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八零之珠玉在側

? 第 184 章

八零之珠玉在側 9019 2025-04-17 14:15

  第 184 章

  第184章鹦哥綠

  初挽和刀鶴兮又商量了将來的市場問題, 刀鶴兮的想法是,先從香港市場切入,之後進攻美國以及歐洲國家, 初挽自然沒意見。

  刀鶴兮在香港的人脈足以為瓷語打開市場。

  之後, 兩個人由易鐵生和胡窯頭帶着, 親自考察了這裏的高嶺土和釉料,刀鶴兮是不吝惜錢的,總之統統都要最好的, 達不到滿意就再找。

  至于畫工,也足足找了十幾個, 最後終于找到一個滿意的。

  等各種細緻功夫全都看了一遍, 兩個人總算有些滿意了,又和易鐵生詳細地研讨過後, 全都交待給易鐵生, 他全權負責這裏的窯房。

  至于資金方面,由刀鶴兮負責, 易鐵生直接和刀鶴兮的秘書聯系。

  本來初挽的意思, 因為大部分投資都是來自刀鶴兮,問他要不要留一個人在這裏,刀鶴兮直接拒絕:“我們既然要合作, 那我自然信你,也信你的朋友, 我們隻需要看結果, 至于過程如何并不重要。”

  他淡淡地道:“我們追求的是百倍千倍的暴利。”

  初挽笑了:“行, 那我們都看差不多了, 也該回去了。”

  誰知道就在他們要走的那一天, 易鐵生突然找上他們:“鹦哥綠釉做出來了。”

  這讓刀鶴兮和初挽都是意外了下:“這麽快?”

  易鐵生:“他用了原本的素胎, 直接燒造的。”

  初挽聽着,也就道:“好,那我們現在去看看。”

  當下兩個人也不走了,直接趕過去窯房,這窯房裏燒的是松柴,在經過一夜的燒窯後,裏面還殘留着高溫,空氣中彌漫着燒柴的氣息。

  那張育新沉默木讷地蹲在地上,将一些破碎的瓷片堆積在一旁,他兒媳婦彭秀紅也在,有些忐忑地擡起頭,看了初挽一眼。

  初挽可以感覺到,那是一雙被貧困折磨過後,猶如驚弓之鳥一般的眼睛。

  初挽在這一刻,腳步略停頓了下,她會想起,當那位倒在柴窯前最後的手藝人倒下時,這位兒媳婦人在何處。

  不過她臉上依然沒什麽表情。

  她在胡窯頭的引領下,走到了沾了泥巴的木架子前,看向了那件仿康熙鹦哥綠釉,那是一件長頸瓶,通體綠色,青翠欲滴,如鹦哥綻開的柔亮羽毛,又如剔透的翡翠,明亮嬌媚。

  初挽相信,這麽一件鹦哥綠釉,便是不懂瓷器的人看到,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多看它一眼。

  它确實很美。

  刀鶴兮拿起來,對着陽光看過,那綠釉在陽光照射下,釉層剔透中帶着翠綠,顏色均勻,清澈嬌豔。

  旁邊的胡窯頭從旁賠笑着,開始解釋:“這是用了碳酸銅和晶料調配成的釉漿,再用吹釉法做的,燒窯時候都是老張頭一直守着的,他有經驗,整整守了一夜沒合眼。”

  初挽看過去,張育新微垂着眼,依然沉默地收攏着他手中的碎瓷片,不過那眼睛明顯看出泛着紅皿絲。

  旁邊的兒媳婦有些忐忑地咬了咬唇。

  他們顯然在提着心。

  畢竟在他們看來,這次的成敗,甚至可能意味着他們能不能留下,或者說他們的村裏人和同族能不能留下。

  刀鶴兮看了一會,才望向初挽。

  他顯然是滿意的。

  初挽拿起來,端詳了很久,才道:“春水染衣鹦鹉綠,江花落酒杜鵑紅,怎麽樣?”

  刀鶴兮唇邊便慢慢浮現出一些弧度:“很好,看來必須搭配一件杜鵑紅了。”

  初挽颔首。

  胡窯頭看得出這兩位是很滿意的,當下也就笑了:“這件鹦哥綠,不是我吹,你就坐着車圍着景德鎮各大作坊窯房轉一圈,誰能做出這個色,算我白說,這顏色絕了!”

  那兒媳婦彭秀紅看上去有些恍惚,手裏捏着一個刷子,有些無意識地刷着。

  初挽卻在這個時候道:“要說絕了,還不至于,這件鹦哥綠,也就勉強及格罷了。”

  她這麽一說,那張育新瞬間擡眼,視線銳利地掃過來。

  初挽笑看着張育新:“怎麽,有問題嗎?”

