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鬼鬼祟祟的的中年男子沒防備姜初月的聽覺如此靈敏,想要找個地方躲起來,已經晚了。
姜初月已經轉身看向了他。
那中年男子北姜初月看了一個正著,有些發愣。
姜初月則皺了皺眉,這個中年男子面生的很,倒是長了一張老實巴交的臉,一看一般人就不會將他當壞人。
但事實上很難說,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多著呢。
「你是哪個村的?一路尾隨著我,可有何事?」姜初月看著他穿的和村裡的村民們差不多,便試探的問他。
但心中還是戒備著的。
但那中年男子見姜初月發問突然一轉身就跑了。
姜初月目光一凜。
這個男子果然不簡單,幸好她提前發現了。
想了想,她就沒有再上山了,而是往江南村的方向走去,去的是江南村的窯場。
她一進窯場,窯場主人就笑眯眯的迎了過來,「月姐兒好久都沒有過來了,這回來可是要定製什麼?」
姜初月笑道:「我來瞧瞧秋生。」
窯場主人忙喊著秋生出來。
秋生如今可算是他家來錢的大寶貝,窯場主人特地為秋生建了一間明亮寬敞的大作坊。
秋生如今就在這個寬敞明亮的大作坊裡做著他喜歡做的瓷品。
見到姜初月過來了,他忙站起來,臉一下子就紅了。
姜初月知道他生性靦腆,也不在意,示意他忙他的,她自己則欣賞著木架子上那些精緻的的瓷品。
秋生卻去洗了手用他做一個精緻的鬥彩花鳥茶盅給姜初月端了一茶盅清水遞了過來。
「呀!這茶盅真是好看,這是鬥彩的?」姜初月驚訝的看著接過來這茶盅,她沒想到秋生竟然能燒出鬥彩的瓷品來。
「是鬥彩,方東家特意讓人給我捎來了鬥彩的瓷品給我仿製……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仿製出來。」秋生靦腆的低聲道。
姜初月覺得真是撿到寶了,捧著手裡的鬥彩花鳥茶盅連連稱讚。
秋生被她誇讚的臉更紅了。
「月姐兒,你若是喜歡,我以後多燒些出來,你喜歡什麼樣的都行!」秋生紅著臉,偷偷的看了一眼姜初月。
姜初月想起許侍郎這個表舅,還有其他的表舅,他們這些文人們定是很喜歡這些精緻的鬥彩瓷器。
「秋生,那你幫我多燒幾套鬥彩花鳥蟲魚的茶具,我要送人!」姜初月直接道。
想了想,她覺得也可以給顧夫人燒幾套小兒鬥蛐蛐那種風格的鬥彩茶具,「再給我燒幾套頑童嬉鬧的鬥彩茶具!」
秋生忙答應下來,又問道:「那構圖月姐兒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都隨你,我信你,你燒出來的就是最好的!」姜初月想也不想的就誇了出來。
秋生重重的點點頭,眼裡都是激動。
「啊,對了,你再燒十三套山水圖案的出來,我要送給學堂裡的夫子們。」姜初月又道。
秋生也答應下來了。
姜初月看著秋生,突然問道:「秋生你去學堂讀書了嗎?」
秋生聞言失落的搖了搖頭,他也想去讀書,但父親說他不用去讀書,憑著他燒窯的手藝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姜初月皺了皺眉頭,便道:「夫子裡面有幾位繪畫技藝很好的夫子,你真該去請教一下,對你有好處的。還有,你該多識字,讀詩詞……」
姜初月話還沒有說完,窯場主人就過來了,笑眯眯的打斷姜初月的話,「月姐兒啊,我們家秋生真的不用學那些,學的沒用啊!」
姜初月眉一皺,但還是溫和的對窯場主人說道:「怎麼會沒有用呢?秋生要是跟著那些夫子學到了更多的本領,對他燒瓷的手藝幫助很大的。也許他能成為一代制瓷大家,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秋生聽著姜初月的話後,眼睛晶亮亮的看著她,他不知道制瓷大家是什麼,但那一定是很讓人尊敬的人了。
「爹,我想去學堂讀書,我想和夫子們學畫!」秋生轉頭看著窯場主人,一臉渴望。
窯場主人隻想讓秋生在窯場裡好好燒窯賣錢,即便姜初月說的話也讓他很是心動,但他還是覺得姜初月說的離他很遠很遠。
離秋生也很遠很遠,還不如好好燒窯賣錢,等過幾年給秋生娶個能幹的媳婦兒回來呢。
