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五百七十二章 達則兼濟親朋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10101 2025-04-19 15:37

  大院子裡這段時間一直在開夥,所以食材還是很豐富的。

  梁月梅和楊大姐一起,兩個竈頭,加上屋裡的三個竈,做飯速度并不慢。

  今天中午蒸米飯炒菜,主要是杜春芳吃不動拉條子,感覺太硬。而這一次李建國又拉了一袋子新米過來,說是新碾的。

  其實上一次李龍拉回來的新米還沒怎麼吃呢。這時候的米真的很香,蒸出來的米飯一開鍋,整個屋子裡都是飯香味兒。

  這時候人食量大,所以炒菜的份量也大,這邊廚房裡燷的油很多,所以梁月梅舍得放油。楊大姐一開始還有點不适應,看梁月梅炒菜都放那麼多油,她也就跟着來了。

  “自從小龍能到山裡打獵,俺家做飯用的油肉就多起來了,”梁月梅一邊炒菜一邊解釋,“他說用少了不香,再說又不是沒有。

  小龍啊,這兩年是真長本事了。”

  “是啊,他李叔本事真大,俺長這麼大,還真就沒看到誰比他本事大的。”楊大姐由衷的贊同這句話。

  蘑菇炒肉、幹豆角炒肉、辣皮子炒肉,加上一個辣子炒雞蛋。

  四個菜,再加上米湯,擺在桌子上很豐盛,李青俠開玩笑說:

  “這就跟過節一樣,看着就香啊。”

  李娟和李強兩個早就餓了,他們和韓芳已經混熟了,這時候三個孩子洗了手幫着端碗盛菜,一時間廚房裡也是很熱鬧。

  大院子的飯廳飯桌不大,幹脆就是女人在這裡吃,男人們去屋裡吃。梁月梅和楊大姐動作也快,直接就把每份菜分兩盤,一盤端進了主屋的客廳裡。

  三個孩子跟着在飯廳吃飯,女人們聊着家常,而四個大男人在客廳裡也是一邊吃一邊聊着。

  “今年秋裡,買農資的可不少。”顧博遠已經有了自己的進貨渠道,他一邊吃一邊感慨着,“這一包産到戶,大家種地的積極性真高。那種子都不夠賣的。”

  “那不簡單嘛,明年咱隊裡種打瓜的多了,有些打瓜種子就可以放到你那裡賣。”李建國是有些生意頭腦的,一邊吃一邊說道,“眼下你那農資商店知道的人越來越多,知道你賣種子的人也是越來越多,明年秋裡自然會有人過來問。”

  “這個不錯。”顧博遠點點頭,“這是對兩邊都好。”

  “其實咱們也能弄出來一些地專門種種子,不過就是麻煩了一些。”李龍想着眼下種糧食的比較多,其實糧食的自給率已經夠了。

  不夠的是蔬菜。眼下專門種菜的人還比較少,以後縣城周邊那些分的地塊比較少的村隊,村民就開始改種糧為種菜,最後開始成規模的建大棚。

  但初期規模種菜是需要種子的。比如筍子、胡蘿蔔等耐存放的蔬菜其實在這時候比較受歡迎。

  但市面上的種子根本不夠那些想種菜的人分的。

  隻是相對麻煩的是這些種子,除了筍子是可以當年結籽,其他的都需要兩年。頭年種出來,秋天把東西挖出來埋到菜窖的沙子裡,第二年開春把它們再挖出來當成栽子再栽到地裡,等秋天結籽。

  甜菜也是這樣,所以算是比較麻煩。

  以前李龍曾想過這是一條發展經濟的路子,隻是收取效益的時間周期太長了。

  李建國聽着這個事情,慢慢在琢磨着,然後說道:

  “可以用小塊地試試。大面積劃不來。”

  “也可以種一下花葵。”李龍繼續分析着,“秋裡不是有個私人炒貨廠過來找貨嗎?他不可能隻要打瓜籽吧?花籽肯定也要吧?”

