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叙事 第501章 高考恢複...
陳烨看着傅曉介紹道:“小小,這是研究院的梁主任,這位是财務部的部長許庭深...”
傅曉笑着颔首:“你們好,”
怪不得看着一副精明樣,原來是掌管财務的啊。
雙手都打了招呼後,穆老爺子開了口:“屋裡坐...”
客廳就坐後,許庭深搶先開口:“穆老,您這身子骨看着真不錯啊,”
穆老爺子擺擺手,“老了,比不得你們年輕人了,你爹最近如何,”
“我爹沒您精神,身體不太好,”
“他就是太操心了,既然退下來了,那就好好養養,”
“......是,”
相互寒暄幾句,他把話題引到傅曉身上,“穆老,您有個好孫女啊,”
穆老爺子隻是笑笑,并未接話。
他又看向傅曉,“孩子,你研制的藥,我們想跟你詳細談一下量産的問題,”
傅曉聽他這麼說沒立馬回應,而是看向梁巍山。
梁巍山笑着開口:“試驗結果出來了,臨床效果很好,最重要的是成本很低,若是量産後大批推廣出去,那些窮苦地方,每年也不至于有這麼多因為流感喪命的人了,”
旁邊的許庭深接着說:“不止我們國内,這藥的效果這麼好,比我們從國外進口的藥都好,我們完全可以大量生産,賣到國外去,對我們的經濟發展會有很大的提升,”
他鄭重的看向傅曉,“我們想買下你的配方....”
傅曉這才開口:“不用買,這本來就是要交出去的,”
聽她這麼說,梁巍山眼裡的笑意更深了,許庭深也有些怔愣,随後笑道:“孩子,國家不能占你便宜,該給的還是...”
傅曉擡手,笑了,“我有别的要求,”
“你說...”
“我想要一間實驗室,”
許庭深看向梁巍山,後者失笑:“丫頭,實驗室的入門證,我不是給你了嗎?”
“你已經有了進入研究院的資格,這個要求,等于沒說啊,”
傅曉垂眸淺笑:“我說的是隻屬于我的實驗室,”
梁巍山想了想,一個小型的實驗室也就是一間屋子,可這孩子明顯說的不是這麼回事,她說的肯定是包括那些儀器。
要知道那些儀器可都是來之不易啊。
反正他是做不了主,得向上申請。
他看向傅曉,“我得給院長申請...”
傅曉點頭,“嗯,麻煩梁爺爺了,”
梁巍山笑着問:“可還有别的配方...”
“有想法,實驗室批了之後,我馬上研究,”
他玩笑似的開口:“下一個,還免費上交?”
“那不能,”
“哈哈哈,”大笑過後,梁巍山又一次開口:“還有别的要求嗎?”
傅曉把視線轉移到許庭深身上,“如果可以,我希望這個藥國内的定價可以低一點,國外的自然可以賣高價,可咱自己人的錢,還是少賺點吧,”
許庭深仰首大笑,爽朗的笑聲過後,他開口:“孩子,這點你放心,”
傅曉把具體的數據和步驟遞給梁巍山,“梁主任,我過幾天再去一次研究院,”
梁巍山道:“随時歡迎,...”
既然事情商量好,兩人就起身道了告辭:“穆老,那我們先回了,”
“好,不送了...”
陳烨把兩人送出門後,又重新返回。
他看着傅曉說:“小小,這不是一筆小利益,為什麼要拒了?”
傅曉笑着把茶放在他面前,“陳叔叔,我不是要了個獨立實驗室嗎?”
陳烨看了一眼穆老爺子,“這個其實不難,讓你爸給院長打個電話就行,研究院的一些器材,大多數,都是你爸給搞來的...”
“是嗎?”她有些驚訝的擡眸。
陳烨笑着點頭,“現在後悔了嗎?合同未成,還能修改。”
傅曉微微一笑:“陳叔叔,不用了,沒什麼可後悔的,”
她放棄一些利益,研究院就會多得一些,她的目的才能更好的達成。
再說,她是真的不缺錢,取了那麼多不義之财,散點出去,也算是用之于民了。
陳烨看向穆老爺子。
“陳家小子,這孩子的事,聽她的...”
既然穆老爺子都發話了,那陳烨就不多說了,他點頭,“那穆叔,我先回了,還要拟合同,”
“走吧,”
傅曉站起身把陳烨送至門口,“陳叔叔,您慢走,”
陳烨站在那裡揉了揉她的頭,“小小,這事,你做的很好,”
作為長輩,看她沒有因為眼前的利益迷失,是很值得驕傲的事。
看看人家,再看自家孩子。
他突然笑不出來了,甚至拳頭有點癢....
