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建國的首秀:牛!
小白楊溝那裡,經過了一年的生長,原來已經被村民們幾乎割秃了的柳樹、灌木等長條子的樹再次變得郁郁蔥蔥起來,甚至比以前還要旺盛。
所以當吉普車停下來,李建國和陸英明下車的時候,看着附近的條子,臉上露出笑容。
他們把東西卸下來放在原來的地窩子邊上,然後便開始清理起地窩子來。
兩個人還住原來的地窩子。這地窩子上面蓋着的樹枝子已經塌掉了,樹枝子上面原來蓋的那一層土和樹枝子一起全都漏到了地窩子裡,首先得把它們清理出來。
不是很重的活,兩個人都是老手,先拽出樹枝子,然後下去拿着鐵鍁鏟土往上扔。
李龍沒有幫忙,他去找了一些幹樹枝子抱過來,在原來老黃搭竈的那時放下,然後把已經不知道被誰給弄散掉了石頭竈再搭起來。
眼下是大晴天,他找了一些幹草,把那些撿來的幹樹枝子折斷,在石頭竈間把火點了起來。
等火燒起來的時候,李龍又去找了一些短粗木頭壓在樹枝上,那火一下子就變小了。火苗舔着木頭,很快就把木頭給引燃了。
李龍又去吉普車的後備箱裡取來一個鍋坐在了石頭竈上,再去拿了個水桶到附近的溪流那裡打了水倒進鍋裡。
把水燒上,剩下的活就不需要李龍來幹了。
“小龍,你去忙你的吧。”李建國已經把地窩子裡的土鏟了出來,他準備去撿些樹枝子鋪地窩子的“屋頂”,去年用的是新鮮樹枝,隻是一個月的時間裡,時不時的會掉樹葉子。
眼下時間還早,所以他打算多撿一些幹樹枝,直接鋪上密密的樹枝,再上草覆土,就沒那麼多事了。
李龍聽了,便說道:
“那行,你們忙,我先去幹我的活了。等我那邊忙完再過來。”
李龍把自己那杆雙筒獵槍交給了李建國。眼下就他們兩個人,還是得有趁手的東西防身,畢竟晚上真要有啥玩意兒過來,放一槍也能吓唬一下子。
李龍開着吉普車離開,陸英明也鏟完了土,看着離開的吉普車羨慕的說道:
“嘿,有輛汽車是真方便,想當時我們那時候,從隊上到山裡得一天。眼下一個小時就到了,這一天能跑好幾趟哩!”
李建國笑笑:
“他就是趕上了好時候,運氣也好。”
“那可不全是,小龍以前看着……咋說,一般吧。後面這幾年,是真的利害,那機會就在眼前,也不是誰都能抓住的。”陸英明是真的覺得李龍厲害。
眼下就他和李建國兩個人,也不怕說了這個讓别人覺得自己巴結李家。
實話嘛。
“這兩年是不一樣了。”這一點李建國是同意的,随即他就換了話題:
“老陸,咱們得加緊一點,中午前把這地窩子搞好,下午就能清坑割條子,争取晚上編一個出來。”
他們兩個都帶着幹糧、紅豆腐、鹹菜,中午晚上就打算将就一下。
來掙錢了,不是來享受了。
“好。”陸英明也是這麼想的,兩個人便加快了動作。
李龍開着吉普車到哈裡木冬窩子的時候,發現他的牛和馬在遠處散着吃草,羊都沒放出來,在圈裡。
夫妻兩個人就在羊圈邊上忙碌着,剪羊毛。
哈薩克人有織毛毯、地毯的傳統。他們的氈房裡的各種毯子以前大都是自己織出來的。
織毯子用的就是羊毛。羊毛剪下來後,洗幹淨,撚成線,染色,再織成各種織物。
李龍隐約記得自己的大嫂梁月梅也會,她織的是毛衣、帽子、襪子、毛背心。
李龍把吉普車開到了冬窩子門口,下來後開始往下搬東西。
哈裡木放下剪子和他招了招手,便繼續忙碌去的。
羊已經按倒,剪了一半,也不可能就此放下。
李龍把給他們準備的東西搬下來放在冬窩子的門口,然後去了羊圈那邊。
“剪完羊毛就要轉場了嗎?”李龍站在邊上,看着自己也無從下手幫忙,他也不會剪。
“不行,還得先把羊洗了。”哈裡木說道,“牧業隊的人會過來把羊毛收了,然後我們會趕着羊去那邊把羊洗了,然後就準備轉場了。”
李龍點點頭又問道:
“我帶來了一些東西,到時你們洗羊的時候再問問大家還缺點什麼。”
“好,電池一定要多買一些。”哈裡木一邊剪一邊說道。
“這一次帶來了兩百節,各家先分一下,下一次我再帶一些。”李龍原本想着一百節差不多了,現在想想,近二十家,一家分十節,嗯,其實也不多。
電池在一般家庭收音機上挺禁用的,但夏牧場不一樣,那裡可能一天到晚收音機都響着。
“牧業隊也會給我們發一些物資。”哈裡木笑着說道,“眼下我們缺的東西……”
“鞋子,膠鞋應該要吧?”
