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攜千億物資空間重生,她被七個哥哥團寵了

正文 第44章:年禮知親疏

  楊穆忠憨厚笑着,就知道七妹不會吃虧的。

  “對了,七妹,我後天要去舅舅家送年禮,最近一段時間不在,你要注意安全。”

  楊巧月并不意外,二房就四哥在二伯母身邊,自然他去。

  笑道:“知道了,四哥不用擔心。”

  她本來想讓楊穆忠帶一些菌菇紅薯特産去的,楊穆忠拒絕了,免得她對家裡其他人難做。

  楊巧月做事從來都是遵從本心,不在意别人,但楊穆忠還是堅持不用,便随他了。

  兩日過去,楊家也沒人敢真的到南莊來提分一成的事。

  楊巧月帶着南莊的衆人花了兩日功夫才把十畝地的菌菇袋包好,準備第二茬長勢。

  租的燕莊那塊四畝荒地,已經覆蓋上幹糞土,施了一遍上次剩下的空間肥。

  王叔調理兩日,氣色已經恢複如常,不時跟着到荒地,饒有興緻看南莊衆人忙碌的身影。

  楊巧月見他那麼悠閑,走過去:“王叔,您等的人呢?怎麼一點動靜沒有?”

  “咳……那臭小子,不會真把叔公給忘了吧!”王叔輕咳一聲,“多等幾日看看!”

  楊巧月見對方悻悻跑了,淡淡一笑,讓他天天那麼悠閑看大家幹活。

  “笑什麼呢?那麼開心!”

  楊巧月聞聲,回過神,幾日不見的楊承棟來了。

  “大哥?你怎麼有空過來,今天沒去縣衙抄寫書文呀。”

  楊承棟看着被冷風吹得臉頰通紅的楊巧月,親昵刮了一下她的額頭:“忙完了,過來看你們。這樓知縣真不是善與之人,都是些沒用的陳年檔案還讓重新謄抄的,分明是針對父親。”

  楊巧月暗想,可不得針對他,人家怕他搶官帽。

  “大哥,樓知縣對那天南城門流民的事什麼反應?”

  “父親沒提這個事,應該沒什麼吧,不是幫他解決了難題不是。”楊承棟随口回道。

  “可同時也搶了知縣的風頭……。”楊巧月本想跟多說說的,還是算了,要是偏心官爹連一個縣城知縣都壓不住,那還是繼續在燕縣待着吧,免得連累家裡人。

  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轉口說道:“大哥,娘想讓你跑一趟,去蘇州府給舅舅家送年禮。”

  楊承棟點點頭:“我過來也是想問問娘此事怎麼安排,這兩年娘在鄉下,舅舅家也十分擔心,心裡一直埋怨父親和祖母。”

  “我也想去一趟的,但是南莊剛開始産出,實在走不開。”楊巧月有些遺憾。

  這兩年舅舅家雖然礙于楊家沒到鄉下看她們母女,但是東西一直都沒少,心裡自然親近外祖母家。

  楊巧月讓大家停下來休息,她和楊承棟到呂氏那商量這事。

  呂氏正在屋裡給幾個丫鬟說一些大戶人家的規矩,需要注意的事情。

  幾個丫鬟經過幾日的教導,已經和起初入莊時有了很大的變化,她們幾人也努力認真。

  年紀稍大的阿梅現在負責幫忙呂氏做一些事情,阿蘭阿菊讓管秋帶着前後忙莊子的事。

  兩人進屋,呂氏臉上立即露出笑容,讓丫頭們散了,各自去忙。

  楊承棟給呂氏見禮,呂氏趕忙讓他坐下,都有三日沒見了。

  “娘,這幾個丫頭學的怎麼樣?”楊巧月随口問起。

  呂氏笑着:“你選的人你還不知道?都好,各有各的特點,阿梅謹慎懂事,管内事最好,阿秋心細,讓她負責你莊子的賬務确實合适,阿蘭聰慧反應快,有外面的事情需要跑的她合适,阿菊年紀小膽子也小,但十分暖心,跟在你身邊專門伺候合适。”

