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 謠言風波起
洪南說出這話自己也沒有底氣,他不過是在安慰聽荷罷了。
「隻要羅玉公子說出這些彩燈樣式是羅玉公子同意的就可以了。」洪南想著,既然五城兵馬司的人說是侵犯了羅玉公子的權利,那就隻要羅玉公子說沒事,聽松郭興還有鋪子裡頭的那些師傅就肯定都沒事了。
聽荷急了:「羅玉公子自寫書之後就沒有露過面,我們到哪裡去找羅玉公子同意啊!」
洪南:「你別擔心,長樂戲樓裡不是唱的戲不都是羅玉公子的嘛,咱們去找找宋先生,就肯定能知道羅玉公子的下落了。」
聽荷彷彿找到了主心骨,求救似的看向了謝玉蘿:「夫人……」
謝玉蘿清了清嗓子,咳咳兩聲:「我既然讓郭興去做彩燈,那就肯定是得了羅玉公子同意的。我這裡有跟羅玉公子簽訂的協議書,洪南,你送去五城兵馬司,讓他們放人!」說完,她轉身就進了書房。
「太好了。」外頭傳來了聽荷他們興奮的聲音。
謝玉蘿進了屋子,頭都是大的。
她到哪裡去拿跟羅玉公子的協議書。
「怎麼辦?」蕭鈺看出了謝玉蘿的苦惱,笑著問她。
「能怎麼辦,現寫唄!你快來幫我磨墨。」謝玉蘿一個頭兩個大了。
她想著出過了長樂戲樓那回事,應該不會再有人用羅玉公子的事情來做文章了吧,可沒想到,這些人還真的是得了紅眼病,自己不敢,也看不得別人好。
約莫過了一盞茶的功夫,謝玉蘿終於拿了一張紙出來了。
冬天天氣冷的很,紙上面的墨跡還沒有在完全乾透。
「那個啥,東西太多了,也不知道協議書放哪裡去了,找了一會兒。」她自顧自地解釋,然後又道:「天氣比較潮,我又沒有收拾好,上頭的墨跡還有些濕,你拿過去的時候當心一些,別弄花了。」
洪南也就認識幾個字,看到上頭龍飛鳳舞地寫著羅玉公子三個字,笑得沖聽荷拋了個眼神,示意她不用擔心了:「我現在就去五城兵馬司,接聽松郭興和陳師傅他們出來。」
謝玉蘿他們還沒有吃飯,依然在等洪南他們回來。
半個時辰之後,本該三人回來的,卻依然是洪南一個人回來。
一路深一腳淺一腳過來,也不知道摔了多少跤,身上都濕了不少。
「洪南,聽松呢?他怎麼沒跟你一塊回來?」聽荷看到洪南,立馬就沖了過去。她擔憂地朝洪南身後看,可左看右看,也就隻有洪南一個人回來了而已。
洪南寬慰著聽荷:「五城兵馬司的人說,沒見到羅玉公子,判斷不了協議的真實性,他們說,一定要見到羅玉公子才肯放人。」
花娘看了一眼謝玉蘿,問道:「那羅玉公子要是不在京城呢?」
「他們說了,那羅玉公子什麼時候回來,他們就什麼時候放人。」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之間,屋子裡頭比外頭的雪景還要安靜。
知道謝玉蘿是羅玉公子的,除了常家人,宋長青,柳潯淼和莫雲柔,隻有蕭鈺和花娘了。聽荷等人並不知情。
謝玉蘿努了努嘴,最後還是打算告訴這些人實情,「其實我……」
「大哥,大嫂……」
一個聲音打斷了謝玉蘿的話,蕭子軒和蕭子夢攜手沖了進來。
「你們兩個怎麼一塊回來了?」蕭鈺捏著茶盞問道。
蕭子軒在學堂讀書,蕭子夢在花滿衣跟著綉娘學刺繡,現在還是中午,這兩個人怎麼就一塊回來了。
蕭子夢擔憂地說道:「大哥大嫂,剛才在鋪子裡頭,我聽有人說了一件事,我就急急忙忙地幹回來了。」蕭子夢已經十歲了,聲音依然稚氣未脫,但是經過了花娘的歷練和培養,雖然年紀還小,但是已經有了自己主意和判斷。
蕭子軒也點頭:「大哥大嫂,我在學堂裡頭也聽說了一件事。」
謝玉蘿和蕭鈺同時看向他們兩個,對視一眼之後異口同聲地問他們:「什麼事?」
「學堂裡頭的人都在討論,仙居樓的老闆竟然引見羅玉公子跟大嫂認識,還讓大嫂做成了彩燈的生意,他們都在說,仙居樓的老闆對是大嫂這麼好,是不是,是不是……」蕭子軒說不出來後面骯髒齷齪的話,急的直跺腳,隻能改口,隱晦一些:「哎呀,他們說仙居樓的老闆是不是中意大嫂!不然怎麼捨得把這麼大的賺錢的買賣給大嫂!」
謝玉蘿一臉的茫然,看向了蕭子夢:「你聽說了什麼?」
蕭子夢一臉的氣惱:「我聽的跟二哥說的差不多,她們也在討論。去花滿衣做衣裳的都是一些婦人,她們說的,比這個還難聽。我……我實在是說不出來。」
謝玉蘿看向蕭鈺,「你怎麼看?」
蕭鈺將手裡頭的茶盞重重地放在了案幾上,怒意盡顯:「協議書上頭簽署的是你的名字,送去五城兵馬司不過是半個時辰的功夫,學堂和綉坊就已經在傳這等謠言,這背後定是有人在推波助瀾。」
無論這個人是誰,他的目的已經不言而喻,他要毀了謝玉蘿,毀了蕭鈺。不管羅玉公子出不出面,謝玉蘿跟宋長青就已經說不清楚了。
謝玉蘿捏著皙白的骨節冷笑:「看來,有人在等著要看我的熱鬧了。」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仙居樓老闆宋長青關愛吏部左侍郎蕭鈺蕭大人夫人謝玉蘿關愛到送錢送財,兩個人的關係肯定不簡單的謠言就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了。
一個未成婚玉樹臨風的男子,一個雖成婚卻總是拋頭露面的女子,男的給女的錢,那就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朋友關係了,要問啥關係,那還不簡單嗎,肯定是那種見不到人的關係唄!
謠言總是傳的比風吹的還要快,再加上有心之人在後面推波助瀾,閑的沒事老百姓在年根邊上你交頭我接耳,沒一個時辰,上至八十歲的老翁,下至會說話的小兒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