想揍人。
梁巍山回到研究院,直接來了院長辦公室。
把傅曉的要求說了之後,院長陳亭序面色如常的揮揮手,“我知道了,容我想想...”
梁巍山想了想,還是多說了一句:“院長,這孩子值得這些,”
陳亭序眼中有了些許暖意,“先出去,”
“呵....穆瘋子的女兒啊.,想來有人也快坐不住了吧,”
他搖搖頭,眸中笑意彌漫。
另一邊,陳烨回到辦公室後,給西北撥了個電話。
“連慎....是我,已經談好了,嗯,這孩子沒要錢,要一間獨立實驗室,”
對面傳來穆連慎平靜的聲音:“這件事盡量模糊她的信息...”
陳烨點頭,“除了研究院的幾個人,其他沒人知道,”
“......嗯。”
挂斷電話後,穆連慎眉目微動,心中滿是驕傲。
沉默良久後,又撥了一個号碼過去,接通後,他喚道:“陳院長...”
陳亭序笑道:“我等你半天了。”
“我家這個孩子的要求,請您答應,器材方面,我會想辦法。”
“哈哈哈,”陳亭序先是大笑,随後輕歎:“你閨女有才,對于有才之人,我們都是支持的,她的要求,我們能滿足,”
“......”
寒暄一陣後,互相挂斷了電話。
陳亭序笑歎:天之驕女,心中千秋,腹藏錦繡。
穆老頭,有個好孫女啊。
...
傅曉在家裡待了幾天,又一次來到了研究院。
這次出門前跟穆老爺子彙報時,他鄭重的說了:“這次哪怕你待一個月,也不能熬夜做研究了,每天的工作得适量,”
傅曉也跟他保證過了,一定聽話。
可隻要一上手,還是忍不住...
這次她做的是止皿藥。
她平日裡雖然也做一些給家裡人帶着,但要想全軍普及,憑她一人之力,肯定不行,還是交給國家吧。
外傷止皿藥,做的依舊是粉劑。
沉浸其中,漸漸忘了日子。
這日,突然聽到外面一陣激烈的讨論聲,她停下手中的動作,靜下心聽。
高考恢複...
她笑了,原來...已經21号了嗎?
10月21日,電台和各大報紙以頭條新聞發布了恢複高考的消息,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國各地。
凡是符合招生條件的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均可自願報名……
往前幾年,因時局所限,不少人失去希望,深陷地獄。
但1977年,高考成為百萬國人破除年齡、婚否、出身限制,逆轉命運的唯一機會。
這是一個國家和時代的拐點。
傅曉平靜了心緒,繼續手上的動作。
大山村。
聽到廣播中所說恢複高考的消息,正在上工的人們都沸騰了起來,議論聲音最大的還是那些知青們。
若真能考上大學,可以正大光明回城不說,更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啊。
不少人紅了眼眶,一直心不在焉的等到下工,回到知青點又是一陣激烈的讨論。
可他們現在面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課本不全。
沒人會下鄉的時候還想着帶上書。
幾個女知青都急哭了,紅着眼看向知青隊長方旭華,希望他能想想辦法。
方旭華也很愁,雖然他也帶了書,但都是課外的,本想着閑的時候打發時間來着,可來了這裡,基本上沒怎麼翻過。
“這樣吧,我去問問大隊長,看能不能請假,我們去縣裡書店看看能不能買到,”
傅炜博看到方旭華就知道他的來意,“你等等,”
他走進傅昱的房間拿出一摞書來,遞給他,“這是我兒子的,之前說過留給你們看,帶走吧,我也不知道全不全,若是不夠,你們再想想辦法,”
“夠了就好好複習,這段時間知青隻需要上工半天就行,”
方旭華感激的沖他鞠了一禮:“多謝大隊長,”
傅炜博擺擺手,“不用謝,你們考上了,也算是給我們大山村長臉,”
牛棚的徐家父子,紅着眼讨論完,準備用一直舍不得用的人脈,幫忙活動一下。
這次,應當萬無一失了。
傅家的所有人聽到這個消息,倒是沒什麼驚訝的,平日裡的生活也沒有什麼變化,畢竟早已知曉。
傅曉早就讓他們把高中課本給拾起來了,并且一直沒放下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