  後世花葵在市面上比較普遍,然後又興起了馬牙瓜子,其實就是特殊的白葵,這個也不錯。

  隻不過眼下的白葵和花葵差不多大,而且大家在這個階段也不太能接受馬牙瓜子這種瘦不拉叽的模樣,覺得仁子太少,劃不來。

  他們一邊吃飯一邊分析着,很快,菜吃飯,碗裡的飯也吃完。

  放兩年以前吃飯,菜少飯多,需要多吃飯少吃菜,眼下不存在這種情況了,就算幾個孩子也都是慢慢的吃着,不争不搶的,都不缺了。

  看着就挺好。

  三個孩子都很有規矩,所以無論是梁月梅、楊大姐還是顧曉霞看着都挺歡喜的。

  吃過飯後,又聊了一會兒,李建國他們回去,李龍休息了一會兒之後,便往拖拉機上放了一隻羊,先開着去銀行取了些錢,然後去了李娟外爺梁東樓他們的村子。

  廚房裡已經收拾好了,韓芳讓楊大姐趕着去複習功課,她和顧曉霞兩個收拾着李建國他們拉來的東西。

  米,面,各種幹菜,雞蛋,幹魚等等。

  “她姨,你公公婆婆家對你真好。”楊大姐一邊收拾一邊由衷的感歎:

  “你看這送過來的東西,都是實實在在的。今天我跟他叔的大嫂做飯的時候說話,她把你誇的喲,還生怕你在懷孩子的時候有啥問題……”

  “大嫂……”顧曉霞停下了手頭的動作,緩緩說道,“其實我記得小時候,我差點兒把大嫂叫媽——

  我爸和大哥關系可好了。那時候李龍可沒正形了,不好好幹活,我都不理他。我爸帶我去大嫂家裡,大嫂就把我拉到一邊,給我說丫頭家該注意的事情……”

  梁曉霞雖然沒有繼續說,但楊大姐能理解她想說的事情。

  兩家人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熟,知根知底,而且關系一直不錯,後來成親,關系算是親上加親,自然就更好了。

  “真羨慕你呀。”楊大姐一臉的羨慕,“有個好爹,有個好男人,還有個好公婆……”

  “楊大姐,你家呢?你公婆……”

  “嗨,别說了。”楊大姐搖了搖頭,“老家……老家也有好的,不過我沒攤上。要好的話,我也就不會帶着小芳到北疆來找她爹了。”

  顧曉霞沒在老家呆的印象,對那邊的情況并不理解。

  那種父母為了讓子女照顧自己養老,會破壞子女的美好姻緣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而那種為了能拿更多的錢而隐瞞兒子或者女兒的情況的公婆、嶽父母也是存在的。

  “那你娘家呢?”顧曉霞心想,總得有一頭好的吧?

  “我……從小就是孤兒,跟我爺爺奶奶長大的,我爺爺奶奶前些年就過世了。”楊大姐說話的表情很平靜,她已經很坦然的接受了這段過往。

  顧曉霞愣了一下,真沒想到楊大姐的身世是這麼的……讓人可憐。

  “好在小芳她爹對我還好。他在的時候,我覺得我過得還怪好哩。就是家裡地不多,人口多,吃不飽,所以他就跟着人往北疆跑,誰知……”

  接下來的事情顧曉霞就差不多知道或者猜到了。

  她忍不住說道:

  “那以後就别回去了。後面找到韓大哥,讓他把你們的戶口落過來,看看在北疆咋也比在老家強。”

  “那是!”楊大姐聽顧曉霞說這個,真就笑了,“這邊的生活真好哩。當然,也是多虧了她叔,不然俺娘倆這時候不知道在哪裡挨凍哩。”

  ……

  李龍并不知道女人們在讨論的事情,他開着拖拉機突突突的來到了梁東樓家門口。

  雖然李龍來過不止一次了,但突突突的拖拉機聲音還是惹着不少人出來觀看,就跟十年後有汽車進村的時候,會有人出來看着是誰家親戚的汽車。

  梁文玉早就聽到了拖拉機的聲音,出來看到是李龍,便立刻笑着打開大門,讓拖拉機開進了院子。

  院子裡的雪掃的很幹淨,東西歸置的也很整齊,比大哥家裡整齊。

  說實話,李龍其實這麼一對比還想着吐槽一下,大哥大嫂兩個人都是甯願幹活不願意收拾屋子的性格,所以李家的院子勉強算是幹淨,要說整齊就有點難。

  當然,基本上的東西歸放到位是沒問題的,但看看閑房子就知道了,那裡面東西是東一堆西一堆,不如這邊規劃的那麼整齊。

  拖拉機熄火,李龍下車,梁東樓和陳秀珠也從屋子裡走了出來。

  “小龍咋來了?”梁東樓問道,“快進屋暖和一下。”

