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七零,我嫁冷面軍少當國醫聖手

第一卷 第211章 過往被翻出,這錢我們要不起

  于知秋這次回來誰都知道目的不純,但到底沈目的暫時還不知道,可這麼大張旗鼓的跑來認親,那她是真不了解自己的親爹親媽了,但凡老于能被她左右,她也不會落到今日這番下場。

  所以,當大家發現于大海幾人站在人群外頭的時候,然後就嚷嚷了:

  “老于啊,你家大娃可是惦記着你呢,瞧瞧花了幾萬就為了看你一眼,你這娃多好啊。”

  “就是啊,再多的仇恨也就算了吧,娃也不容易,如今發達了也沒忘記相親,還是可以了。”

  “要我說啊這父女哪裡有隔夜仇啊。”

  “……”

  大家你一眼我一語,于知夏三姐妹已經慢慢走到了于大海他們身後。

  他們的小舉動自然沒有躲過于大海的眼,他轉頭看了一眼自己這三個閨女,發現他們都用防備的眼神看着人群,于大海就知道另類出一個就行了,多了那就是他的問題了。·

  有三件兇小棉襖做防護背心,他可暖和了。

  這些人的指責怕什麼?

  “鹹吃蘿蔔淡操心,我大哥家的事兒我大哥自己會解決,你們拿了錢就偷着樂吧。

  人家如今是大老闆,我們就是窮老百姓,可我們吃的飽穿的暖,娃也有正經工作,我們求那麼多幹啥?

  人家發錢是人家的事兒,咱們不稀罕!這天上沒有白掉餡餅的,我可不吃,萬一有毒或者讓我做啥咋辦?我可不昧着良心。

  就跟你們似的,之前咱們家發生啥你們會不知道?給一千塊就收買了?我看也是眼皮子淺的。”

  于三叔如今也退休了,偶爾幫忙帶帶孩子,但大多數都是在家裡種田或者跟着于大海兩人犁地。

  哥倆兒如今的關系倒是比年輕時候更親近了,有啥事兒兩兄弟都商量着來,如今見這個不孝的東西又跑出來惹幺蛾子,于老三當然要幫大哥出這個氣。

  他說話不客氣,反正也是六十多的人了,誰給誰臉啊?你是老人,老子也是老人呢。

  被這麼一怼,旁人議論紛紛。

  于三叔還嫌不夠又道:

  “這做人啊不能忘本,你們自己想想那些事兒,當年我大嫂被氣的倒在馬路,她以為把親媽氣死了都沒說看一眼就跑路去了滇城。

  如今說了兩句好話,哭嚎兩句又把自己包裝什麼港商你們就忘記她當年做的事兒了?

  也是我大嫂命大沒被氣死,若真是氣死了,她是知道自己氣死了親媽所以跑了。

  就這麼個玩意兒如今有點錢不知道怎麼嘚瑟了,就跑來縣裡投資了?

  别被人當槍使了都不知道,真想報答咱縣城,真想回饋老家的人,會這麼多破事兒嗎?

  我就問領導們,她投資了多少錢了?

  資金到位沒?項目啟動了沒?

  沒有吧?

  如今跑到村裡來花點小錢給自己造勢洗白?

  我說,你們那些電視都是白看的?

  當心又是一個旁氏騙局。”

  于知夏是沒想到啊三叔這眼界可以啊,連最新的旁氏騙局都知道。

  “我可是每天準時收看新聞聯播的,家裡的報紙也是每天都送來,你當我真是鄉巴佬啥都不懂呢?”

