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的消息,照舊過了裡正的口,一個村子裡住着,裡正又是個相對公平公正的人,大多數時候清荷很尊重裡正。
蓋房男工們的工錢,還是二十文一天。
女人這邊的工錢反而出乎大家的意料,一月足足有五百文工錢,一季還有兩身衣裳。
消息放出去當天,整個王家莊炸開了鍋。
家家戶戶的女人,沒有不心動的,一個月五百文,比一個壯勞力去鎮上扛包還多呢。
周家小院門口擠着滿滿當當的人,都是想來做工的村民。
蓋房這邊,交給了周明遠和王長喜負責,女人這邊則是萬氏和趙慧在處理。
招男工不是第一回,哪些人做事勤快賣力,周明遠和王長喜心裡門兒清,因此不費什麼功夫。
麻煩的是女人這邊,一個個的攀親戚扯關系,饒是萬氏都有些招架不住。
清荷聽着院子門口一群女人嗓門越來越大,吵得人腦袋疼,這樣下去容易出亂子。
于是,她叫金婆婆去傳話,說明天在大夥眼皮子底下公開選人,拉關系攀親戚都沒用,隻能靠自己的實力,有願意報名的上午早點過來。
那些個老婆子小媳婦得知還要考核的消息,多少有些不太情願,卻也沒辦法,也隻能住口,三五個人結伴,一路讨論着招工的消息回家去。
當天下午,村長大兒媳婦羅氏悄摸上了門,羅氏拉着萬氏扯了好半天閑話,直到最後憋不住了才開口說了過來的目的。
“萬家妹子,你家招女工能不能算我一個?你也知道,念書費錢,為着我家永才念書,家裡人心不太平,公公婆婆夾在中間為難,我看着心裡不好受。”
“若是能在你家做工,家裡就多了一份收入,我家永才念書我就能自己供,不叫公公婆婆難做。我的性子,你是了解的,不是那種偷奸耍滑的,你要是招了我,我保證把事情做得好好的。”
羅氏一向以自己有個讀書的兒子為榮,難為她能拉下臉來,說這麼多。
家裡都有念書的孩子,萬氏其實很能理解羅氏的心情。
況且村長和張嬸子一直挺照顧自己家,萬氏挺想答應的。
隻是閨女跟她說過,招女工必須經過考核,不能私下走關系,要不,容易亂套。
面對這樣言辭懇切的羅氏,萬氏不好一口回絕,便讓羅氏明天好好表現,她表現好,自家選了她,别人也說不了什麼。
這話到羅氏耳朵裡,卻是成了另一個意思。
羅氏以為這是定下她了,不過是為了怕别人說道,明天還是要走個過場。
回家的路上,羅氏一臉的喜氣。
自她聽說周家要招女工,她的心思就活躍了起來。
兒子念書花費重,小叔子一家不願再繼續供兒子念書,眼看一家子就要鬧起來。
公公婆婆為了家裡和睦,隻怕是要分家,可分了家還是沒有錢啊。
她這輩子,就盼着兒子能讀出個功名,不管怎麼樣,也不能叫兒子沒書念。
就是想着公公是裡正,兒子又是個讀書人,一時半會拉不下臉來周家,等到村裡其他人都散了,她才好意思到周家來說說。
原本她以為周家如今家大業大,這次過來可能會聽到什麼不好聽的話,沒想到人家待她客客氣氣的,怪不得公公婆婆老說周家人厚道好相處。
回想起周家的大院子,羅氏心生羨慕。
房子又氣派又敞亮,青石闆鋪的院子,幹幹淨淨的,不像村裡其他人家,院子裡不是有泥土石塊不說,還有不少雞屎。
以前公公婆婆說,要把清荷那姑娘說給兒子,自己覺得周家沒讀書人,還不願意。
哪裡想到周家會有今天的造化,要是早知道,當初就該聽公公婆婆的,早些上周家來,說不定……
想到這裡,羅氏搖了搖頭,方才她又見到清荷那姑娘了。
那相貌和周身的氣度,就跟戲裡唱的大家小姐一般,哪怕她再寶貝兒子,也要承認自己兒子配不上那姑娘這個事實。
次日上午,周明遠家院子旁邊準備蓋作坊的平地上,搭上了三張桌子,這是用來考核的。
考核的标準也不多,首先得愛幹淨手腳麻利。
畢竟是做吃的,要是招人邋裡邋遢的人進來,叫人吃壞了肚子,那不得壞了自家的名聲。
再者呢,就是要刀工好,力求切出來的菜,每塊大小均勻,不薄不厚,恰到好處。
跳水泡菜價格不便宜,一般的平民怕是舍不得買來吃,多半都是有錢人家才舍得,若是切的菜大的大,小的小,看着太掉價。
最後一點,則是要求嘴巴緊,雖說清荷是打算讓招到的人,每人簽一份保密協議,怕就怕有些人不是故意洩密,而是嘴巴大,無意中被人套了話。
以上三點要求,缺一不可。
經過一上午的考核選拔,最終定下了五人。
有玉芝娘桂花嬸,王木匠家的兒媳婦蔣氏,鐵蛋娘曾氏,村長大兒媳羅氏,還有個剛嫁進村的新媳婦楊氏。
名單通知後,沒被選上的那些人心裡不服氣,村裡的熟人大夥不好意思針對,一緻把矛頭對準新媳婦楊氏。
“家貴家的新媳婦也太沒規矩了,這才嫁進來幾天啊,都欺負到我們這些長輩頭上來了。”
“就是,咱們都在村裡住了幾十年了,村裡的嬸子媳婦有一個算一個,不管怎麼排也輪不上她呀。”
“家貴他娘有的苦頭吃啰,娶了這麼個争強好勝的媳婦。”
一群婦人邊說邊朝家貴媳婦楊氏翻白眼,楊氏是新媳婦,臉皮薄,被這些人你一句我一句,說得都快哭出來了。
好在她婆婆是個明理的人,明白自個兒媳婦被選上,是大好事,不留餘地地維護楊氏。
清荷也站出來講明楊氏被選上的理由,并且還指出說酸話的幾人淘汰的原因。
這幾人在村裡不算是愛幹淨的,就連今天來參加考核,身上穿的衣服都有不少污垢,可見平日裡有多埋汰。
不愛幹淨是一回事,又都是些嘴碎愛嚼舌根子的人,切菜切得也不好,三點要求一點都沒達到。
一個接一個的理由抛出來,還是被一個晚輩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說出來。
有人覺得臉上挂不住,張口就要罵人,被旁邊的人提醒,才生生止住了嘴,想起這不是能讓她們随便耍威風的晚輩。
“各位嬸子都是能幹人,要管着一大家子,家裡家外事情多,自然有些細節上顧及不到,沒選上并不是你們能力不行。”
“人呐,有高有矮,手指頭還有長有短呢,别的方面嬸子們略遜一籌,種菜這方面各位嬸子們可都是立在上頭的。”
“我家以後需要不少瓜果蔬菜,家裡有多的,隻管拿過來,統一按市價收,保管虧不了大家。”打一棍子給一顆糖,清荷深谙此道,說完大夥淘汰的原因,趕緊又抛出收菜的消息。
果然,方才還心裡不平的婦人,注意力一下轉移到賣菜上。
她們誰不是都種了幾十年的菜,别的不行,種菜的能力那是沒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