“那個要,要很多。”哈裡木的話立刻就改了口,開玩笑,牧業隊最多發一些糧食茶葉啥的,怎麼可能發膠鞋?這東西在夏牧場太實用了。
當然,李龍還記得藥。他這一次帶了一些,準備明天過來再帶一些。
雜七雜八的東西比較多,李龍一下子也不可能想那麼全,好在時間還有,所以就是想起來一些就買一些。
哈裡木夫婦兩個都在忙,李龍便不再打擾,打個招呼後就去了木屋子那邊。
昨天把屋子烘了一下,今天還要繼續。
這些天,山裡山外都是晴的,隻有南面的天山深處,能看到山尖上飄着一朵朵的雲,有灰有白,有些地方應該是下雨了。
李龍下車後隻是看了一眼,便匆匆去忙碌了。
先爐子架起來,火燒起來之後,李龍便去把被褥再次曬出來。
小房間裡沒有爐子,李龍便把門打開,窗戶紙也掀開,讓陽光充分的照進去。
這些都搞定後,李龍這才把吉普車裡餘下的一些東西往小木屋裡搬。
在小木屋裡的潮氣還沒驅散之前他沒準備往裡面放糧食。主要還是茶葉、糖、鹽等常用品,帶包裝可以放一段時間的挂面、餅幹,以及膠鞋、手套、火柴、細鐵絲、袋子等東西。
别小看細鐵絲、火柴這些東西,對于經常在山裡的采藥人來說,這些東西才是最應該配備的,卻又是最容易消耗的。
把這些東西卸下來之後,李龍就去看昨天下的那個網。
走過去的時候,他又看到了草皮子上長起來的蘑菇——蘑菇算是他見過的生長最快的生物了,昨天還沒有,今天就能長拳頭大甚至腦袋那麼大。
太神奇了。
至于上一世在視頻和裡看過聽過的那些一晚上能長好幾米的竹子,他沒見過。
竹子的親戚蘆葦的生長過程他見過,沒竹子長的快,就那樣吧。
到了小溪流那裡,李龍踩着石頭去把網子的尾部提了起來。
許多魚受驚蹦跳着,想要逃出網子。
除了狗魚外,還有幾種李龍不是很熟悉的小魚,看着挺漂亮。
有幾條小狗魚已經死了,李龍便把它們撈出來。
掂了掂,大約有個兩三公斤。
不錯,中午就可以炖着吃了。
他取了一些出來,就着溪流開剝起來。剝完後,從附近找了幾片大黃葉子,把那些開剝好的魚捧着就往回走。
走到一半,看到有長的比較新鮮的草菇也摘了幾個。
中午自己吃的話,不需要弄太多。
回到木屋,李龍暫時還不餓,鍋裡的水開了,他先把原先放在這裡的暖壺洗了洗,然後把水灌進去,再把鍋蓋蓋好。
暫時不做飯,那就先把附近清理一下。
一冬天過去,木屋前的木地闆上已經有了不少的髒東西,土也不少,還有糞。
李龍便從棚子裡取來大掃把,慢慢掃了起來,避免把灰揚起來。
把四周打掃幹淨,再把後面已經長滿了草的廁所清理出來,李龍長出一口氣。
放下大掃把,去泉眼那裡洗了手,然後準備做飯。
鑒于某些人不希望看到做飯的場面,這個片段,略。
吃過飯,李龍在外面靠着屋子坐着曬了會太陽,然後繼續收拾木屋子。
木頭房子明後天就能住了,不過李龍不打算晚上住,他打算白天呆着,晚上開着車回去,所以這裡面不留太多的東西。
畢竟一個鎖頭是無法擋着那些想破壞的人的。
經過去年的那些事情,李龍對在山裡的那些采藥人的道德底線并不抱什麼太高的期望。
