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八零之珠玉在側

? 第 188 章

八零之珠玉在側 9209 2025-04-17 14:15

  第 188 章

  第188章鄉下之行

  兩個人從永陵山裏深一腳淺一腳出來的時候, 陸守俨開車帶她過去附近的農村大集。

  這大集熙熙攘攘的,叫賣聲此起彼伏,還有老爺子挑着擔子前後幾隻母雞咕咕叫喚的, 牽着羊咩咩咩的, 還有路邊燒着熱水剃頭的。

  陸守俨生怕別人碰到初挽, 小心地護着她,誰知道經過那剃頭匠身邊時,卻有人喊初挽。

  初挽看過去, 竟然是胡爺爺,正在剃頭, 圍着白圍兜, 頭發剃了半拉。

  胡爺爺見到她,高興得很, 也顧不上剃頭, 問東問西,又說起村裏的情況, 說村裏現在已經蓋起了新校舍, 就在初挽家原來的地界,孩子們都挺高興的。

  初挽聽着,不免感慨。

  老太爺在永陵村将近四十年, 他留下的痕跡已經消失了,再過二十年, 問起姓初的, 沒有人會知道了。

  不過這也沒什麽, 他并不需要誰記住, 這個世上他隻需要讓自己記住。

  胡爺爺卻笑着說:“村支書現在把你太爺爺和你爺爺的事都編成了故事, 當成咱們村的光榮來宣傳, 現在孩子都知道你太爺爺的故事,一個個都覺得光榮着呢!”

  初挽微怔,之後便笑了,她想村支書還是挺會辦事的,她心存感激。

  一時胡爺爺又說起別的,說了村支書閨女三喜,蘇岩京考上大學了,聽那意思,好像在大學裏找了一個,想甩掉三喜,結果被三喜哥哥跑到學校揍了。

  “這蘇老師哪,不踏實,現在被三喜哥哥揍一通,可算和三喜好好過日子了!”

  初挽聽着,好奇:“現在好好過日子了?”

  胡爺爺:“那可不,三喜肚子大了,也跟着進城了,現在在城裏住着呢,我看上次他們回來,蘇老師扶着三喜,比以前像樣多了。”

  這結果倒是出乎初挽意料之外。

  有些看似複雜的彎彎繞繞,喜歡不喜歡,嫌棄不嫌棄的,在莊稼人眼裏很簡單“不踏實,揍一頓就好好過日子了”,于是仿佛問題就解決了。

  誰想到呢,原來蘇岩京竟然就這麽簡單直接地被揍服氣了。

  陸守俨聽着這一番話,眉眼間也帶着笑:“那個蘇岩京,我看是個膽小怕事的,三喜哥哥能打架,村支書也不是吃素的,三喜姑娘又懷孕了,他們日子倒是也能過。”

  初挽笑嘆:“應該是吧。”

  也許再過一些年,蘇岩京還是嫌棄三喜,離婚了,也許兩個人終究磨合到一處,于是一起拉扯着孩子過日子。

  誰也不知道将來如何,人生有無數種可能,夫妻也不是隻有一種所謂的愛情模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三喜如果喜歡這樣,那也未嘗不可。

  陸守俨領着她繼續往前走,買了各樣新鮮水果,也買了雞蛋和土雞,新鮮的魚。

  “回頭給你炖雞湯,好好補身子。”

  他總覺得她還瘦,身體不好,現在懷孕了,當然要好好補補。

  初挽:“你在北京待幾天?”

  陸守俨笑着道:“我已經和大嫂提了,麻煩她幫我們物色個保姆,勤快一些的,回頭照顧你,這樣我才放心。”

  初挽:“不至于吧?我現在懷着,自己能照顧自己,就算要用保姆,等生了再說。”

  陸守俨:“現在先适應着吧,你懷孕了,總是吃食堂不好,過去老宅,我估計你也嫌煩,覺得不自在,幹脆自己雇個保姆。”

  初挽:“也行。”

  陸守俨:“我知道你有錢,不過家用,我出就行了,我過了年工資又提了提,養你和孩子沒問題,雇保姆也可以。”

  初挽便很理直氣壯地笑道:“嗯,反正我的錢是我要做生意的,你的錢是給我花的!”

