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剛剛孫繁琛想去廁所卻找不到附近的茅房,楊春梅好心領他去的。
她實在沒想到就這一會兒功夫,能引來這麼大的動靜。
幾個孩子見她回來了,抱着弟弟妹妹也都往她這邊跑。
“我去了趟茅房,這是咋啦他們都在找啥呢”
“他們都在找你呢”說着,杜喬轉過頭對霍骁說“你們在這兒等着,我去跟蔣衛說一下。”
“嗯,你放心,我們不會亂跑的。”
這片沙灘很長,周圍還有樹林,真想找到一個人也沒那麼容易。
蔣衛穿上救生衣正準備去海裡搜查,就見杜喬朝他跑來,并喊着他的名字。
“你等一下,我媽她、她找到了”
“在哪兒找到的”
他停下穿救生衣的動作,忙告訴身旁的士兵讓其傳達下去不用再找人了。
杜喬非常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說明了情況。
她本以為蔣衛會陰陽怪氣兩句,卻沒想到這男人無所謂地擺擺手,表示人沒事就好。
這個人情算是欠下了,杜喬連聲表示感謝,就在她想要離開的時候,蔣衛忽然問道“我最近相了個對象,看你閨女戴的那條絲巾挺好看,請問是在哪裡買的”
杜喬不疑有他,便說“那是别人送我的,如果你喜歡,我下次去百貨大樓可以幫你找找有沒有相似的。”
“好,謝謝你。”蔣衛勉強扯出一笑,心底的疑惑更大了。
他媽當年很喜歡那條絲巾,一直挂在衣櫃裡沒舍得戴,他也不記得她有沒有把絲巾送人,可絲巾是怎麼到杜喬手裡的呢
怕自己問多了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他沒再追問絲巾的來曆。
而杜喬也急着要回去照看孩子,和他寒暄兩句後就趕緊走了。
剛經曆一場虛驚,再加上天色漸漸暗沉,大家沒再繼續玩下去。
回家的路上,楊春梅提起了孫繁琛。
“那老頭兒看着文鄒鄒的,畫畫特别漂亮,别說,孫設計師和他爸長得還挺像。”
難得聽到楊春梅這麼誇贊一個男人,杜喬心思一動,“不如哪天請他們來家裡吃飯”
楊春梅沒想過再婚,也就沒聽出女兒的弦外之音,“還是算了吧,那爺倆一看就是講究人,我做的都是粗茶淡飯上不了台面,萬一有人家不喜歡的東西上桌,還不如不請。”
聽她這麼說,杜喬便知道她其實沒那方面的想法,也就沒再強求。
緣分的事,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
在家屬院的另一邊。
蔣衛回到家便來到父親的房間翻找抽屜。蔣父見他跟個沒頭蒼蠅似的一點都不穩重,不禁皺眉,“你找什麼呢我的房間裡哪能有你的東西”
“爸,我媽的那些信呢”蔣衛彎着腰沒擡頭,回來之前他想了很久,唯一可能性就是母親把絲巾送給杜月溪,而杜月溪又把她給了杜喬。
隻不過又不像也許在那些信中能找到答案。
“不用找了,那些信都在京市家裡,沒在這邊。”害怕睹物思人,這個家裡沒有幾件蔣母的東西。
蔣衛洩氣地停下手,心裡仍舊有些不甘心,具體是為什麼他也摸不到原因。
“對了,楊家那小女兒來島上文工團當領舞,你有沒有興趣見見你也該處對象了。”
聽到父親的話,蔣衛把書桌的抽屜關上,一臉嫌惡,“您可算了吧,那楊蕾從小就喜歡秦紹延,她會來這裡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可不想摻和這渾水。”
蔣父不知道還有這内情,抿起嘴唇不說話了。
金秋十月,正是海蟹最肥美的季節。
這個年代的螃蟹簡直是白菜價。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杜喬都能碰到好幾個挑着籃子偷偷賣螃蟹的漁民。
這玩意兒海裡多得是,大隊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沒怎麼管。
對于一個海鮮愛好者來說,每天都看到螃蟹在自己眼前晃來晃去簡直是一種折磨。