畢竟不是所有的采藥人都會像孫家強一樣。
也不知道今年孫家強會不會再過來采藥。
這個念頭隻是閃了一下,随即就消失了。人生中會有許多的過客,有些還能見面,有些可能分開後,一輩子就不見了。
畢竟世界這麼大。
李龍感慨過後,把曬的發燙的被褥收起來放進木屋,然後鎖好門,去到了放網的地方。
他把那些小狗魚都開剝了,然後用吉普車上拾的桶盛着提回來,放進後備箱,然後就準備回去了。
回去後他還打算盡快買點藥,明天好送到哈裡木他們那裡。
天變長了,加上是農閑,縣裡也慢慢熱鬧起來了。
這幾天顧博遠的農資店一直比較忙碌,他已經進了好幾次貨了。
其實從開春雪化之後,他的農資店就一直沒閑過。好在老顧本身還是挺重視生活的,所以每次吃飯時間基本上不會遲到。
李龍買了藥裝好,又買了一些電池也放在後備箱,回到院子的時候,楊大姐已經回來了。
他把狗魚交給楊大姐,又去逗狗。
這兩天的訓練讓小黑狗對李龍有點害怕,看到他過來,便有些猶豫。
李龍手裡有好吃的,它是很喜歡吃的,但想要吃到東西得做一些對它來說難度有些高的動作,就挺難過。
顧曉霞回來的時候,就看着李龍在那裡抓着狗教訓它,小黑狗低着頭,偶爾會叫一聲也不知道是委屈還是反抗。
“你别折騰它了。”顧曉霞有些心疼的過去看着小狗。李龍讪笑着松開了狗。
小黑狗看着顧曉霞,立刻撲騰着小胖腿跑過來,它好像知道是誰救了它。
晚上吃飯的時候,李龍講了山裡的情況。
“你大哥得在山裡呆一個月吧?”顧博遠一邊吃一邊問道,“那可不好受。”
“掙錢嘛。”李龍說道,“那不得受點累。”
“我看你就不累。”顧曉霞說道。
“那我不一樣嘛。”李龍笑笑。
“是不一樣。”顧博遠點點頭,“能這樣掙錢的,也就你了。”
顧博遠其實每天也掙不少錢。這個改革開放的開頭,在某些方面是最掙錢的,隻要能拿到相關的資質,幾乎幹哪一行都不少掙錢。
競争者少,行業初期,完全是賣方市場,服務再好點兒,那就根本不缺顧客。
第二天,李龍是先把顧曉霞送到單位後再去的山裡。
他先去的哈裡木的冬窩子。哈裡木這邊正把羊往圈外趕。這些羊已經完全剪了毛,一個個瘦了一大圈,平時看慣了毛團團的感覺,眼下看起來有點古怪。
李龍把那些藥和電池搬着放在冬窩子跟前,哈裡木的妻子把它們放進了屋子裡。
李龍和哈裡木道别之後就去了小白楊溝。
今天謝運東和許海軍他們要來到這裡準備編擡把子了,梁文玉也要帶人過來,所以他得看看。
不過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他過來的時候隻看到了陸英明,沒看到大哥李建國。
他還看到在昨天看的竈那裡,放着一頭野豬。
野豬明顯是被槍打的,已經死透了,而且已經開了膛,内髒都掏出來放在盆裡,不過還沒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好在這時候山裡還算涼,沒到臭的地步。
李龍有些意外,他立刻問着陸英明:
“陸大哥,這野豬咋回事?”