  陸守俨笑看她:“給你個梯子就能上房是吧?”

  初挽:“反正你要給我買!”

  恰好,她看到旁邊有賣海棠果的:“我要吃那個!”

  她這麽說的時候,旁邊一個小姑娘卻也恰好這麽嚷着。

  兩個人的話竟然同時響起。

  初挽看過去,是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那小姑娘顯然也聽到初挽的話,睜着大眼睛好奇地看過來。

  陸守俨見此,挑眉笑看她一眼,便給她買海棠果。

  那小姑娘被她媽領着走遠了,走的時候初挽仿佛聽到小姑娘嘀咕:“那個大姐姐是大人了,她怎麽還這麽饞……”

  初挽一時無言。

  陸守俨越發笑了:“多丢人,走吧,趕緊往前面走,那邊有賣炸蜜三刀的!”

  當下繼續往前走,走到賣炸蜜三刀的攤子,攤主是個黑臉漢子,誰知道那黑臉漢子卻認識她:“你,你是不是永陵村的那個姑娘?”

  初挽疑惑:“對,我是。”

  黑臉漢子便拉住她不放了:“我給你說,我們村好幾個,都有老物件,都想着給你看看,你要是收,就給你了!”

  初挽:“老物件?”

  黑臉漢子連連點頭:“可不是嘛,你上次不是要了顧老太的石頭,一百塊呢!我們想着,我們的就算不如顧老太的,可以便宜,都給你看看,你瞧着好的就給我們收了!”

  初挽倒是有些興趣,反正摟草打兔子,順便看看,于是問起來,知道是附近村裏的。

  陸守俨見她想看,便開車帶她過去,黑臉漢子忙不疊把攤子交待給媳婦,便跟着她一起回村,要去取物件。

  路上,初挽問起顧老太的情況,那黑臉漢子笑道:“說起來,多虧了你,我們都說老太太是得了你的福,這日子過得真舒坦!”

  初挽詳細問,才知道,原來自從老太太有了一個月一塊錢,她兒媳婦就好好伺候着她,把她伺候得可好了。

  過了幾個月,村裏選舉模範孝順老人的家庭,那家就選上了,選上了後,那媳婦還跑到了鄉裏接受表彰,獎勵了一個搪瓷缸還有一個筆記本。

  于是這家子臉上有光,走路帶風,越發把老太太伺候得好,老太太現在養得紅光滿面的!

  黑臉漢子咧嘴笑:“聽說那家子可下了本,動不動給老太太蒸雞蛋羹吃!這老太太,享福了啊!”

  初挽聽着,也是疑惑,想着這一個月一塊錢,那媳婦下的本錢都未必收回吧。

  黑臉漢子:“這顧家兒媳婦魔怔了,鉚足勁要得縣裏表彰呢!”

  初挽啞然失笑,這結果,倒是想都沒想到。

  一時到了那村裏,村裏人聽說了,都紛紛拿出來自己家的“老物件”,初挽大緻看了看,都是很普通的玉,沒什麽好的。

  要知道這玉器到底不如瓷,老玉,特別是不好的老玉,沒什麽文化內涵的話,沒多少收藏的價值。

  黑臉漢子見了,也有些失望,其實他拿着自家東西過去文物商店問過,人家沒收,指望着初挽這裏收,誰知道也不行。

  陸守俨見此,怕初挽累到,帶着初挽要走。

  誰知道剛要走的時候,初挽便看到,一個玩泥巴的小孩兒,正在那裏用泥巴做了小房子小馬的,旁邊還壓着一塊黑乎乎的石頭。

  那石頭方形的,上面蹲着一個什麽物件。

  如果是一般人,自然沒當回事,不過初挽做這一行的,憑着感覺,她覺得那物件可以看看,當即問了問,知道這是黑臉漢子家的孩子。

  初挽有興趣,便問起來,黑臉漢子一聽:“這個啊,烏七八糟的!”

