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被趕出家門,我蓋房囤糧肉滿倉

第58章 談妥

   楊師傅手裡有活兒,父子三人又花了兩天時間,就趕着把那幾個大木桶做好了,給杜青娘送了過去。

   “你看看這木桶做得怎麼樣,夠結實吧!”

   楊師傅屈起手指,輕敲木桶的邊沿,又一邊與她說道。

   杜青娘對手藝方面不是很了解,哪能看出什麼好壞,隻是看着木桶做得很好,表面光滑完整,沒有什麼毛刺,看着笨重,但肯定結實。

   “楊師傅的手藝,那是沒得說。”

   村裡那麼多人都推崇,不是沒有原因的,真要手藝不好,人家哪還會找他做東西啊,别看村裡人沒什麼見識的樣子,但是生活方面還是很精明的,哪肯吃虧上當。

   聽到她這麼說,楊師傅卻是擺了擺手:“還差得遠呢!”

   杜青娘笑了笑,木桶既然送過來,她看着也沒有什麼問題,便把之前說好的錢,都給結了,一碼歸一碼,這是之前就說好的價格,至于後面打制的家具,兩天時間過去,應該也有個說法了。

   “那這錢,我就收下了。”楊師傅客氣了一下。

   “應該的,本來早就說好的嘛!”

   客套了兩句,楊師傅就道:“之前說的那個事兒,我們一家人都商量了一下,覺得可行。”

   說着這些時,他面上的神情都嚴肅了幾分,顯然是很慎重。

   杜青娘一聽就明白,他們這是同意了,想想她給出的方案,也很有吸引力不是,她拿出來的那些圖紙,若隻是在村裡接活的話,等到村裡人口口相傳,傳出些名聲,外面的人才會來找他打制,如此一來,時間都不知要過去多久,就太沒效率了。

   倒不如開個鋪子,将做好的樣品往鋪子裡一放,一目了然,走過路過的人,都能看得見,有這方面意向的,再打聽幾句,就什麼都了解了。

   得到這個回複,杜青娘也挺高興的,這時代男尊女卑,女人家想做點什麼都不容易,容易受欺負,而且人家還信不過,男人家出面,事情就簡單多了。

   要說開木匠店這樣的事,要讓她來,還真不一定能開得起來,不說有沒有手藝,匠人什麼的,有錢都能請得到,但人家并不會信任她一個女人,覺得她根本不是幹這一行的料,做出的東西也肯定不好,先入為主,就覺得她不行。

   “既然你們也同意,那真是太好了,那我們就仔細說說,商談好了之後,我們也立一份契書,有些事情,還是攤開了說清楚的好,免得以後引起争執,傷了我們兩家的和氣。”

   先小人後君子,什麼事情口頭說的,人家轉頭就有可能不認賬,倒是白紙黑字的寫得清清楚楚的好,避免糾紛傷和氣是一說,去衙門裡打官司,也有憑據不是。

   倒不是她信不過對方的人品,但交情歸交情,生意歸生意,不能混為一談,既然是談生意,那就不要講什麼交情了。

   聽到她的話,楊木匠也感覺到幾分慎重,完全沒有覺得不好,反而因為她對此事的看重,心裡覺得更妥當了幾分,做生意真金白銀花出去,肯定要認真對待,若是什麼都不當回事,完全沒個章程,他才要憂心了。

   連忙點頭應下:“這是應該的。”

   既然是兩家合夥做生意,很多事情都要攤開了說清楚,不能稀哩糊塗,回頭總覺得你占了便宜我吃了虧,這生意肯定做不長久。

   見他沒有意見,反而很認同的樣子,杜青娘更覺得高興了,對方明事理,她也能省心不少。

   随後就請了兩人進屋坐下,商談其中一些細節問題,以及往後的經營問題。

   這個鋪子開起來,她并不打算親自經營,最多就是在幕後畫點圖紙,或是在經營方面有什麼問題,給提點意見,管事主要還是得楊大郎來,沒有人願意跟個女人家談生意,她出面反而會壞事。

   雙方談妥的一些問題,杜青娘就取了筆墨出來,一一記錄在紙上,有時候說過了就忘,一條條清晰的記錄下來,也就一目了然了。

   “杜嫂子,你還會寫字啊?”看到她提筆寫字的樣子,楊大郎是很吃驚的。

   在他的認知中,會讀書識字的人,都是很了不得的。

   楊木匠也很吃驚,他是手藝人,以前跟着師傅學手藝時,也簡單認得幾個字,一些比較講究的人,喜歡在家具上面刻字,什麼富貴吉祥、多福多壽、子孫滿堂……

   所以,那時候也跟着認了一些字,但也僅限于這樣的吉祥話,别的也不認識了。

   不是第一次有人問起,杜青娘已經能很熟練的回答了。

   “小時候在學堂的門口,聽過幾天課,記性不錯也就記下來了,閑着沒事時,也會學着先生教的自己在地上練習寫字,這麼多年下來,如今瞧着也還行。”

   “這哪裡是還行,杜嫂子你這字寫得很好了。”楊大郎也不懂字好不好,但隻看她寫下的字,工工整整的,看着就斯文秀氣。

   再說,人家能寫出字來,就很厲害了,總好過他們這樣大字不識幾個的,說起來,他也是跟着他阿爹,學了那些富貴吉祥的字,總共加起來也不到五十個字,不過練得還是很娴熟,在家具上刻畫下來時,看着還是不錯的,比起那些真一個字不認得的,他這樣還是好很多。

   這個問題上,杜青娘并不想多說,因為說得越多,漏洞越大,簡單幾句糊弄過去就最好,讓大家知道她能識字就行,别的就不必了解那麼多。

   “說到這個,做生意還得立個賬本,得記賬!”她擡眼看向楊大郎。

   “啊,要記賬啊?”這方面楊大郎就不擅長了。

   若是家裡的日常開支什麼的,他倒是清楚得很,今天賣了糧食,明兒買了布,這點賬目,心裡就能清清楚楚,但若是鋪子裡的賬,少一些也能記得清楚,多了就不行了,容易亂。

   他撓了下頭,道:“我看城裡的那些酒樓什麼的,人家是專門請了個賬房先生。”

   這話聽得杜青娘都覺得好笑,還沒等她開口,旁邊楊木匠直接給他後腦勺一巴掌。

   “請個賬房先生要多少錢,你算過沒有,鋪子都沒開起來,就想着請人了,做事情一點都不踏實。”

   杜青娘就笑着點了點頭,一臉很贊的樣子,對楊大郎道。

   “所以,得你自己學着記賬。”

   “可是我不會啊!”楊大郎有點麻爪。

   “别擔心,我會教你。”幾個孩子她也一直在教,這方面已經積累到點經驗了,再多教一個,也不是問題。

   這事兒算是談妥,落于紙上,請了村長做見證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