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在家自學
果然她一出竈房,就看到一臉驚慌,呼吸有些急促的小如朝着自己奔過來。
一看她就是一路跑回來了,原本白嫩的小臉也因為天氣炎熱和跑了一路的原因變得紅撲撲的。
“娘!”小如一下子就撲到了宋宛的懷裡。
宋宛一愣,雖然小如現在确實很喜歡她這個娘,但小如可是粘人撒嬌會這麼明顯依賴人的性格,看來是真的在外面遇到了什麼讓她害怕的事情吧。
“怎麼了,在外面發生什麼事了?”宋宛先是安撫的拍了拍小如的背,然後才拉開她,一臉溫柔的問着。
宋宛像是生怕她不敢說一樣,又摸了摸她的頭道,“小如不怕,就算你這小丫頭真的在外面闖禍了,娘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也會給你兜底的。”
宋宛說這番話時,目光很堅定,因為她知道小如雖然貪玩,但絕對不會故意做什麼壞事。
而孩子們成長的路上總是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她也會允許他們試錯,更要教給他們如何去面對和解決這些事情。
小如聽着宋宛的這些話,雖然自己沒闖禍,但也聽得心裡暖暖的很感動。
想着自己有宋宛庇護,小如剛才受驚的心也就慢慢的安定了下來,這才能夠平靜的開口了。
“娘,不是我闖了禍,而是我剛才看到他們外頭打起來了,就在那邊地裡。”
小如說着還指了指水稻田的方向,然後一五一十的還原着剛才她看到的場景。
宋宛一開始聽到不是小如惹事了,就立馬松了口氣,可當她安靜的聽完小如說的這番話,面色也變得略微有些凝重了起來,内心沉重。
她知道荒年亂世的場景已經開始初步顯現了,而這才隻是個開始,後面會因為大旱減産饑荒而引起的一些列反應,絕對會更出乎這些孩子的意料。
如果有運氣不好的,親眼見過亂世中人性的惡,又無法理解和接受的,那即便挨過了荒年和災難,恐怕以後一生也會生活在噩夢裡,走不出來。
宋宛秋水剪瞳般的眸子微微暗淡了幾分,她微微垂眸,正想着,就聽到小如猶豫着開了口,“娘,我看那老頭又哭又笑得,真是吓人。”
“嗯。”小如畢竟還是小孩子,以前就算怎麼罵人,桀骜不馴的,也沒有見識過那被隐藏起來的人性的惡。
而那上了年紀的老頭估計是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所以已經開始有些絕望和擔心了,才會做出如此的反應。
這些話,宋宛不知道該怎麼和小如開口,好在今日的場景,對她來說,也隻是見識了一場打架,見識了一個怪老頭,她稍微安撫一下,用好吃的岔開話題也就沒事了。
“他們啊,就是最近天幹火氣大,再加上糧食收成不好,他們心裡難免火氣大了一些,一點就着,年輕力壯的也就動手了。”
她一邊說着一邊領着小如進了屋。
正好小安抱着小意也在,宋宛便松開小如的手,将他們幾個孩子都拉到自己跟前,讓他們好好站好。
宋宛一臉正色,語氣嚴肅的告誡他們道:“你們也都看到了,最近因為幹旱糧價上漲,光咱們這麼大的村子裡,就壞事沒斷過,外面的亂子自然也不會少,而且這才隻是剛剛開始。”
“你們記着,最近不到萬不得已,少出門,也不要和人多說話,如果看到有人吵架趕緊回家,千萬不要攙和,知道嗎?”
宋宛語重心長的叮囑的,一想到眼前的亂象,甚至以後可能會出現的場景,她心裡不知道怎麼的就想到了一句話。
不要輕易的介入别人的因果,否則可能就要承擔别人的人生。
她不是救世主,也沒有那個當救世主的能力,隻想她在意的人都好好的就行了。
小如和小安,甚至有些懵懂的小意,在聽了宋宛的這番話後,都瞪着明亮的大眼睛,認認真真的朝她點頭,表示已經将她說的話,記在心裡了。
不僅幾個孩子乖巧答應,就連一旁的雪球都汪汪的答應了兩聲,就好像是生怕自己單獨跑出去,會被人抓去一般的往宋宛的腿邊蹭了蹭,宋宛哭笑不得。
“好了,你們在屋裡玩吧,娘今日給你們做雞絲涼面。”宋宛恢複了往日疼愛寵溺他們的神情,笑着伸出手挨個摸了摸他們的小腦袋。
“娘,我去幫忙!”
“我也去。”
小如一聽到吃的,眼睛馬上就亮了起來,果然和宋宛想的一樣,立馬将剛才看到的打架的事情抛之腦後了。
小安也開口,這麼炎熱的天氣,能吃到娘親做的美味的雞絲涼面,實在是太幸福了。
小意也朝着她揮着小手,蹲立在一旁的雪球也瘋狂的搖尾巴,像是狗鼻子已經聞到了雞湯的香味一般。
宋宛笑彎了眼,心想自家的這些小東西還真是被她的好廚藝都養成了吃貨啊,還能怎麼辦啊,繼續寵着呗。
“不用,你們就幫娘好好照顧小意,或者去玩一會,溫習功課都行,這點小事,娘一個人就能搞定了。”
宋宛說着,起身朝着竈房走去。
她才剛走到了竈房門口,就看到背着書袋的小平下學回來了。
她想着要把剛才同小如說的話再同小平囑咐一下,便連忙先将他拉到跟前來。
“剛才回來,碰見咱們村裡打架的了嗎?”宋宛雖然知道小平是個成熟穩重的性子,但畢竟這孩子悟性好懂得也比那幾個孩子多,生怕對他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沒有。”小平平靜的搖了搖頭,但又補充了一句道,“但我回來走在村裡已經聽說了,我知道這事兒。”
宋宛心中微微歎氣,隻能點點頭道,“嗯,這種事,以後怕是也會見得不少。”
“你也知道吧,最近外頭不太平,每天都會接二連三的出亂子,反正你學堂的功課也都學的差不多了,繼續去,每日學的,也都是你會的東西,所以從明日起,就不去學堂了。”
“你需要的書籍,娘也都給你買好了,從明日起,就在家自學吧。”宋宛尊重這孩子的意思,因此用的也不是命令的口氣,而是溝通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