“昨天晚上……不算,應該是今兒個早上。”陸英明在那裡清洗着野豬的内髒,“三四點吧,一大群野豬把我們給吵起來了。它們從山裡跑出來往北跑過去。
你大哥說你說過,這些野獵應該是出外面找東西吃了,等一兩個小時還回來,他就拿砂槍等着。我當時還沒信,就睡了。等一個多小時後,呼隆隆的,那些野豬又跑過來了,你大哥開了兩槍,放倒一個,這得有六七十公斤了,夠俺們吃幾天了!”
李龍還真有些佩服大哥的判斷和運氣。
這都能碰到野豬下山?自己這兩年咋沒這樣的運氣呢?
“那我大哥呢?”李龍又問道。
“你哥讓娟她舅叫走了,說是讓你大哥指點一下,他們去哪條溝,怎麼搞地窩子。”
李龍也沒想到梁文玉這麼快就過來了。這時候謝運東和許海軍他們還沒到。
他便又問了問梁文玉在哪條溝,陸英明說是在榆樹溝。
李龍知道這條溝,那裡拖拉機能開進去,吉普車自然也是沒問題,他便開着車子往那邊而去。
梁文玉正在李建國的指導下挖着地窩子。
榆樹溝這邊的溝比小白楊溝還要小一些,兩邊長滿了各種模樣的怪榆,這些榆樹上有不少條子是可以用的,隻是因為枝子長的都不直,所以當擡把子的杆子是不行的。
杆子需要到其他地方砍。
地窩子主要還是往地下挖。梁文玉他們選的地方距離溪流比較遠,距離小白楊溝大約有個一公裡,不算很遠。
這是溝裡為數不多的一塊平地,而且砂土地質,往下掏挖出近一米也沒到戈壁層,還算不錯。
“進出的門這裡要挖個斜坡,不然不好出。”李建國拿着鐵鍁時不時的指點着,和梁文玉一起挖着一個地窩子,“然後往下挖的時候,下面可不能太窄,不然翻身都麻煩。”
吉普車過來,李建國也就停下了講解。
“大哥,厲害啊,這一晚上就弄到一頭野豬。”李龍下了車子,笑着說道。
“嘿,碰着了!”李建國臉上也有一絲得意。
和梁文玉打了招呼,那些年輕人都看了看李龍,梁文玉便介紹了一下,随後就是讓他們趕緊挖地窩子,争取今天收拾妥當,看能不能直接開幹。
“梁叔哩?”李龍記得梁文玉說了,拖拉機是他開過來,讓他爸開回去。
“已經走了,”李建國說道,“家裡還有些碎活,得回去忙。”
看這邊他們帶的東西挺多,吃的用的都有,李龍便也就沒再說什麼,就是告訴梁文玉,今天中午就能過去那邊吃中午飯了。
李建國又指點着他們搭竈的一些事情——雖然吃飯在小白楊溝,但這些人帶了一些幹糧,喝水什麼的還是要自己燒的。
然後李建國就和李龍一起回了小白楊溝,那頭野豬還是要他處理的。
到了小白楊溝,李龍也跟着加入到了處理野豬的行列中。畢竟他的經驗算是最豐富的,剝皮什麼的,他是很在行的。
所以等謝運東他們過來的時候,一個個都目瞪口呆。
怎麼着話,他們這邊還沒到,李龍他們就已經把肉準備上了?這可是頓大餐啊!
一頭六七十公斤的野豬,處理下來怎麼也能弄五六十公斤肉的。
老黃笑的牙花子咧的閉不上嘴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有好東西了,他做飯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