海,反正這家夥是造反專業戶,截殺幾個朝廷使者,想必熟手的很。

   孫燕晚也不擔心朝廷會為難自己,畢竟這個世界個人武力太高,朝廷也不能為所欲為。

   在一片忐忑中,師徒二人到了東海關,孫燕晚的車隊正要過關的時候,卻見一直非常華麗的車隊,迤逦而來,車隊的标識,正是天馬幫的幫徽!

   孫燕晚驚喜交加,跳下了馬車,還沒等他過去,就看到師姒挑開了車簾,露出了一張似喜似嗔的嬌靥,還沖他招了招手。

   孫燕晚自從跟西西木裡離開黑蛟城,已經有大半年未見到師姒了,立刻就施展輕功,撲了上去,抱住了師姒,說道:“師姑姑,小侄兒想死你了。”

   他回頭瞥見了孫靈蝶和南夢宮,急忙補充了一句:“也想念你們甚矣!”

   師姒似笑非笑的說道:“你倒是機靈,先去少禅寺提了親。”

   孫燕晚有些讪讪,師姒明顯是大庭廣衆之下,不方便跟他算賬,隻是稍稍提點一句。

   孫靈蝶和南夢宮見到孫燕晚,可都歡喜的緊了,兩女都有些淚眼婆娑,跟着孫燕晚拜見了張遠橋,兩支車隊合一,過了東海關,直奔雒京。

   孫燕晚來了雒京多次,也算是熟門熟路了。

   兩三日後,進了雒京,他先把張遠橋送去了大師兄的四皇子府邸。張遠橋是張清溪的師父,乃是主賓之一,當然可以名正言順的住進四皇子府邸。他自己在雒京有住處,安頓下來之後,去了翰林院點卯,拜見了各路朋友,忙碌了數日,這才清閑下來。

   丁鳳早就登門,把最近雒京發生的事情,一一跟孫燕晚說了。

   雖然丁鳳送走了大批遊俠兒,跟随孫燕晚去了黑蛟城,卻并未因此勢力出現空缺,反而因為他有這般出路,有了更多雒京遊俠兒來投,勢力水漲船高,對雒京的各處消息,越發的靈通起來。

   如今幾位皇子争鬥的,越發如火如荼。

   張清溪在晉升宗師之後,總有人傳言,他未來可能接掌宗正府,管轄皇親國戚和外戚勳貴等有關事務,反而略微清淨下來。

   如今大琅的皇室,青黃不接,除了老祖宗之外,一直都沒有第二個宗師,如今張清溪是唯一的天子張家,嫡傳的宗師,地位自然與衆不同。

   二皇子等人,推動這個傳言,是真想把張清溪送到宗正的位子上,把這個強大的對手,清理出局。

   皇帝被幾十名官員進言後,似乎也在考慮此事,隻是還未有定論。

   甚至很多渠道都傳言,這一次張清溪大婚之後,皇帝就會立下太子,雖然二皇子的呼聲仍舊最高,但其餘幾位皇子,亦不是沒有機會。

   除了這些消息之外,還有一個消息,讓孫燕晚也有些吃驚。

   大琅皇帝把皇朝四大宗師之一的鎮國太師重新請了回來。

   這位鎮國太師乃是老資格宗師,一身武功通天徹地,兵法韬略乃公認的天下第一人,曾跟率兵南夏北燕惡戰連場,斬獲無數,在戰場上幾乎戰無不勝,但因為年紀大了,早就歸隐。

   此老重出朝堂,說明此時的大琅王朝,已經潛流激蕩,就連皇帝都慌神了,不得不請他出山。

   此時的大琅朝,民間武林興盛,不管是少禅寺,還是嵩陽派,又或者五大世家,十大劍派都實力強橫,但朝廷卻暗弱,尤其是張家皇族,除了老祖宗之外,就幾乎沒有撐得住場子的人,隻能依賴文官武将。

   北燕跟大琅恰好相反,王庭倒是強盛,但北燕王庭一直都頗依賴龍藏寺卻有些衰弱,上一代的絕頂死了,上一代的大宗師死了,新一代的領軍人物,号稱宗師之下第一的玉佛哈斯格日勒也死了。

   還有伯食國大舉來襲,不久前跟大琅的争鼎之戰,亦小落下風,亦是焦頭爛額。

   大琅北燕,任何一方若能緩過一口氣,都會不遺餘力的進攻另外一方,畢竟這真乃是千載難逢的良機,隻可惜現在兩家都有難處。

   孫燕晚回到雒京不久,張清溪的大婚就開始了。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