  不過這人機靈,忙從小孩子手中拿過來,用自己袖子擦了擦,遞給初挽看。

  陸守俨見此,接過來,自己用手帕擦過,才給初挽。

  初挽拿着,仔細看了看:“這個東西不錯,我想要,你們願意出多錢?”

  黑臉漢子一聽,搓着手,不好意思地笑道:“你看着給吧?”

  初挽見此,看出這黑臉漢子是實在人。

  對行內人有行內人的手段,對實在人,她也不願意讓人太吃虧,便道:“這東西我看中了,想要,是個好物件,你不懂,我如果直接開價,倒是欺瞞了你,你可以拿着過去文物商店問問,他們出多錢,我在他們基礎上加兩成。”

  黑臉漢子聽這話,眼睛都亮了:“那,那你覺得這東西文物商店能出多錢?”

  初挽想了想,道:“文物商店應該會出一百多吧。”

  這個物件,現在在文物商店就是這個價格了。

  但是文物商店的價格評定,也就那樣,這種脫離了市場經濟的價格,其實和古玩本身的價格是背離的。

  黑臉漢子不敢相信:“那,那我們不跑文物商店了,就賣給你吧?”

  陸守俨見此,明白初挽的意思,道:“你可以去文物商店看看,多問問再說。”

  黑臉漢子隻好道:“行……”

  當下陸守俨給對方留了聯系方式,告訴他們萬一要賣可以來找。

  兩個人離開後,到了第二天,那黑臉漢子就風塵仆仆地找來了,他有些無奈:“文物商店說了,給二十塊!”

  他太失望了,忐忑地道:“這才二十塊!”

  初挽見此,便笑了,心想這人可真是實在。

  自己都說了,估計能上一百,他但凡告訴自己一百塊,自己一百多收了根本不是事,結果他竟然這麽實誠。

  對于實誠人,她也就不瞞着,表示可以一百塊要了。

  那黑臉漢子不敢相信,高興得差點想磕頭,又說以後有什麽好的,一定會送來。

  等那黑臉漢子走了,陸守俨拿來擦拭清洗過了,卻見那是一塊黛綠色老印章。

  他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便拿給初挽。

  初挽在手裏把玩了一番,卻見那印章質地,細膩溫潤,那顏色更是猶如艾葉一般深翠,關鍵是通體無暇,脂凝通靈,滿意得很:“這東西真是意外之喜,沒想到下一趟鄉,竟然遇到這個。”

  陸守俨看着她手中的玉,雖然不懂,但也知道這個好看:“這是什麽玉?”

  初挽笑道:“壽山石有三寶,田黃、芙蓉、艾葉綠,其中艾葉綠盛于明,絕于清,可謂昙花一現,清朝時,世人找遍壽山,再不見艾葉綠。這件,就是世人以為絕跡的艾葉綠。”

  陸守俨:“看來很貴了。”

  初挽:“是,這麽一塊玉,很多人追尋一輩子,也很難遇到一塊……不過這世道,世人不懂罷了,那文物商店的,可能沒上心,或者看漏了。”

  不過她倒是也不打算賣,這輩子能有一件壽山艾葉綠,自然是要收藏着,這物件一般想花錢都難買。

  ************

  馮鷺希幫忙,到底找了一個保姆,姓黃,大概三十多歲,河北的,是個利索人,初挽叫她黃姐。

  陸守俨大緻考察了下,覺得也還行,就讓黃姐先幹着,他工作忙,晉東的事其實根本離不開人,最近時不時有人給他打電話問事,一拖再拖的,不能耽誤了,隻能先離開北京過去晉東市了。

  臨走前自然不放心,千叮咛萬囑咐的。

  初挽:“反正有黃姐,怕什麽,再說我也不是三歲小孩。”

  陸守俨當時正收拾行李,聽到這話,瞥她一眼:“對,你不是三歲小孩,你今年四歲了。”

  初挽便笑:“那你別走!”