  “好哩。”李龍去車鬥子裡,把那隻羊提了出來,“這是從山裡弄的一隻羊,我大哥把他們那邊的拉走了,我閑着沒事,就給你們送過來了。”

  “嘿,小龍你回回整這些東西,俺家這都把嘴養叼了。”梁東樓知道拒絕不了,開了句玩笑。

  “那前幾年要不是梁叔你給我大哥大嫂那裡送東西,我還餓肚子哩。”李龍也笑着說,“和那個比,這才算啥?”

  自己這個最多叫錦上添花,那個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回回都提這個,那時候我們送的是啥唉,就是些粗糧。”

  “那時候能活人命啊。”

  羊克郎子被放到了閑房子,屋頂的橫梁上垂下來一個鐵挂鈎,李龍便把羊腿穿在了挂鈎上。梁文玉要幫忙,沒想到李龍輕松的就完成了這一挂。

  “小龍,你力氣可真不小。”梁文玉有些吃驚,這羊怎麼看着也都有二十多公斤,李龍一隻手舉着快到頭頂了,另一隻手要拿着鐵鈎子往凍肉裡紮,還就輕松的給紮進去了!

  “嘿,沒事就練呗。”李龍開着玩笑。

  羊肉挂半空是因為這裡老鼠比較多,怕被咬。

  眼下還隻是家鼠,再過十幾年,口裡和内地的物資交流運輸頻繁了,運貨過來的火車皮把内地的大黑老鼠帶了過來,很快就在這邊泛濫起來。

  這邊小老鼠多,農村許多人都用老鼠藥,而有些狗、貓吃了有毒的老鼠也就死了。

  這些大号老鼠不怕人,也不怕貓狗,甚至敢于和人對峙,和貓狗對峙。

  城市裡養的寵物狗和寵物貓大都不是這老鼠的對手,還會被吓跑,農村的狸花貓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的希少,這些老鼠就特别的猖獗。

  沒辦法,農村人為了保護自己的糧食物品便開始用大号老鼠夾子,普通的老鼠夾子根本沒用。

  當然,短視頻上那種粘家鼠的粘鼠闆用處也不大。

  好在後來慢慢狸花貓又多了起來,畢竟種糧食的少了,老鼠的天敵多了,食物少了——小老鼠甚至會是大老鼠的食物,所以狸花貓多了,生态才慢慢平衡。

  挂好羊肉,兩個人進了屋子裡,陳秀珠已經倒好了茶。

  “小龍最近咋樣?”梁東樓問道。

  “還行,老婆懷上了,我前段時間進山給轉場回來的牧民朋友送些糧食和生活物資,他們給我拿了些皮子和羊肉。”

  李龍這一次沒帶皮子,畢竟皮子對于這年頭的北疆人來說,用處真不大,最大的用處,就是賣了換錢。

  在李龍看來,其實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瑪縣這邊的人對于皮衣制品是有些祛魅的,包括皮草類。

  野外的那些生活,在沒有保護法的情況下,大家打它們,一來是賣皮子賺錢,二來是吃肉。

  後來皮子不值錢了,也就沒人打了。小海子到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水老鼠,也就是麝鼠都開始泛濫了。為啥?就是生的多,死亡的少。本地人不打,那在水裡它們就沒啥天敵。

  “那你後面可要好好陪陪你媳婦。”陳秀珠說道。

  “嗯,冬天基本上就不出去了,”李龍說道,“我打算民兵訓練也不去了,這段時間就是休息。”

  聊聊家常,李龍便開始說起了正題。

  “梁叔,我想說個事情,看看你們願意不願意。”

  梁東樓便說道:

  “你說。”

  “我夏天的時候,去奎屯弄了個收割機,專門割麥。”

  “這事我知道,你嫂子送打瓜籽過來的時候給我說了,賺不少錢吧?”梁東樓笑着說道。

  梁文玉一臉的羨慕,眼下他還在用馬車,還是大嫂牽過來的七十六号。

  誰不想開拖拉機啊?

