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西北誰也靠不住
黃雨順說道:“這邊吃光了就送到另外一邊,那邊的是幹草。
等過半個月再送來吃一次青草,這樣可以防止那些牛生病。”
紫旭點頭:“這樣不錯,可以防止過度啃食帶來的災害。”
百裡寒拉着她的手,穿過護欄來到水潭邊上。
紫旭探查了一下,這底下肯定有鲛人那種淡水制造器,她也不打算拿走。
畢竟這邊兒挺需要它的。
這邊兒牛就是黃牛,很提黃黃的卻非常健碩,比紫旭以前看到的牛要大幾倍。
這種牛的肉稍硬,比起養在罪人谷的那些牛要有嚼勁兒。
百裡寒問:“我看這裡有二十幾頭,你打算換多少?”
黃雨順搓了搓手,有些緊張的問:“能換十頭嗎?”
十頭牛換十萬斤糧食,他們就能度過這個災年堅持到秋收。
紫旭點頭:“當然可以,不過我能不能跟當地百姓換點高粱酒?”
黃雨順猛點頭:“可以可以!”
紫旭失笑:“你把牛帶來,我收好後要回去給你糧食。”
“啊?”黃雨順愣了一下,連忙去找放牧的人趕來十頭牛。
紫旭直接收入空間的牧場裡面,牛有公母,以後還能繁育。
放牧的人吓傻了眼,半天都麼回過神來。
黃雨順則去趕車,想快點回去。
然而寶莉比他還想快點,所以不用驅使就自己跑了。
回到城裡,紫旭将糧食放入黃雨順的糧倉,說道:“幸好你這裡比較幹燥。
不過還是盡快發下去,不然受潮後會發黴。”
黃雨順點頭:“我這就找人發下去,隻是那黃窯縣得我自己去一趟。”
“怎麼?人手不夠?”百裡寒随口一問。
黃雨順搖頭:“有些便的地方的人攔住那邊的路,我去了還能打一打,盡量多的保住糧食。”
紫旭笑道:“這樣吧,你先給這裡的人發糧食,發完之後我們跟你去黃窯縣。”
黃雨順眼睛一亮:“好好,多謝夫人。”
在黃雨順發放糧食的時候,紫旭和百裡寒去跟當地人換取一些酒。
之後找到屠戶幫忙殺了六頭牛,分割好才收起來。
至于内髒就讓當地人幫忙做成臊子,他們用特殊的瓦缸裝着,密封起來。
要腌制幾日才行,紫旭收到了空間裡,倉庫的格子裡時間是固定的。
做好這些,黃雨順也派發完糧食,帶着紫旭和百裡寒坐馬車去黃窯縣。
這裡的路非常的幹燥,黃沙四起,到了黃窯縣地界寬敞平整的路就變成了怪石嶙峋的夾道。
這裡絕對是劫匪的好地方,難怪黃雨順要親自來一趟。
進入亂石道的三分之一,前面跳出來幾個人,手中拿着菜刀、鋤頭等物。
為首的是個骨架很大,但瘦的皮包骨的漢子吼道:“交出糧食,我不殺你們。”
黃雨順說道:“我送人去探親,沒帶糧食。”
漢子說道:“我認識你,你是黃雨順,你不是來給黃窯縣送糧食的?
黃窯縣是你的老家,你就眷顧着,我們高粱海你怎麼就不管?”
紫旭挑眉,看來十萬斤糧食根本就是毛毛雨,這邊受災的很多。
黃雨順說道:“高粱海那邊歸秦縣令管,我的手不好伸那麼長。”
漢子不依不饒:“不行,我們都是屬于西北的,你是西北最大的官,你必須管。”
黃雨順想了一下說道:“這樣吧,你們放我們過去,明日我們去你們高粱海看看。
如果百姓真的吃不上飯,我會勻出一些糧食來給你們。”
壯漢身旁的瘦弱老者說道:“姑且相信他吧,我們這西北誰也靠不住。
如果得罪狠了,把唯一一個肯把百姓當人的官得氣跑了,那是我們吃虧。”
漢子想了一下,臉上肌肉快速抖動。
就在紫旭以為他要說什麼狠話的時候,他說一句可憐兮兮的話語。
“有吃的嗎?家裡的娃和老人真的要撐不下去了。”
紫旭歎口氣說道:“馬車後箱裡的糧食給他們一袋子吧。”
黃雨順也歎口氣,到馬車後箱,打開後裡面有一個大袋子和一個半袋子。
“給大袋子還是這半袋子?”他毫不避諱的問出來。
紫旭嘴角一抽,這人還真是耿直。
“大的。”
“好!”黃雨順拎出大袋子,足有二百斤。
黃雨順說道:“這個是米粉,别看着醜像是壞的,兩勺就能用熱水泡一大碗。
給孩子和老人吃最好了。”
雖然米粉看這不好,但氣味兒事香的,漢子們吞吞口水,誰也沒吃。
他們齊齊彎腰鞠躬:“多謝貴人救命!”
黃雨順又歎了口氣,心裡對這些人充滿憐憫。
路上,紫旭問:“那個什麼秦縣令是怎麼回事?這西北一片不都歸你管嗎?”
黃雨順說道:“那人的姐姐是京城三品官的小妾,如果得罪他我可能當不成這個官。
想着我在這裡還能多照顧一下百姓,如果我下去了……”
紫旭點頭,再來的新官誰知道會不會對百姓好呢?
沉默中,馬車晃悠到了黃窯縣,縣城裡一片慘淡,路邊的屋檐下都是人。
他們雙目無神王者天空,似乎是在等待死亡。
紫旭問:“這裡缺水嗎?”
黃雨順搖頭:“不缺水,若不是水源還有,這些人早就死了。”
紫旭點頭:“着急人來吧,我熬米粉給他們。”
“好!”
百裡寒幫忙支起大鍋,紫旭調動空間裡的水注入鍋裡面,融了一塊營養粉,之後燒開,倒入米粉。
一大鍋的糊糊并不是很粘稠的那種,紫旭怕他們嗆到。
百姓聞到了香味,自發的過來排隊,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在做夢。
黃雨順背着一個老伯來到鍋邊:“看,有糧食了。”
老伯動了動鼻子,紫旭盛了一碗米粉遞過去。
有些燙,紫旭拿出一些冰塊扔到鍋裡。
她保存的冰塊都是用開水放冷後制作的,不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
黃雨順又弄來一口大鍋,紫旭繼續煮米粉。
這裡的百姓吃飽後都恢複了生機,甚至有些母親聽見兒女有力氣喚她一聲娘的時候泣不成聲。
紫旭沒想到這邊兒竟困難成如此,雖然沒見易子而食的慘狀,卻也看見老人堅持不肯吃的情況。
他們覺得自己老了,死就死了,兒女們還年輕,需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