  張育新陡然站起:“你們以為有錢了不起,不懂就別在這裏挑三揀四,好東西到了你們跟前也白搭!”

  胡窯頭一見,大驚,忙拉着張育新,又給兒媳婦使眼色。

  那兒媳婦趕緊:“爸,你少說兩句!”

  初挽卻道:“你急于求成,為了能夠盡快燒造,用了素胎直接挂釉燒造,這種燒造方法容易造成釉面容易脫落,你為了彌補這個缺陷,燒窯時,在最初的一個小時,刻意把窯溫提高了,之後才恢複到正常低溫。”

  她這麽一說,那張育新神情陡然變了,他有些不敢相信地望着初挽。

  那胡窯頭也是瞪大眼睛。

  張育新兒媳婦更是慌了起來。

  刀鶴兮卻是神情不變,淡聲道:“然後呢?”

  初挽:“鹦哥綠的綠色,是釉中的氧化銅做着色劑來燒鉛而成,在低溫焙燒中,因為溫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顏色,正因為最開始的溫度刻意被提高,所以這個鹦哥綠,顏色偏于凝厚,而略少了幾分青翠。”

  她望着張育新:“至少,這不是你心中完美的鹦哥綠,是不是?”

  張育新怔怔地瞪着初挽,良久後,他嘴唇蠕動了下,點頭:“對,你說的,分毫不差。”

  初挽拿起那件鹦哥綠釉長頸瓶,徑自交到了張育新手中。

  張育新低頭,仔細看了很久,之後,終于,重重地摔在地上,那精美的鹦哥綠釉長頸瓶就此四分五裂。

  旁邊的胡窯頭見了,心痛到都不忍心看。

  這是作孽啊。

  這麽一件,什麽凝重不凝重,拿到外面去賣,也不少錢,要知道燒了一夜的柴窯,那就是多少錢,結果就這麽糟蹋!

  兒媳婦彭秀紅卻忐忑起來,她的手緊緊絞着衣服邊角,不知所措。

  初挽卻對旁邊胡窯頭交待道:“從明天開始,所有的師傅和工人都回來吧,開工,按照原本的工資,直接提升百分之二十,至于做什麽,易先生會和你們交待。”

  她這話說出,那胡窯頭頓時驚喜不已,一時之間,隻覺得這心被他們吊得一會兒上一會兒下的,如今可算是落了地。

  那彭秀紅聽着,也是喜出意外,眼淚都在眼眶裏打圈。

  要知道,這可是村裏不少人的飯碗啊!

  張育新卻沒什麽意外的,他在呆呆地看着地上的碎瓷片半晌後,終于擡起頭,望向初挽。

  他已經知道初挽的意思了。

  他說初挽不懂,說初挽在羞辱他,其實這才是最懂瓷的人。

  能夠一眼看出他昨晚心思的人,這個世上并沒有幾個。

  而能把這麽一件耗費成本和時間做出的成品直接交到他手裏讓他摔碎的人,這個世上更沒幾個。

  她并不在意一時的得失,她要的就是精益求精,就是要完美,要舍棄一切雜念,做出最好的瓷,至少是他心裏最好的瓷。

  初挽看着張育新,道:“張師傅,我相信現在你能夠明白,我要的是什麽。”

  張育新點頭:“明白。”

  至此,初挽沒再說什麽,刀鶴兮也沒說什麽。

  對于這樣一位師傅,兩個人都可以放心了,并不需要太多言語了。

  初挽再次交待了易鐵生幾句後,也就和刀鶴兮打算離開,他們已經不打算再等着下一批了,他們對于張育新有着足夠的信心。

  當他們的車子緩緩地消失在窯房外荒蕪崎岖小路上時,彭秀紅喃喃地道:“那,那意思是我們以後都繼續幹了,是吧?”

  胡窯頭咧嘴笑起來:“對對對,不但繼續幹,而且咱們工資都漲了,漲了兩成呢!”

  他高興地伸出兩個手指頭:“咱真是遇上貴人了!”

  他當然知道現下的情況,經濟體制改革,所有的人都被逼着往前沖,一口氣都不敢喘,像初挽這樣的老闆,在景德鎮可真是少見。

  彭秀紅想起這些,面色也有了喜色,她看向張育新。

  但是張育新依然僵硬地站在那裏,望着遠去的車子,那車子已經消失在道路的盡頭。

  他轉過頭,看向不遠處正丈量廠房的易鐵生,之後走過去。

  “這位年輕姑娘很懂瓷?”他聲音有些僵硬,不過到底是問起來。

  易鐵生正琢磨着廠房修繕問題,聽到這個,看向張育新,之後點頭。

  張育新:“她是做這一行的?”