于是每隔兩三天,杜喬都會買一次。一塊錢五斤還能随便挑,這可是後世無法想象的美事
今天來家裡吃飯的人多,她一口氣買了二十斤螃蟹,挑得都是公蟹,個個都很肥。
因為她經常買蟹,漁民們也都認識她了,稱完之後還會多送她幾個。
這麼多螃蟹一個人根本拿不了。杜喬不禁後悔不該激情消費,該等秦紹延下班一起來買的。
她用力提起兩個竹簍向前走,臉上露出一個生無可戀的表情。
這時身後傳來一陣自行車的車鈴聲,杜喬下意識往旁邊讓了讓,她以為自行車會騎過去,卻聽到一句熟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杜喬同志,我來幫你拿吧,你怎麼拿這麼多東西”
杜喬聞聲轉過頭,就見孫正東在她身旁拉住車閘,正準備下車幫忙。
有人願意幫助,她當然十分樂意,但嘴上仍然謙讓着,“您不忙嗎會不會耽誤您時間”
“不忙,說來也巧,我正好要去你家做衣服。”
孫正東把兩個竹簍挂到車把上,恰巧看到裡面亂動的螃蟹,“呦,這麼多,看來也是好這口的”
“你也愛吃蟹”杜喬眼前一亮,仿佛看見了同道中人。
“嗯,還好。”孫正東回答得比較謙虛,其實每年這個季節他最少一周三天螃蟹,這也是他為什麼會選擇設計軍艦的原因之一。
靠海吃海,非常爽。
此時,杜喬還不知道他的真正實力,便笑着邀請道“那我請你吃螃蟹吧,讓孫叔叔也過來,我買了二十多斤螃蟹呢。”
如果換作其它吃的,孫正東一定會拒絕,可面對這麼多膏滿黃肥的螃蟹,他猶豫了。
杜喬見狀,替他拍闆決定道“一會兒我讓紹延去招待所接孫叔叔,你們嘗嘗我做的蟹怎麼樣,一定讓你吃完一次還惦記第二次。”
在這個物資匮乏的年代,螃蟹最簡單也最能保持原汁原味的做法是蒸海蟹。
隻需要把螃蟹放入鍋中再放上幾個姜片,蒸十多分鐘就可以了。
今天來家裡吃飯的人多,除了螃蟹,楊春梅和杜喬還做了幾道下酒菜。
滿滿一桌子菜,看起來讓人垂涎欲滴。
來作客的除了孫家父子倆,還有白宇凡和他父母以及霍骁兄弟。
大家圍坐在一起,雖然彼此都不太熟悉,但氣氛十分熱絡。
當楊春梅端着兩大盆螃蟹上桌時,白父和穆老師都很驚訝。
他們的老家都在内陸地區,雖然在島上也生活好幾年了,但從來沒買過螃蟹這種東西,一是認為沒什麼肉,而是覺得扒起來費勁,而且有的海鮮聞着一股腥臭味兒,就不太喜歡。
杜喬端出自己調制的靈魂料汁,對穆老師鼓勵道:“穆姐,你試試沾這個吃,我保你愛上這道美食。”
“那我試試”穆老師半信半疑地拿起一個螃蟹開始扒。
白宇凡經常在杜喬這裡吃海鮮,早吃出了經驗,他見母親扒個螃蟹這麼費勁,直接搶過來替她把扒。
三下五除二,沒用兩分鐘的時間,就把一隻肥美的大螃蟹扒好了,連同鉗子上的肉都沒放過。
第一次吃到兒子給扒的螃蟹,穆老師有種老懷安慰的感覺,她夾起一塊蟹肉沾了些醬汁,吃到嘴裡味道很好。
和她以前吃過的螃蟹好像不太一樣
很鮮,有一點點辣,讓人還想再吃一塊。
“小喬,這個東西做的太好吃了,螃蟹沾着它一點都不難吃了。”
杜喬莞爾一笑,表示可以把醬汁的配料告訴她。
其實像杜喬這樣愛吃海鮮的人,他們更喜歡原汁原味,什麼醬料都不需要沾,隻要蒸熟那就是一道美味。
比如坐在對面的孫正東,從螃蟹上桌之後,他的手就沒停過,那副無比滿足的樣子讓杜喬都自歎不如。
他隻吃了三隻蟹就不吃了,但能看得出來這絕對不是他平常吃螃蟹的數量,這讓杜喬不禁覺得自己的螃蟹好像買少了。
反觀孫繁琛,作為長輩他要比其他人都斯文得多,扒螃蟹的動作猶如是在做實驗,專注而又認真,還有點緩慢。
幾乎每一塊蟹肉都被他剔得很幹淨。剩餘的空殼被他規整的放到一旁,做事很有條理。
楊春梅是個急性子,見他動作這麼慢,恨不得拿過來替他吃。
“孫同志,别人兩個都吃完了,你一個都沒吃完,怕不是要吃到明天早上去”
孫繁琛聞聲擡起頭,隻是淡笑,“吃的是一個過程,享受最重要,我不急。”
“”楊春梅張了張嘴,想說你不急我急。
還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