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八零之珠玉在側

? 第 374 章

八零之珠玉在側 4589 2025-04-17 14:15

  第 374 章

  第374章陽光下的沉船

  經過歷經九個月的勘探、調研和模拟, 在各方協調配合下,在水下考古隊員艱辛的努力下,南海泰興號終于要在世人面前露出真面目。

  那一刻, 所有的人都一起見證了這個中國考古史上裏程碑一般的時刻。

  于是大家看到, 陽光下, 那沉船在大型起重船的協助下,緩緩地浮出水面,先是一抹痕跡, 之後起來,出水——

  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 看着海水從那沉船上緩緩流淌, 落在海中,看着那巨大的船體逐漸升起, 看着那明媚慷慨的陽光下, 那艘在水下埋藏了一百七十年的巨船重見陽光。

  一段一百七十年的歷史就此被喚醒,一個埋葬海底的時空膠囊就此被打開, 而屬于水下考古的新時代終于開啓了。

  初挽看着這一幕, 鼻子有些發酸。

  上一世,這艘船并沒有被打撈起來,強盜哈邁用破壞式的打撈, 掠奪了裏面的無價之寶,并将幾十萬件瓷器砸成了碎片。

  至于這船, 在飽經打撈摧殘後, 終于在海水中逐漸解體, 如同被人類遺棄的廢品一樣, 和那蟲草淤泥為伴, 永遠埋葬了海底。

  這一次, 在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下,終于做到了,讓這艘船在陽光下露出水面,讓中國人瞻仰它一百七十年前的風采。

  這時候,陸建晖走到了她身邊,他仰臉,看着那艘露出水面的船,道:“我還記得你講過的故事。”

  初挽笑了,低聲道:“故事是假的,但是眼前這艘船是真的。”

  陸建晖重重點頭,道:“是,幸虧我們做到了。”

  ************

  泰興號出水後,送往廣東,在那裏,廣東省将修建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對泰興號進行專門特別展覽。

  這個消息是震撼的,中央電視臺對南海一號打撈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世界考古界為之嘩然,各地媒體紛紛轉播,也有不少外國考古學者趕來一探究竟。

  那天,嚴院長嘆息:“十年耕耘無人理,一朝出水天下知,現在我們水下考古研究所一下子出名了,上面表揚,要給我們撥款,各地博物館和大學要和我們合作挖掘,各大捕撈公司要找我們談項目,總之現在咱們出名了,再也不愁錢了。”

  大家聽這個,全都笑了,出了成果了,出名了,以後工作就好辦了。

  不過現在還是有不少後續工作等待着大家,那些金銀銅器、瓷器和絲織品,全都是有重要考古價值的,全都要進行清理保護。

  這個工作量是巨大的,初步估計光瓷器就要大幾十萬件,這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和耐心,不過這個工作又是愉悅的,就像一個幹小買賣的終于開始數錢了,錢雖然多,數起來累,但是心裏美滋滋。

  根據嚴院長初步估計,這次考古出來的文物價值巨大,初步估量足足一個億的價值了,更不要說裏面蘊含的考古價值,那是無法估量的財富。

  面對這些成果,嚴院長高興得幾乎流淚,那天慶功宴,她特意握着初挽的手道:“小初,這次多虧了你,多虧了你!要不是你,我們——”

  初挽笑道:“嚴院長,你客氣了,這一切都是歷史大勢所趨。”

  她在這其中自然也起到了一些推動作用,讓一切提前了,不過也隻是順應時勢罷了。

  ************

  那天,彭樹林傳來消息,經過漫長一年的調查審查,經過漫長的跨國法律流程,初挽姑奶奶和聶家三伯共同保存下的那批文物,即将歸國。

  在這個過程中,國內文物局聯合公安局法律學人士,也查找了歷史檔案資料,并對當年花旗銀行盜竊案丢失的文物進行整理,目前初家聶家丢失的文物也都拿到了清單,即将送回國內。

  至于初聶兩位為國捐獻的大批文物,也将在一個月內抵達國內,這些文物将由文物局安排,分批次投入各大博物館中。

  又因為初家種種貢獻,經過商議,圓明園三獸首依然會放在初挽的私人博物館中進行展覽,這對于初挽來說,自然是一個不錯的消息,三獸首維護成本低,熱度高,這也算是為自己的博物館增光添彩了。

  要捐獻給國家的那批文物,是由文物局出面陸續運輸承接,而初家、聶家和其它幾家的,則是自己前往美國交接,經過國家特別審批後,初鶴兮的飛機入境,直飛北京,将文物平安運回。

