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金百合’計劃的第一批執行者是憲兵隊,被調來的憲兵隊四處搜查,扣押所有中國政府的财産,炸開銀行的庫房、搶劫富家及中産階級商人和專家的收藏,黃金,寶石,珠寶,藝術品和貨币,隻要是值錢的,一概收走。搜索: 拉小書網 laxsw.com 本文免費閱讀
自古"天下财富出于東南,而金陵為其會",南京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曆史上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曆史遺存。
雖然南京不是第一次被洗劫,但是這一次卻是最仔細最系統的洗劫,在這一階段,秘密憲兵共計搜到了6000噸黃金,另外還有無數中國人喜歡的小金塊、白金條,鑽石,紅寶石,藍寶石,藝術品和各種古董,甚至連農村的墳墓都挖掘出來,将死者鑲嵌的金牙也拔掉拿走。
在這個過程中,日本人把他們精細的一面表現的淋漓盡緻,主要體現在分工合作上。
‘金百合’另外的一個别動隊,主要是由特務精英組成,他們的主要目标是銀行老闆、行業協會的首領、連鎖當鋪的老闆以及幫派的老大,這些人的身份,住址,家人分布情況,早就提前做了仔細的調查。
日本人極為重視細節的另外一個重要例證是,當時還有一支經過精心挑選的,對珍貴書籍和文稿具有專門知識的特别行動隊,其中一些是日蓮宗的和尚,他們的任務是在中國的圖書館、博物館、私人藏書或是寺院的藏經裡挑選這類書,然後把這些珍本運到東京,而這一切都在戰争開始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這些掠奪者早就在中國四處遊曆,和私人收藏者做朋友,編制了最珍貴書籍和文稿的目錄,到時候隻需要按圖索骥即可。
南京大屠殺後,有大概一千多名這樣的日本專家來到南京,在南京的廢墟裡挑選珍貴的書籍,最珍貴的專門挑出來供天皇使用,日本的皇家圖書館有優先挑選權,每一件東西都會被仔細的編号、打包,然後放入到防水的箱子裡裝船運往日本。
這部分書籍和文稿一部分用來建立東京的東亞研究所,東方文化研究所,東亞經濟研究所,大東亞圖書館等其他研究機構。
這些文化财富被存放在日本皇宮、皇室宮内廳、靖國神社、早稻田大學、東京帝國大學和慶應大學等地方,雖然戰後中國學者要求歸還,但是這些書籍超多三百萬冊,日本人隻歸還了十六萬冊,不到百分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