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這麼說,張家還隻剩下老太君了,難道老太君命硬克死全家兒孫麼?
說這話的人就是居心不良,要敗壞沈月的名聲。
想起昨日沈月和李朝雲的沖突,蘇清妤心裡猜測這件事跟李朝雲有關。但是沒有證據,而且這種事也很難查證。
蘇清妤吩咐翡翠,“你去跟姜啟說,務必給我平息了流言。”
話音剛落,沈月就已經走了進來。
“不用麻煩了,他們傳就讓他們傳吧。”
“克夫就克夫,最好以後都離我遠點,省得克了他們。”
蘇清妤不贊同地看着沈月,“那也不能由着他們說啊。”
沈月年紀還小,哥哥若是真遇難了,沈月以後還要再嫁。對姑娘家來說,名聲還是頂重要的。
沈月淡笑了一聲,不在意地說道:“就算現在平息了流言,該聽說的也都聽說了。咱們也管不了人家怎麼想,不如關起門,自己好好過日子。”
第438章 宋弘深回京
蘇清妤到底沒聽沈月的,派人平息了流言,沒幾天,這事也就淡下去了。
但是老夫人卻發愁了,終歸要影響沈月以後定親。
沈月卻打定主意,這輩子不嫁,要給李雲州守節。所以這些流言對她沒壞處,還能攔住不少上門提親的。
之後的半個月,京城和沈家都漸漸歸于平靜。
沈月足不出戶,整日不是給李雲州做衣服,就是跟着老夫人吃齋禮佛。
蘇清妤總想帶她出去走走,十多歲的姑娘家,在家吃齋念佛算怎麼回事。
沈月卻覺得每日清淨極了,安心住在慶元居。
轉眼就到了三月上旬,宋弘深押解遼國國王和王後回京。
獻俘大典那日,蘇清妤大早上起來,準備今日慶功宴要穿的衣裳和戴的首飾。
哥哥生死未蔔,這樣的宴會她并不想去。
挑選首飾的時候問沈之修,“這今日的慶功宴,不是犒賞遼東回來的将領麼?為何還要女眷去?”
沈之修正在更衣,他今日不用上朝,但是要陪皇上去城門處,主持獻俘大典。
聽了蘇清妤的抱怨,沈之修開口說道:“是賢妃娘娘提議的,說宋弘深立下大功。宋家女眷若是能一起進宮參加慶功宴,也是皇上的恩寵。”
“皇上這才下了旨意,你若是不想去,也不用勉強自己。我随便尋個理由,敷衍過去就是了。”
蘇清妤想起賢妃和太子的心思,面上浮了一層嘲諷的笑意。
“賢妃娘娘這是還沒死心,想讓太子娶宋婉婉吧?”
又道:“我還是去吧,這種場合,去了沒壞處。”
很多消息,都是各府夫人間傳開的。一位合格的内宅夫人,在内能管家理事,在外能替夫君打探消息,謀劃前程。
沈之修伸手拽下衣架上的錦帶,系在腰間。
“宋弘深封王,宋家權勢更重了,賢妃惦記也正常。但是以宋家的精明,不會跟皇子聯姻的。”
蘇清妤想起上次太子算計宋婉婉的事,幽聲說道:“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不過賢妃就不怕真跟宋家聯姻,惹皇上忌憚麼?”
沈之修此時穿好了衣裳,但還是站在蘇清妤身邊聊了起來。
“太子是儲君,賢妃娘娘想給太子找一門有助力的親事,皇上也不好說什麼。”
“總不能怕太子權勢重,就給他定小門小戶的太子妃,以後也怕難當大任。”
“所以皇上到現在,也沒給他定下正妃,就是這個原因。”
“皇上……還在糾結要不要易儲。”
“至于賢妃,伴駕多年,怎麼會看不出皇上的心思。”
蘇清妤低頭沉吟片刻,也明白了沈之修話裡的意思。
皇上在糾結的同時,賢妃娘娘也在抓緊給太子鋪路。
這路鋪成了,就算皇上想易儲,她們也有别的路可走。
太子雖說沒有大才,但是别的皇子中,也沒有太合适的人選。
若宋家真的願意聯姻,扶持太子,興許皇上易儲的心思也就打消了。
但是以後會不會生疑,就不好說了。
沈之修又道:“太子若是想和别的武将之家聯姻,皇上興許會心生忌憚。但如果是宋家,皇上不會生疑,起碼現在不會。”
蘇清妤選好了衣裳首飾,便送沈之修出了門。
她則去慶元居請安,下午再入宮參加慶功宴。
她和李朝雲還有二夫人楊氏,算是前後腳進了慶元居。
幾人到了之後,才知道老夫人病了。
夜裡開始發燒,連夜找了大夫,此時喝了藥睡下了。
幾人不好打擾老夫人休息,便也沒進去,在外面偏廳坐着。
具體的細節,都是花嬷嬷說的。
楊氏埋怨地看向花嬷嬷,“嬷嬷怎麼沒差人去跟我們說一聲,我們也好來伺候。”
蘇清妤也點頭應和,“是啊,母親生病,兒媳理應來伺候。”
花嬷嬷解釋道:“是老夫人不讓說的,老奴瞧着就是尋常發熱,也就沒差人去通報。”
“大夫也說沒什麼大事,好好養幾日就好了。”
李朝雲卻忽然開口說了句,“不會是三小姐命硬,克到祖母了吧?”
“不然怎麼她在慶元居住了一陣子,祖母就病了?”
恰好此時沈月走到了門口,聽見李朝雲的話停住了腳步。
她雖不信這些,但是……事情涉及到祖母,由不得她不多想。
難道真的有命硬這一說?
蘇清妤聽了李朝雲的話勃然大怒,見沈月站在門口發愣,上前把她拽了進來。
又斜了眼李朝雲,“敢問郡主,李家大少爺一家五口死在邊城,是被誰克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