  “賺的不少,一夏天,一個麥季,差不多賺了一個拖拉機的錢。”李龍說道,“就是辛苦一些。”

  “嘿,這麼多?”這回連梁東樓都意外了,“能有這麼多?”

  “有啊。”李龍說道,“你看,一台拖拉機帶收割機,一天割一百五十畝地的麥子,一畝地兩塊,就是三百塊錢……”

  “這麼多?”這回是梁文玉在驚歎。

  “這還是因為拖拉機不能一直用,不然發動機受不了。”李龍說道,“人也不行,太熱了,曬得不行。”

  “一天三百,一個月……”

  “不能一直這麼割,近的還行,遠的加上路一天就能割八十、一百畝,甚至還要少。”李龍說道,“還要除去油錢,好在現在油錢便宜。”

  “那算起來真不少。”梁東樓點點頭,然後問道:

  “你是啥打算?準備明年割麥的時候到這裡來割?那沒問題,到時讓文玉給你介紹一下就行。”

  “不不不,”見梁東樓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李龍說道,“我的想法是,我給文玉借一筆錢,讓他買台拖拉機帶收割機,然後這邊公社的麥子,最好他來割。”

  “啥?”梁文玉懵了。

  這麼好的事情……輪到自己了?

  “那你……那你圖啥啊?”梁東樓也是愣了好幾秒,才感歎着:

  “這賺錢的事情,都讓俺幹了,那你……嗯,我知道了,這麼着,你看啊,收割麥子一畝兩塊,那文玉給你一塊,咋樣?當然,那拖拉機和收割機的錢還是你哩。”

  梁東樓賺錢不想虧心。

  李龍急忙說道:

  “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其實呢,明後天我回隊裡,給俺隊裡人就打算這麼幹,不過文玉不用。咱是自己人,我想的是這活讓别人幹還不如讓自己人幹哩。這錢明明咱自己人能賺,為啥不賺哩?”

  “那不行,那俺也不能白占你便宜。”梁文玉先受不了,“你隊上那邊咋樣,咱就咋樣。”

  “那能一樣嗎?隊上那些人是外人,咱是自己人。”李龍阻止着:

  “文玉,我不缺這個錢,我就是想着,那我這邊有點錢了,我大哥那邊發展也好,梁叔你們不在俺隊上,那俺也不能不管不顧是吧?”

  話題不扯了,事情基本上就這麼定了下來。

  李龍給梁文玉留了五千塊錢,收割機他到時會送過來的。

  李龍走了,梁家人看着那五千塊錢,都有些不想說話。

  “老爹,我打算到時買了拖拉機,收割麥子賺了錢,還是得給李龍分些。”梁文玉突然說道。他和李龍已經不用哥弟稱呼了,兩個人也習慣了。

  “嗯,是這個理。”陳秀珠率先贊同。

  “就怕他不收。”梁東樓看得更遠。現在隊裡還沒一家有本事買得起拖拉機,主要還是因為這生産隊土地本身就少,目前還沒啥能種的經濟作物。

  明年自家種了打瓜,再把拖拉機一買,收割機一用,那直接就甩了普通家庭好遠。

  這樣下去,隻要保持住,以後在村子裡會越來越富,始終占據領先地位。

  以前還真沒想到李龍會有這麼大的本事。

  “去,把那羊砍條腿給你二姐送過去。”梁東樓突然對梁文玉說道。

  “那這錢,這拖拉機……”

  “明年開春買。”梁東樓說道,“錢讓你媽先收起來,冬天拖拉機用不着,還容易壞。春天買了,沒事你多去和李龍學一學,不然開壞了就鬧笑話了。”

  梁文玉對這個一點也不抵觸。年輕人畢竟還是有些虛榮心的,他去砍羊腿,不過腦子裡已經在想,明年自己開上拖拉機,那隊裡的人看自己的目光,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