  這時候,初挽的私人博物館已經大緻修建完畢,庫房也已經可以使用,她自己往年的珍藏以及初鶴兮送給她的一些文物,全都安置在庫房中,這一批初家昔日庫藏自然也會安置在自己的庫房。

  陸守俨陪着初挽和初鶴兮迎接那批文物時,聶家人都去了,就連回國後不輕易露面的聶玉書都在。

  初鶴兮和聶玉書說了幾句話,聶玉書現在在博物館工作,清淨,倒是适合他,不過看得出,他好像有心事,可能還是不太适應國內的生活。

  聶玉書看到初挽,神情溫和地颔首,好像有話要和她說,不過正好國際刑警和安保人員已經過來,準備交接,隻好罷了。

  這次雙方各自拿着清單,又有國家文物局專家和公安人員在場,逐個核實清點。

  文物交接過後,聶老頭抱着一件青銅鼎,痛哭流涕:“四十六年了,四十六年了,終于有了一個結果!”

  其聲悲怆欣慰,聽得聶家人全都紅了眼圈。

  初挽看着自家那一件件,想起太爺爺,難免心中酸楚。

  陸守俨見此,輕握住她的手,道:“等我們把這些都安置好,一起過去給太爺爺掃墓,他在天之靈一定欣慰了。”

  初挽點頭:“嗯。”

  **************

  初家的那些古玩全都安置好了,這時候博物館也差不多完工,擇日即将開業。

  對于這麽一樁大事,初挽也确實想和自己太爺爺聊聊。

  于是那一天,陸守俨夫婦帶着兩個孩子,并初鶴兮一起過去了永陵,去為初老太爺掃墓。

  此時正是靜美安寧的秋日,一眼看過去,好一片色彩斑斓的秋。

  下了車後,走在那漫漫落葉和枯草中,可見山峰間若隐若現的德陵明樓。層林盡染的金紅,和那肅穆正紅交相輝映,仿佛一幅濃墨重彩的西方油畫。

  這于長在城裏的孩子來說,自然是罕見的,兩個人都深吸口氣,忍不住贊嘆:“霜葉紅于二月花!”

  孩子的童言童語聽在幾個大人耳中,自然會心一笑。

  陸守俨拿了鐮刀,把鏟子分給刀鶴兮,兩個人在初老太爺墓碑前清理出一塊幹淨的地來,又拿出來鐵盆,将燒紙放在鐵盆中。

  初挽則和孩子拿出各樣供品小食,擺在了太爺爺跟前。

  這時候,難免把家裏的事都和太爺爺絮叨絮叨,甚至還讓兩個孩子給太爺爺唱歌跳舞。

  這麽說着說着,提到了如今國家給的表彰,那表彰是給初家聶家的,也是給姑奶奶初荟的。

  提到這個,初挽靜默了。

  她看向初鶴兮。

  他穿着高領毛衣坐在枯草間,柔亮黑發垂在肩頭,襯得膚色如雪。

  他顯然聽到自己的話了,不過沒說什麽,修長的睫毛微垂下,看不出什麽表情。

  明明這斑斓絢麗的秋美得仿佛在燃燒,他的眼睛卻隐在碎發的暗影中,幽靜寂寥。

  其實初挽知道初鶴兮的心事,那也是她的心事。

  姑奶奶不曾歸來,終究是一樁遺憾吧。

  日影西斜,夕陽如火,一家子人準備離開了。

  陸守俨收拾着東西,兩個孩子樂颠颠地拿着各樣吃食,初挽和初鶴兮也再次清理了初老太爺墳前。

  就在他們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初鶴兮突然道:“挽挽,你知道為什麽老太爺離開琉璃廠後,選在了永陵嗎?”

  初挽擡眸,看向初鶴兮:“為什麽?”

  初鶴兮抿唇聲道:“那天我去故宮博物館,順便看了三叔,和他聊了一會,他說起她。”

  初鶴兮很少主動提起自己的母親,初挽聽他這麽說,便問:“說了什麽?”

  初鶴兮看着遠處:“三叔說,他年少時曾陪母親同遊十三陵,來到永陵時,母親曾贊嘆,說這裏風景如畫,柿子飄香,有朝一日她要歸隐田園,定要在這裏結廬而居。”

  初挽聽這話,便覺心被輕輕一叩。

  一時間,想起年少時所看到的,那位抽着老煙鬥坐在院子裏石頭上,看着遠處十三陵的老人。

  他一直都在等,在女兒要結廬而居的所在,等着那遠去的女兒歸來。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xbanxia.com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