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一百四十二章 換個地方試試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3979 2025-04-19 15:37

  第二天李龍和陶大強兩個天沒亮就去取了網。

  李龍打算今天去石城賣魚。石城距離瑪縣,騎自行車也得将近一個小時,所以他需要提前走。

  照例由李龍坐輪胎去取網,陶大強原本是想着自己試一試,但李龍沒讓。

  雖然陶大強在下水取撒網的時候驗證了他的狗刨技術,但下網的地方水比較深,李龍還是不太放心。

  他覺得等閑下來,得讓陶大強自己劃着輪胎先練練再說。

  到時自己在邊上看着,至少有個安全保障。

  吸取了昨天的教訓,李龍今天帶了三個尿素袋子,兩條網裝一袋子,裝好後口一紮繩子一綁就放在輪胎後面拖着,至少這樣不需要占據輪胎上面的浮力。

  等六條網收完,李龍的輪胎後面拖着三條“尾巴”,但劃起來卻沒昨天那麼費力。

  這一路收網過來,李龍覺得自己買的網眼還是不夠大,因為有兩條鯉魚都是三四公斤的,隻挂住了一點兒,李龍收網的時候把它們一驚動,那魚就跑掉了,不僅跑掉了,還把網給扇爛了一塊。

  得,魚沒逮到,還讓網給破了。

  不過李龍也挺知足,今天一天逮的魚賣出去,足夠把所有的網換一遍了。

  當然他也隻是心裡想想。現在要把這想法說出來,大哥李建國肯定會罵他敗家子。

  這年頭的傳統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誰家會把網用兩次就換的?

  隊裡不少人家想逮魚苦于沒有網,隻能等到澆水的時候,魚随着渠水進入地裡,然後再去逮魚。

  上一世八十年代哪個“漁民”家裡的網不是用到了爛梭梭才不得不扔的?

  而且還傳出了“舊網爛網好上魚”的說法,其實誰不清楚,新網沒魚皿腥味兒才是最好上魚的。

  隻是沒條件換新網而已。

  陶大強不等李龍上岸,就下水拽着輪胎上的繩子往岸邊拖,李龍幹脆把三個尿素袋子遞給他讓他往岸上放。

  “龍哥,今天魚好像比昨天多啊。”陶大強很開心的說。

  “嗯,鲫魚多了一些,”李龍一邊往上走一邊說道,“還有鯉魚和半大的鲢魚,也不知道好賣不好賣。”

  本村的人吃魚的時候,甯肯吃巴掌大的鲫魚,也不喜歡吃半公斤的鯉魚鲢魚,因為覺得不好吃,沒長成。

  陶大強這回把三個袋子都搭在肩頭,一個前面兩個後面,大步向李家走去。

  李龍則扛着輪胎在後面跟着,心裡在感歎着陶大強這小子體力真好!

  不過似乎自己的個子又高了一些,快和大強差不多了?

  回到李家,李建國已經鋪好了塑料布,梁月梅也把洗衣盆騰了出來放在邊上,李娟正在吃飯,看李龍他們回來,端着碗湊過來。李強在本村上學前班,不需要趕路,所以才起來,揉着眼睛就來到了洗衣盆跟前,蹲在那裡等着看。

  雖然每天都能看到,但每天還是好奇。“今天最大的不到三公斤,沒昨天的大。”李龍一邊倒網和魚一邊說,“怪勻的。”

  摘魚的過程輕車熟路,一條條魚被摘下來,輕拿輕放的放進洗衣盆裡——因為要去賣,所以盡量不要讓它們受到二次傷害,保證到了擺攤的時候,大多數還是活的。

  魚摘好分好,李建國和陶大強把它們往尿素袋子裡裝的時候,李龍換好衣服,然後開始幫着收拾李娟的東西。

  今天李娟要早到學校,這時候天才麻麻亮,但她已經準備好了。

  魚分别盛放在兩個尿素口袋裡——一個口袋裡二十七八公斤魚,很沉,水沿着尿素袋子的角往下滴,地面上很快就濕了一大片。

  這六條網逮了六十多公斤的魚,李龍收網的時候上面的魚幾乎連成片。除了他要帶走賣的,家裡還剩下七八公斤的魚,其中一半要陶大強帶回去。

  李建國又把李娟編擡把子的棒子和條子綁在後座上,這樣李娟就隻能坐在前面大梁上了。

  李龍先讓李娟上去,坐好扶好後,他推着自行車出了院子,借着小下坡一踩蹬子就上了自行車,然後騎着往村外而去。

  到了小學,李龍徑直騎了進去,到了四年級那裡才停下來。李娟麻利的下了車子,和李龍一起解開了棒子和條子捆。

  “娟,你們啥時候編擡把子?”

  “下午,正課上完後才編。”

  “行,我走了。”

  “小叔再見。”

  李龍騎上車子飛馳而去。雖然是砂石路面,不算平坦,但路面上沒有什麼車,雖然有學生,但遠遠聽到自行車的聲音都會躲在路兩邊,這樣李龍用了四十分鐘就到了縣城,他拐向了大院子,取了秤和盆子綁在車後座,然後向西拐彎就往石城而去。

  烏伊路上車多了起來,時不時就會有一輛駛來,但這路也好走了不少,李龍一邊感歎着年輕就是好,一邊賣力的蹬着自行車,等到了老街,太陽還沒升起來。

  老街人流量很大,雖然不說密密麻麻,但至少是縣城早市人流的四五倍。

  李龍覺得來對了!

  這裡擺攤比較随便,不像縣城早市那樣都在路兩邊——因為老街是個丁字路口,而且時不時的有客車在這裡經過。

  李龍四下裡看了看,最好的丁字路口中心位置已經沒地方擺了,他便選擇了次一點的,老街口對面的路邊。這裡正對客車的下車點,雖然要過條馬路,但攤擺的少。

  李龍把自行車停下撐起來鎖好,鋪開塑料布,擺開兩個大搪瓷盆,把魚倒進來——魚比較多,搪瓷盆裡倒不下,便剩一些在尿素袋子裡,然後提起一條大白鲢魚一邊晃動着一邊大聲吆喝起來:

  “賣魚喽,賣魚喽!正宗小海子野生鯉魚、鲫魚、鲢子和五道黑,好吃又有營養——賣魚喽!”

  在這裡擺攤的要說吆喝的也有,但聲音普遍都不大,附近三五米能聽到的樣子。畢竟大家都不是專業幹這個的,還挺要面子的。

  李龍不一樣,能賣掉魚掙來錢是正經,至于面子——窮人這時候不講面子,再說在這地方,誰認識誰啊!

  李龍的大聲吆喝立刻就引來了不少人的注意,有些人看到李龍手裡的魚有了興趣,就從老街口穿過馬路往這邊走過來。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