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 章 紡織路新開了五家鋪子
離開泾川縣,秦川返回景甯縣紡織路街道,進這家新開的拉肉面館吃一碗面當中午飯。
中午這會兒面館裡人很多,在窗口端面的人排成一個長隊。
棉紡廠上班的職工,在廠裡食堂吃飯的人是正式工,沒編制的合同工、臨時工要在外面吃,要麼回家。
這家拉面館就是給這些人開的。
後廚兩個拉面師傅兩個撈面姑娘,一個收拾外面桌子上碗筷 的姑娘,這些員工一個月的工錢不到八十塊。
這家面館在工商局的備案人名是王虎,不知道在棉紡廠房産科能不能打聽到這個人。
吃完面,嘴一抹,秦川從鋪子裡出來,往棉紡廠裡面走。
小車停在縣委大院裡,走十幾分鐘到紡織路街道這兒。
周援朝當了景甯縣委書記,對棉紡廠擴産擴能很重視,北面挖地基鋪場子,新建幾排廠房。
周書記私下裡悄悄問過小川女婿,要不要在大坪村建分廠。
綜合各方面條件來看,秦川覺得還是在縣城搞擴建最好。
進辦公樓一樓,找房産科辦公室,負責人是張科長,人不錯。
裡面兩張桌子,一個人不在,張科長在本子上寫東西。
“張科長,忙着呐?”
張科長轉過臉,他認識給他打招呼的人,趕緊招呼。
“秦總,快請進,難得你來咱廠裡轉一圈,要不要我把領導們叫來陪你,都在工地那兒。”
秦川趕緊拒絕:“不用叫他們,我是找你說事兒的。”
房産科的張科長又拿茶罐子又拿 水壺,秦總還沒問,他嘴上主動說。
“秦總,昨天賣挂面的魏老闆來找我,問董保糧交押金要房子的事,我給他解釋了一遍,他肯定跑大坪村找你去了,你找我也是為這事兒吧?”
秦川點頭,說魏老闆昨晚就去大坪村了。
“董保糧和你嶽母一起來的,說要一套房子一起住,我說這事兒要你同意,他們說你肯定同意,他們先交一萬塊,住夠三年,再交兩萬塊,這套房子就是他倆的了,秦總,棉紡廠新出來的房改政策。”
秦川能理解。
從八六年八七年開始,國有企業給職工分住房,先交一部分錢,住夠三年再交一部分,房子就可以辦在職工自己名下,慢慢就成了各人私有産權。
董保糧就是鑽這個空子。
“張科長,董保糧跟我嶽母住上一年半載,說不住了,這一萬塊錢就退掉了對吧?”
“那肯定退的,房子騰出來交給單位,錢就退出來了。”
董保糧先有這個目的,跟秦總的嶽母扯了證,住在一起,一年半載後退房子,他拿一筆錢走人。
即便房子不退繼續住着,三年後也是秦總的嶽母交錢,成為私有财産後,最後分家産他分一半。
趙秀梅身後有秦總,有紡織路街道上的周琴琴,兩人一起生活,要多少錢沒有?
還有景甯縣委周書記,地位蹭蹭提高一大截。
董保糧覺得自己坐上了大船,怎麼着都對自己有好處。
“張科長,我找你來就說一個意思,姓董的交的這筆錢是我嶽母手裡的,他要房子或許是個幌子,他如果不要房子要拿走這筆錢,你扣着不要給他,明白嗎?”
張科長立馬明白。
“他倆一起交這筆錢的時候我就看出來了,肯定是你嶽母手裡的錢,你放心秦總,你就是不來親口安頓,我也會這麼辦。”
秦川說明白第二個意思。
“張科長,别給他倆開證明扯結婚證。”
這讓張科長很為難。
“秦總,董保糧是廠裡老員工,他老婆死了十幾年了,他兩個兒子不待見他,他找你嶽母一起組織家庭搭夥過日子,你嶽母也樂意,這種條件下,廠裡憑什麼不給他倆開人事證明,就因為你說不讓看,就不給他開?他會跑去告狀的,秦總,這也是你的麻煩。”
細一想,棉紡廠真沒理由不給他們倆開證明。
董保糧跟趙秀梅扯證的目的,就是為了搞錢,而不是實實在在跟趙秀梅一起生活。
但嶽母這個人精神上有些問題,你幹涉一把,不讓她跟姓董的在一起,她一天到晚就是抑郁狀态,悶悶不樂,能把三個女兒愁死。
張科長悄悄說自己的意思。
“秦總,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倆在一起過去,暫時來說,董保糧不會折騰出什麼事,咱留個心眼看事态發展。”
“看事态發展?”
“就是,先看看,我和廠長書記都監管着他,想他也跳騰不出什麼浪花。”
秦川哼笑,這種人手裡有錢就玩賭博,跳騰出來一樁事情,你們誰能知道?
秦川給張科長留下自己家裡号碼,有什麼不正常情況及時溝通。
秦川還有别的事兒要問清楚。
“張科長,紡織路這一排鋪子,西月份新開了五家,他們是交的租金還是買的房屋所有權?”
“哪五家鋪子?”張科長努力想。
“交了三年的所有權使用費,三年以後,要是政策允許,他們再交一筆錢,鋪子就是他們自己的。”
秦川想想。
“張科長,他們五家人交錢簽字的時候,陳立新有沒有跟着?”
“當然跟着,陳經理也簽了字,同一條街上,五百米範圍,不能他開牛肉拉面館,陳經理也開一家牛肉拉面館,他們相互寫了承諾書,棉紡廠給他們做見證。”
張科長很疑惑,這些情況秦總你不知道嗎?陳經理沒跟你彙報?
秦川說過一句話,紡織路街鋪,全權交給二姐兩口子打理。
有些事情他沒有主動過問,沒有主動過問,不是說陳立新你不用給秦總主動彙報。
“張科長,拉面館的經營者是叫王虎嗎?”
“秦總稍等,我給你看看!”張科長手底下翻一沓資料。
“紡織路街道11号街鋪對吧,安民拉面館,是叫王虎。”
“張科長,他是咱棉紡廠的職工家屬?”
“不是,我不認識他,陳經理帶着他們五個人來做登記的,一人交一萬塊,三年試用期。
“張科長,他們五個人有照片嗎?”
“有,登記表上肯定要貼照片的。”
一寸黑白照片貼在五張表上,秦川看了又看,覺得這五個人的長相記在了腦海裡。
“張科長,他們是咱景甯縣城的人?”
“不是,他們是銅城市區武川村人,我還納悶呢,銅城市武川村的人怎麼跑這兒開鋪子來了,陳經理的解釋也有道理,他說都是他親戚,一塊開鋪子打交道方便。”
陳立新是銅城市區人,認識武川村的人不是多難的事。
這沓登記材料裡有身份證油印件。
現在實施身份證登記制度,看這個身份證照片應該不是假的。
“謝謝張科長給我這些信息,我還有一個要求,你不要告訴别人我在你這兒查這些信息,我二姐夫問起來你也别告訴他。”
“秦總,這裡面是不是有問題?”
“有沒有問題不一定,完了再說。”
離開棉紡廠張科長辦公室,秦川覺得既然出來了,這件事沒必要拖到明天,再去一趟銅城市武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