  陸守俨:“我盡量早點結束那邊的工作。”

  初挽聽此,反而道:“也沒什麽,最近我把學校的事處理下,也許我生之前就過去找你,我覺得我們的孩子如果在晉東市生,也不錯,挺有紀念意義的。”

  陸守俨看她:“怎麽覺得你沒心沒肺的?”

  初挽:“?”

  她說錯什麽了嗎?

  陸守俨輕嘆,擡起手,摸了摸初挽的腦袋:“好了,我出發了,有什麽事給我打電話,或者找爸也行,別讓我不放心。”

  初挽:“我知道,放心好了!”

  陸守俨顯然是不舍得,又好生叮囑一番,這才走了。

  他走了後,初挽心裏自然是不舍得,不過又覺得可以撒歡了。

  他在這裏,到底是管她管得嚴,現在沒人管着,就覺得自由了。

  她甚至覺得,也許對自己來說,這種隔一段見一面的模式更合适,不然天天見,估計也煩。

  陸守俨走了後,她馬上對自己的情況大概規劃了下,柴燒窯的事,有易鐵生操心着,海外市場就讓刀鶴兮來琢磨,她現在也沒別的事,學校基本沒什麽課程,她就慢條斯理寫着論文,順便時不時去參與下古玩市場調查組的會議。

  這對她來說自然很輕松,倒是每天還能騰出時間逛逛市場撿撿漏的。

  此時古玩市場調查隊的調查工作也接近尾聲,初挽也跟着開了幾次會議參與結果分享和讨論。

  看得出,調查結果之後,大家對現狀都很有感觸。

  要知道,這些調查人員中,有一些就是以前參與“查抄”文物非法經營的管理工作人員,現在,他們放下成見,去聽取這些黑市文物販子和買家的聲音後,自然生出許多不同想法。

  而這個時候,文物保護交流會也要召開了,果然如之前陸守俨所說,初挽收到了邀請函,她會作為“文博專家”參與這次的探讨。

  初挽收到邀請函的時候,面對那該有官方印章的邀請函,心裏也是五味雜陳。

  就在三年前,她一個黃毛丫頭,跑到潘家園市場上,偷偷摸摸地開始撿漏,想着掙錢,那個時候,看到文物局的人來查抄了,她一屁股坐在剛買的佛雕墩子上,裝傻充愣,才躲過了檢查。

  三年過去了,她成了京大考古的博士生,發表了多篇論文,成為考古圈子裏有些建樹的人物。

  論文質量都是實打實的,多個領域開花,要影響有影響,要名望有名望。

  她還成了文博系統的“專家”被邀請過去參加文物保護交流會。

  從一個非正統黑市偷偷摸摸的撿漏者,大搖大擺地登上官方的讨論會,去代表潘家園起早摸黑的鏟子們,代表那些擺攤的小商小販,也代表聶老頭這樣的倔種,更代表那幾個将彩陶罐子摔了一地稀爛的農民,去發出自己的聲音。

  想起這些,心裏竟然有一種凝重的飽滿感。

  盡管她知道,歷史的腳步并不能那麽容易被推進,但是她可以嘗試着去努力,讓改革的那一天盡快到來。

  ********

  這次的文物保護交流會在香山飯店大報告廳舉行,各大部委都派人出席,并邀請了文博系統名的專家學者,會議主要通報國內文物現狀,并就文物保護工作進行交流。

  初挽是和工商局調查隊的同志一起出席的,她過去後,發現自己的座位被安排在範文西老先生的身邊,胡經理作為範老先生的親傳弟子,也從旁陪着。

  範文西老先生看到她,自然是有些意外,不過倒是挺欣慰的,親切問起來初挽最近的工作生活情況,初挽也就大緻講起自己和工商文物局進行市場調研的事。

  範老先生微微颌首,笑道:“這個工作很有意義,等會你可以講下調研過程中的心得,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初挽點頭:“是,我已經準備了發言稿,等會還得請範老先生多多批評指教。”