「哎呦,月姐兒啊,我們秋生沒有那個命,能有他這個手藝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啦,不想那麼多沒想頭的咯!」窯場主人笑著擺手,很是不贊成姜初月說的話。
姜初月看了一眼秋生,見秋生眼裡都是失望,心裡不忍。
「大叔,如今秋生每個月為你們家掙得銀子也不少,讓他空閑的時候去讀個書不是更好?」姜初月看著窯場主人再勸。
窯場主人還是擺手,「他忙著呢,哪裡有空閑去讀書啊,人家讀書識字去科考,他一個燒窯的讀書識字沒得用。」
「爹,沒用我也要讀書!當初你還不是說我燒的那些瓷品沒用?如今你看看,家裡窯裡最值錢的就是我燒的那些了!」秋生握緊了拳頭,看著窯場主人,眼神十分堅定。
姜初月本以為他不敢反抗他爹,沒想到他還是為了自己的理想敢站起來反抗了,十分欣慰。
「是啊大叔,你就答應秋生空閑的時候去讀書,我報管有用!」姜初月笑道。
「您不讓我去讀書,我就不再燒窯了!」秋生倔脾氣又犯了,死死的盯著窯場主人。
窯場主人見他倔病又犯了,也怕了,忙道:「好好好,隻要你的事情做完了,你去讀書就讀書去,不過我可說好了,束脩你自己掙銀子交!」
見他替束脩,姜初月就笑了起來,「大叔你是真對讀書不在意啊,束脩都由我家出了給夫子們,村裡人隻要願意讀書識字的都可以去學堂,哪怕大叔你要去也行啊。」
窯場主人聞言一呆。
「既然說好了,那就這樣了。秋生你記得去讀書學畫,還有我定的那些瓷品都記下來了嗎?」
秋生連連點頭,「我都聽月姐兒的,一定去讀書學畫!還有月姐兒定的瓷品我都記下來了。就是茶盅到底要燒幾套?」
姜初月想了想,自己真的沒有給他準確的數字,便笑道:「除了十三位夫子這個是定的,其他的你自己看,你燒的認為好的,我都可以要啊。」
那就是隨秋生髮揮的意思了,秋生懂了,高興的點頭。
窯場主人知道姜初月定了不少瓷品,十分高興,對姜初月更殷勤了。
他知道姜初月如今是大財主了,說了不少好話。
姜初月笑了笑便告辭了,窯場主人和秋生一直將她送出了大門。
而之前那個尾隨跟蹤姜初月的中年男子跑了後並沒有真的離開,見到姜初月沒有回頭,就又折回來繼續跟蹤她。
直到看到姜初月去了窯場,他才真正的離開了。
這個中年男子正是顧家大爺派到寧縣的人,他摸清了姜初月家的事情後,就又到了木蓮村。
剛姜初月質問他的時候,因為他是京城口音,並不敢開口回答姜初月的話,才跑的。
等他回到京城後,顧大爺和劉氏也知道了風靡京城的菌油,下飯菜和蜜餞是姜初月家製作出來的。
且,他們還知道了姜初月一家和當初去江南村躲避風頭的顧老爺子夫妻以及顧朗是有些淵源的。
顧大爺夫妻兩人是震驚的,震驚之後就開始商量了事情了……
而姜初月從江南村的窯場離開之後,左右觀察了半天發現不明身份的中年男子沒有出現才再次上了後山。
老宋頭和宋蛟祖孫忙的腳不沾地的,見她來了也沒空招呼她。
姜初月也不在意,找老宋頭要了兩百斤曬乾的香菇。
老宋頭也不問她要做啥,直接讓人找了給姜初月送下了山,就將姜初月打發了。
姜初月看著神采奕奕的老宋頭有些好笑,自從菌子作坊交給他老人家全權主管後,這老人家再也顧不上別的了,一顆心都撲在了菌子作坊裡頭。
有這樣的人幫她,姜初月很是慶幸,想著等做好了橄欖菜後,一定多送幾罈子給老宋頭祖孫。
哼著曲兒下了山後,姜初月又去了大作坊。
她先讓人將青橄欖洗乾淨,幹香菇泡發好,切碎。然後再取來腌制好的肥嫩芥菜葉,也用清水洗好然後剁碎了一起入大鐵鍋,加上豆油和鹽巴開始用小火熬煮。
再將準備好的蒜末、碎花生仁等輔料加入拌均勻,為了增加鮮味,姜初月讓人放入高湯再煮了一刻鐘。
一刻鐘之後即成了。
橄欖菜出鍋後,醇香濃厚,油光烏亮,風味十分獨特。
眾人都稀罕的跑過來品嘗,品嘗之後,都說橄欖菜的風味和下飯菜和醬菜又不一樣。
但具體哪裡不一樣她們也說不出來一個所以然,隻覺得這橄欖菜十分獨特也很好吃。
姜初月卻如獲至寶。
看著第一鍋完成的這樣完美,她就吩咐將剩下的青橄欖再熬煮成橄欖菜。
當然,她說的是青果菜。
這個橄欖菜也正式被她命名為青果菜了。
接下來就是銷售的問題了,這個她也不擔心,因為梅斯年已經來信,再過五日他就要到木蓮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