  當然不敢了,小強如今是公安局的局長,大強在藥廠保衛科當主任,真不差了。

  三叔這覺悟絕對是高高的。

  老于同志瞧着三弟如此很欣慰的點頭。

  “沒白跟在老子身邊種了幾年的地,覺悟不錯。

  行了,和他們鬧啥,都是鄉裡鄉親的,要是家裡真困難的這錢拿就拿了吧。”

  真不是這樣的。

  村裡雖然老人居多,可是這藥廠的建立他們優先考慮的就是村裡的年輕人。

  可以這麼說,整個村如今既然被劃到了軍區大院,幾乎每家每戶都是調查的清清楚楚的,而且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在藥廠工作。

  藥廠出了名的福利後,誰要是敢不孝順家裡的長輩?他們能容?絕不可能。

  所以這家家戶戶的真的沒有缺錢的,大錢缺,可小錢真不缺。

  然後有人就都停下來了。

  “我這半截身子都要入土的人了,憑白得人家這麼些好,我可還不了,我也不想欠誰的,知春丫頭小時候也就喊我一聲叔叔,其他的我也沒幫過啥,這錢啊我不配拿。”

  “我如今有退休工資,我也不要這錢。”

  “我倒是缺錢,可我兒女孝順零花錢管夠,這錢啊還是給更需要的人吧。”

  “一千塊是多,可我想着比我們窮的,真的吃不起飯的人還是有的,要不就給他們吧。”

  “散了散了,回家做飯了。”

  “……”

  于知春是真沒想到啊,她這是明晃晃的現金呢,是真金白銀呢。

  這世上怎麼會有人不喜歡錢呢?

  這麼大張旗鼓的,居然不要?

  他們是瘋了嗎?

  “各位鄉親,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我真的是感激各位……”

  “其實真要感激的是你爹媽,畢竟那個年月我們能為你做什麼?真正護着你沒讓你下過田地掙工分的是你爹媽。”

  “是啊,我記得那時候全村就你們家,你都是大姑娘了,可你爸媽硬是沒舍得讓你下地去幹活兒掙工分,他們把你寵的跟大小姐似的,後來你看上了城裡來的知青,不顧反對死活要嫁,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你才和你爸媽離心,做些事兒傷他們的心。”

  “對呢,我記得她那個男人後來還進了班房呢。”

  “豈止呢,她還帶着夫家人上門偷東西,家裡的東西全部搬光了,我記得連顆米都沒留下呢。”

  “對,你這麼一提醒我也記起來了,我當時還教訓我家孩子呢,我說這就是慣孩子慣出來的。

  你看老二老三老四,他們就不慣了,如今多有出息,兩個大學生還有一個大醫生。”

  “對,不說還好,一說這錢真不能拿,真要感激就感激自己爹媽吧,感激我們也沒有用。”

  從剛開始全村追捧到現在全村你一言我一語的,硬是将于知春的過往給暴露的幹幹淨淨。

  縣領導的臉色就跟調色盤似得,沒想到這位港商居然有這些難堪的過往。

  而且,他們說的沒錯,真要投資早就投資了,莫不是又有什麼騙局吧?

  若是被騙那可不得了的!

  鄉親們走了,于大海他們自然也不會留着,縣裡領導瞬間就跟小醜似得站在廣場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還是村支書見狀走了出來。

  可這村支書是好來縣裡調來的,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呢,根本就不認識于知春。

  但三言兩語也聽懂了,加上這兩年家家戶戶的事兒多少也知道一二,對于知春沒啥特别的好感,今日這舉動也讓他覺得這于知春心機深,搞這麼一出本想借全村之口逼迫于叔于嬸妥協,結果他們這裡的村民就不吃那套。

  “各位,咱們這裡不便久留,我們就不送你們了。

  若是于女士真心想要去看爸媽的話,那就問問我們于叔的意見吧。”

  于知春雖然尴尬但最重要的一環她不會忘記,所以她故意一臉沉痛的樣子道:

  “那不知道我是否能去祭拜一下我奶奶,十年了,我奶奶曾經是對我最好最好的人。”

  本以為這請求無可厚非。

  可是沒想到那個村支書卻道:

  “村裡修建的時候所有的墓地都遷到了公墓那邊,咱們于家覺悟最高,也是最早一批願意将老墳遷走的。”

  于奶的墳墓就在半山,從那裡能看到整個這片的全貌,本來她的計劃是在那裡能照一張照片就能交差。

  可是如今告訴她墳墓遷了?

  這可如何是好?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