  易鐵生這才停下手中動作,看向張育新,道:“不是。”

  他看到張育新那張飽經滄桑的臉上流露出失望和驚訝。

  顯然,這麽年輕一個姑娘,竟然能一口說出他那件鹦哥綠的缺憾,這讓他想不通。

  易鐵生望着張育新,道:“你知道我為什麽找上你們這家窯房?”

  張育新搖頭。

  其實這件事說起來确實蹊跷,畢竟在景德鎮,那些曾經挂靠在各大國營窯廠下面的私人作坊太多了,這樣的窯房也數不勝數,絕大多說都要被淘汰了。

  為什麽易鐵生竟然找上他們,且抛出了很誘人的條件,答應了他們所有的要求。

  易鐵生:“是她讓我找上你的。”

  他口中的“她”自然是初挽。

  張育新困惑:“為什麽?”

  易鐵生道:“你學了一身手藝,應該知道你師從何人吧?”

  張育新微詫,皺眉看着易鐵生。

  之後,陡然間,他意識到了什麽,神情大震,嘴唇微顫:“她,她姓初?”

  他聽到別人叫她初挽,但他并沒有意識到,她的姓氏就是初。

  畢竟,那隻是他拜師之時,師傅在暗黑的窯房中讓他偷偷跪過的牌位,是他師傅口中偶爾叨叨的過往。

  易鐵生點頭,之後淡淡地道:“王永清是初家老太爺一手調理出來的得意門生,而你是王永清唯一的弟子。”

  他正色道:“所以你知道她為什麽找你了。”

  對于初挽來說,即使這家窯房不掙錢,她也要讓它保留下來,讓張育新一直做下去。

  ************

  初挽和刀鶴兮坐車前往南昌,汽車輪胎傾軋過坑窪的小路,初挽再次感到暈車的不适。

  其實這幾天在景德鎮,她偶爾坐車時,都有這種感覺,包括過去窯房,聞着那釉料的味道,裏面氧化銅的氣息,都讓她感到不适。

  她本以為忍忍就過去了,誰知道等汽車上了公路,那種不适感再次強烈地襲來。

  刀鶴兮注意到了,側首,低聲說:“你臉色很難看?要不我們停下來休息一會?”

  初挽點頭:“好,可能是暈車,我下車透透氣。”

  于是汽車停下來,兩個人便走到了路邊樹下,刀鶴兮擦了擦公路旁邊的石頭,讓初挽坐下來。

  初挽低聲道:“刀先生,謝謝。”

  刀鶴兮略默了下,道:“鑒于我們現在的合作關系,以後我們還有很長的時間要打交道,你可以直接叫我名字。”

  初挽一想也是:“說得對。”

  刀鶴兮也陪着初挽坐下來,旁邊公路上時不時呼嘯而過大卡車,上面都是裝載着滿滿的瓷器,景德鎮的瓷器就是從這裏,運往四面八方。

  初挽靜默地做了一會,感覺稍微好一些了,她笑道:“我突然想起之前在新疆,在那裏突然見到你,真是意外。”

  刀鶴兮:“為什麽?”

  初挽:“你和那邊的氣氛格格不入。”

  或者說,他和這個年代這個國家都格格不入。

  刀鶴兮緩緩地看向初挽,低聲道:“我也覺得,你和那裏的氣氛格格不入,我看到你,很意外。”

  初挽:“嗯?

  刀鶴兮頓了下,他似乎在找着詞語試圖形容自己的感覺:“你就像一片素胎白瓷中的孔雀藍釉,讓人眼前一亮。”

  初挽啞然,之後笑出聲:“這是在誇我嗎,謝謝你。”

  刀鶴兮第一次看到她,應該是她穿着綠軍裝舊棉襖頭發亂糟糟地出現在賭石場,那時候還數天沒好好洗澡,不敢想象自己當時的形象。

  刀鶴兮涼淡的眸中也略有了一絲笑意:“你很會看石頭?”

  初挽聽着,略沉吟了下,道:“有一個朋友曾經教過我一些技巧。”

  刀鶴兮:“那這位朋友看來很懂了。”

  初挽:“還好。”

  兩個人就這麽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着話,初挽說起自己最近撿漏的事,提起了那件元代金腰牌。

  刀鶴兮聽了,道:“八思巴文?我倒是略知一二。”

  初挽意外:“你懂?”