  楊巧月的想法和呂氏是一樣的,沒想到母親看人方面的眼光還挺厲害的。

  閑聊幾句,呂氏主動說起娘家年禮的事兒,她問楊承棟的時間,想讓他去送年禮。

  “時間上沒問題,來回十日應當可以,能在年關前趕回來。我年後才去書院。”楊承棟回道。

  這件事便定下,年禮呂氏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一箱子,都是給外甥外甥女準備一些衣物。

  楊承棟想着早去早回,便定下回家準備準備,明天出發,走水路,順風兩日便能到。

  楊巧月給外祖母家的年禮比呂氏還多,裝了一箱紅薯,一箱腌制的白崧,一箱菌菇。

  楊承棟差點忘了說這事,“爹讓我和大姑家的年禮一起送去。”

  提起楊家的大女兒,呂氏露出一抹回憶,大家都好久沒見了。

  她記得剛嫁來楊家時,和大姐的關系最好,大姐的婚事還是娘家幫着介紹的。

  嫁給蘇地一個普通商賈,這些年發展得不錯,小日子過得可以,大家一直也有來往,雖然楊家覺得低嫁了,一直不滿,還埋怨呂家。

  這兩年被貶後,埋怨才淡了些。

  “月兒,你那些特産有沒有多的,給大姑家備上一份。兩年前你父親和祖母決定那事,她也是反對的。每年總不會忘了給我們備上一份禮,之前在鄉下不講究,如今過去是要回禮的。”呂氏淡淡說道。

  楊巧月自然沒有意見,大姑是個知足常樂的人,所以并不覺得高嫁是好事,也準備了三箱特産。

  第二天南莊門前,裝了滿滿七箱,呂氏一臉笑容,本來顯得寒酸的年禮,因為楊巧月的幾箱子外面買不到的特産,一下子顯得禮重了很多。

  “大哥,辛苦你了。”楊巧月看着楊承棟無奈的神情,笑道。

  楊承棟想到這幾日不時在楊家聽到的話,“這幾日家裡一直說你偏私,這要是讓大家知道,不得說道你。”

  “随便她們說,我又不在意。”

  楊承棟也不想楊巧月真的就和楊家生了嫌隙,卻又找不到幫父親祖母說好話的理由,實在是他們做的事過分,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你呀!在家照顧好自己和母親,遇事别沖動,有什麼事等大哥回來再說,大哥一定不會讓你們受委屈的。”

  楊巧月笑着點點頭。

  楊承棟随後向呂氏行了一禮,拉着馬車到楊家裝上給大姑的年禮。

  跟南莊送出的年禮相比,楊家的就小家子氣很多,連一箱子都準備不齊。

  這還是賣了家裡很多東西才勉強湊出來的年禮,柳氏娘家、趙氏娘家、周氏娘家、還有兩個姑姑。

  柳氏給楊家大女兒準備的年禮最輕,半箱子都不到。

  看到楊承棟拉着七口大木箱,大家眼睛都直了,這也對比太強烈了。

  衆人的臉色十分尴尬。

  楊承棟怕家裡以為母親藏私,解釋道:“我娘也隻準備了一箱子年禮,剩下的六箱是妹妹給大姑和外祖母一大家子準備的,都是些土特産,不值錢。”

  言語之間滿是維護之意。

  趙氏看不慣,冷哼一聲:“四弟媳還真做得出來,隻給了她娘家和大姐,裡外倒是分得清楚!難道我們幾房不是楊家人嗎?年禮輕了,丢的是楊家的臉!”

  楊承棟頓時皺起眉頭:“大伯母,這話可是我母親讓楊家丢臉了?我說了,母親也隻給外祖母家準備了一箱年禮而已。剩下的六箱土特産是月兒準備給大姑和外祖母的!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大哥,你這都聽不出來什麼意思嗎?大伯母這是在責怪我沒給大家準備一份年禮。”

  話落,一道小巧的身影從遠處走來,拿着一個包裹,臉上挂着一抹戲谑的笑容,除了楊巧月還能是誰。

  大家見楊巧月來了,紛紛臉色一僵。

  “妹妹,你怎麼過來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