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免費的房子住,還有銀子補貼,她當然選第二種啊,隻是于氏擔心,這樣的好事會不會有其他沒說出來的隐患。
至于第一種方法,她根本不會考慮,她和兒子都不會平白無故接受别的錢财。
于氏糾結不定,覺得第二種好又擔心受騙,不是她不相信清文的姐姐,她是怕小姑娘也是被人忽悠了。
“不知周姑娘說的好去處是在什麼地方?”于氏還在猶豫時,黃秀才吃完飯過來了。
其實在清荷說出背後是吳秀才在搗鬼時,黃秀才就到了門外,不過因為清荷正在說話,他不便打擾,便在門外等了一會才進來。
黃秀才走進屋,跟周明遠打過招呼,坐到于氏身旁,再次問道:“周姑娘,你剛剛說的地方在哪裡?提出這麼好的待遇,可是有其他不方便之處?”
黃秀才一針見皿,直達問題的關鍵,清荷菱唇微翹:“在我們村裡。”
“周姑娘的意思是,你們村裡辦了學堂,要請我過去授課?”
村裡辦學堂,黃秀才不可置信:“念書花費不小,你們村的村民都很富有嗎?”
見黃秀才并未直接拒絕,清荷覺得有門兒,遂将所有書籍筆墨補貼,都由她家負責之事說了,又講了村裡正在給夫子蓋新房雲雲。
清荷說完,黃秀才瞳孔微怔,随後雙目泛紅,語氣激動道:“周家大義,黃某願赴村中授課。”
包下全村孩子的書籍筆墨,隻用交些束脩便能念書,一個姑娘家如此開闊的兇襟,怎能不讓人動容。
若是他幼時能碰上周家這樣的大義之家,他娘也不會受盡苦楚。
一旁的于氏,不知是不是想到了從前的艱難,偷偷抹起了眼淚。
幾息後,黃秀才穩定了心神:“周姑娘,周大叔,每月一兩銀子的補貼便不用了,不用再額外租房,學生們的束脩足夠我和我娘生活。”
“這……要給的,一早就定好的。”孩子的夫子點了他的名,周明遠覺得不回答不行,一邊磕磕巴巴地說話,一邊求助地看女兒。
自家爹窘迫的樣子,像是被老師抽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清荷在心裡偷笑兩聲,解釋道:“黃夫子,除了教孩子們,夫子還需要教村裡的成年男子識字算賬,這一兩銀子是你該得的。”
這其實怪她,她方才忘記說還需要黃秀才教大人識字的事了。
“周姑娘還要讓村裡的成年人識字?”黃秀才訝然。
“是的,不瞞黃夫子,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和夫子,所以男子識字才拖了下來。”
“實際上,我作坊裡的女工和村裡的部分女孩子,早在幾個月前便在念書識字,如今她們所有人都能認識幾百個字。”
提起這個,清荷挺自豪的,因為會識字能掙錢,作坊的女工們個個大變樣,改變她們的正是來自心底的自信。
得知這一切,黃秀才和于氏大為震撼,女子也能念書識字?
周家不過一介平民,自己賺了錢财,竟能舍得免費讓村中男女皆有書可讀,這樣的大善之舉,這樣的魄力,豈能不讓人動容。
孩子頑皮,需要人守着,黃秀才答應去王家莊教學後,沒有多待,他得去看着孩子們。
按照梅家的說法,後日就要讓黃秀才一家搬走,村裡的房子至少還有半個月才能蓋好,這中間空出來十幾天,總不能讓母子倆沒有去處。
既然黃秀才決定去王家莊,那他們母子便是村裡的人,清荷認為她有責任安排好母子倆的生活。
她想着要不把黃秀才母子接到家裡住,她家房子大,黃秀才又是清文的夫子,住在她家也沒人會說什麼。
斟酌了一下詞句,她溫聲道:“于大娘,村裡給夫子蓋的房子還需半個月才能蓋好,後日你們直接把行李搬去我家吧,先在我家住幾日。”
“清文老是念着大娘,見到大娘去了,不知得高興成什麼樣子。這孩子昨日還說有好些不懂的地方想要問夫子,你們就當心疼他,在我家住幾日給他補補課。”
“這怎麼好意思,也不是一天兩天的,太麻煩你們了。”于氏滿眼感激地看着面前水靈的姑娘。
這姑娘真是個玲珑心思,明明是擔心他們沒地方住,偏打着給孩子補課的借口,什麼都替他們考慮好了。
這個安排,她還真的拒絕不了,老家的房子許久不住,要收拾出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算能住人,短短十來天時間,搬來搬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廷昭剛才說去客棧住幾日,但她哪裡舍得花錢,兒子有大才,若不是被家中拖累,此刻已在縣學繼續進學。
她省吃儉用摳出幾個錢來,就為着兒子有朝一日能繼續考上一回,讓她花錢住客棧,她甯願回老家睡破屋子。
周家姑娘這番舉動,恰好解了她們母子的窘迫,還顧全了兒子的面子,她心裡自是不勝感激。
清荷笑意盈盈:“不麻煩,黃夫子學識淵博,清文能得到他的單獨指點,是清文的福氣。就這麼定了,後日我爹駕牛車來接你們。”
既說定了事情,父女倆起身告辭,于氏又對着父女倆謝了一番,直把兩人送至門外,才回去吃飯。
此刻正是吃飯的時間,走在街上,四面八方湧來各種吃食的香味,父女倆的肚子争先恐後地唱起了空城計。
清荷摸了摸咕咕直響的肚子,對她爹道:“爹,咱們先找個地方吃飯吧。”
“好,你想吃啥,爹聽你的。”在女兒面前,周明遠一向是女兒說啥就是啥。
午飯是正餐,如今家裡也不缺錢,清荷還是想吃點米飯和炒菜,領着她爹往東街走去。
進了東街,路過滿香樓時,清荷好奇地往裡看了看,發現滿香樓的生意已經大不如從前。
身邊路人對着裡面指指點點地議論,說滿香樓換了大廚,菜品大不如前,有幾道味道好的菜肴,現在都不賣了。
清荷勾唇一笑,把劉廣林一個商業人才換成自家姨娘的弟弟,生意能好得了才怪。
況且她認為滿香樓東家那般趨利避害,見風使舵的人,做不成大生意。
下午接到清文後,清荷告訴他,黃夫子已經答應到村裡授課,并且會在家裡住上一段時間,可把清文高興壞了。
做完功課都不急着練武了,嚷着要幫夫子和于奶奶收拾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