  範老先生看着初挽,頗為感慨:“你才多大,就已經有這樣的成績,很了不得了,我和你太爺爺年輕時候,我們還什麽都不懂呢,到底是新社會好,也是你太爺爺把你教得好。”

  這麽說話間,旁邊有幾個文博系統的專家,也是年紀大的,聽到這就是初挽,難免多看幾眼。最近初挽屢出風頭,上次考古研讨會的事,雖略隔着行,但大家工作難免有關聯,彼此消息都是通着的,所以也都知道初挽在國外出了大風頭,而之前收購假陶俑的事,也就隻有她站出來和文物局領導唱反調,可謂是一戰成名。

  這裏面,也有幾位文博系統的老專家,以及文物局的老同志,都是認識初老太爺的,看到初挽,也是感慨:“你現在年紀輕輕就已經進了京大讀書,回頭進入文博系統工作,也算是繼承你老太爺的衣缽,把初家當年的技藝發揚光大,你太爺爺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初挽知道這都是爺爺輩的,自然是恭敬聽着。

  這麽說話間會議正式開始了,這會議先是領導人發言,接着便是各大系統領導和專家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初挽聽了一圈,這些想法大多中規中矩,當提到文物保護的時候,大多秉持文物市場加強管理,提高文物管理力度,也有的提起要盡可能加大撥款,提高對文博系統投資等。

  當輪到範文西老先生的時候,他講起來很多,講了解放前中國文物如何被破壞,講到了馮彬,甚至還講到了初老太爺當年是如何保護中國文物流落海外。

  當提到這個的時候,有幾位還特意看向了初挽。

  範文西先生也講到了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對文物的保護力度,講到如今文博系統的機制,并提出了幾個設想,最後,他更是激動地道:“賣文物就是賣祖宗!”

  他的這一番講話,自然引起在場無數人的共鳴,大家紛紛鼓掌贊同。

  大家自然都敬佩範文西老先生,德藝雙馨,此時也趁機提出一些自己的疑問。

  初挽一直沒說話,就從旁安靜地聽着。

  當大家的問題都問完了後,初挽終于開口:“範老先生,我有個問題想請教。”

  範老先生看着她,頗為慈愛,笑道:“初挽同志,你說就是了。”

  初挽恭敬地颔首:“老先生,我說的或許對,或許不對,諸位老同志姑妄聽之就是了。”

  範老先生笑呵呵地道:“現在改革開放,大家都要接受新鮮事物,有什麽問題你說就是了。”

  初挽這才道:“就在這次的文物保護工作會之前一個月,我了解了由工商局文物局聯合發起的古玩市場調查工作,這是調查隊參與調查的詳細資料,裏面走訪了十幾個古玩黑市,也采訪了幾十個最基層市場管理人員和個體。有些資料中出現的問題,我感到很困惑,希望各位老專家指點一二。”

  範老先生颔首:“你說。”

  初挽便将資料拿出來,逐個分發給在場的主要領導和專家。

  之後,她才道:“大家可以看到,西北的農民在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喂雞,當尿壺;洛陽的農民在用漢代空心畫像磚壘豬圈,在用北魏石碑修橋修路,在用宋元瓷罐裝水,裝種子;我們也可以看到,就在前些天新聞報告,山東的農民将一大麻袋銅錢送到了廢品收購站,收購站打算拿着這些去冶煉廠回爐煉銅。”

  她說的,讓在場所有的人臉色沉重起來。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xbanxia.com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