  刀鶴兮:“隻是知道一點。”

  初挽越發意外,要知道,八思巴文在幾百年前已經被廢棄,蒙古族房屋上也許殘留一些變形,但也許主人根本不知道那些文字的意思,也就蒙古一些信仰佛教的僧人據說還在使用,會寫一些八思巴文對聯。

  自己太爺爺懂這個,也是偶爾學的,沒想到刀鶴兮竟然也會。

  初挽有心想問刀鶴兮的師承,不過也怕那麽問惹他反感,隻是道:“那敢情好,你幫我看看。”

  刀鶴兮淡聲解釋道:“東亞的幾種文字,我都有所涉獵,朝鮮文我學過,據說朝鮮文字曾受八思巴文影響,所以曾對八思巴文也了解過一二,等回去北京我給你看看吧。”

  初挽:“不用回去,我給你畫。”

  刀鶴兮微揚眉。

  初挽便拿來一根樹枝,在泥地裏畫,她記性好,或者說她是圖片式記憶,盡管不懂那八思巴文的意思,但是她可以按照腦中的圖片畫出來。

  等她畫出來後,刀鶴兮道:“這是忽必烈的腰牌,不過是在登基為大元皇帝之前的,所以上面隻有八思巴文,那個時候,他還是蒙古國可汗,這是他的傳令腰牌,應該是用于通報緊急軍情的。”

  初挽恍然:“我知道了,這個叫海東青腰牌,我記得《元史》提到,蒙古曾經鑄造過金銀鐵三種質地的海東青腰牌,都是镂刻了鷹頭,不過後來這種海東青腰牌就換成了蒙古字牌,我這個,應該是忽必烈沒稱帝,海東青腰牌和蒙古字牌過度時期的。”

  正是因為這個,上面有八思巴文,也有海東青,說特定歷史下的産物了。

  刀鶴兮微颔首:“應該是了,确實很少見。”

  初挽聽了自然高興,一時說起那金牌可能的來歷。

  刀鶴兮見此,道:“你涉獵倒是很廣。”

  初挽:“那你呢?你不是什麽都懂。”

  刀鶴兮:“可我不如你懂得多。”

  初挽聽着,看他一眼:“我也這麽覺得。”

  刀鶴兮神情頓了頓,之後難得竟然笑了。

  這時候,初挽也休息差不多了,當下兩個人繼續上車,不過刀鶴兮特意囑咐過司機,讓他開穩當一些,不要颠簸。

  初挽上了車後,那種密不透風的不适感再次襲來,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麽了,隻能微靠在座椅上閉目養神。

  車子大概行了一個多小時,前面遇到了車禍,加上下雨道路堵塞,隻能慢慢地往前走,一卡一頓的,初挽就更加難受了。

  刀鶴兮見此,徑自讓司機轉道,找到距離這裏最近的一處縣城,徑自帶她過去了醫院。

  初挽到了這個時候,也不想逞能了,她确實感覺很不對勁,她以前從來沒有這樣過。

  刀鶴兮虛扶着她過去醫院,帶她做了檢查,她被安置在醫院的木椅上休息,刀鶴兮去取檢查結果,結果出來,他也看不懂,便去找大夫問。

  誰知道那大夫看了後便笑起來:“恭喜恭喜!”

  刀鶴兮:“?”

  大夫:“你愛人已經懷孕了!她現在不舒服,那是早期妊娠反應,沒事,熬一熬就過去了!”

  刀鶴兮微怔,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

  大夫拿着筆,快速地記錄着,笑呵呵地道:“你愛人懷孕了,就不要坐車跑長途,她肯定難受,她這是妊娠反應加劇了暈車的症狀!”

  她擡頭,了然地看着眼前的小夥子:“年輕人不懂事,女人既然懷孕了,你還是得多上心。”

  刀鶴兮緊緊抿着唇,緩慢地道:“不是。”

  大夫:“什麽不是?她就是懷孕了,這就是懷孕早期太過勞累導緻的!你看你也是穿得有模有樣,不是那窮的,愛人懷孕了,你們就不能上點心。”

  她說這話的時候,突然發現不對。

  眼前這位冷着臉,一點沒有當爸爸的喜悅。

  她蹙眉,被計劃生育了?

  刀鶴兮涼涼地掃了大夫一眼,才慢條斯理地道:“我們不是夫妻關系。”

  大夫:“……”

  她擰着眉,小心試探:“你們是親戚吧?”

  刀鶴兮抿唇。。

  大夫咳了聲:“我說呢,我就覺得你們長得像,我還以為是夫妻臉!”

  刀鶴兮便不解釋了:“現在怎麽辦?”

  大夫:“這要看這孩子是要保還是流?”

  刀鶴兮:“流?”

  大夫看着刀鶴兮那明顯不懂的樣子:“這你都不知道,就是打胎,現在計劃生育,沒指标就得打胎!”

  刀鶴兮瞬間蹙眉,他打斷了大夫的話:“要保要流,我會和她本人商量,現在麻煩先開些藥,讓她好受一些。”

  大夫:“行!”

  作者有話說:

  放心七叔不會誤會什麽的,我們要相信七叔的格局!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xbanxia.com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