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有一個人你想不到
第1265章有一個人你想不到
大家說說笑笑的坐着,不知不覺已經是黃昏,等謝承志和苗詩文下班過來,見到又是一陣熱鬧。本文免費搜索:小說牛 xiaoshuoniu.com
羅亭淵留飯,大家一起吃了,幾個人這才帶着四個孩子一起回去。
苗詩文和謝承志都是騎車過來的,這個時候換成陸明峥推了她的車,和謝承志兩人走在前邊,前後都各帶着一個孩子,車把上還挂着兩人的行李。
苗詩文挽着祝曉敏的手跟在後邊,聽她問到集體院的知青們,抿了唇沖她眨眼,神秘的笑:“你回來的剛好,有一個人你肯定想不到。”
“什麼人?”祝曉敏問。
“你猜!”苗詩文笑說。
祝曉敏細細想一下,試着問:“愛民要結婚了?”
苗詩文搖頭。
祝曉敏接着猜:“那就是明江。”
苗詩文仍然搖頭。
祝曉敏“啊”的一聲,“那就是志寬。”
苗詩文推推她笑:“别總往結婚上猜。”
祝曉敏不解:“不往結婚上猜,還有什麼人是我想不到的?”停一下試着問,“不會是欣雨幾個誰又懷了吧?他們可是雙職工,怕不讓生。”
“你在想什麼?”苗詩文笑出來,拉着她的手說,“還是不用猜了,回去看看就知道。”
祝曉敏念叨:“不是誰結婚,也不是誰生二胎,還能有什麼人我想不到?”
之前集體婚禮的八對,陸陸續續都有了孩子,最小的是顧連生的兒子,現在也已經兩歲。
苗詩文笑起來,卻賣關子不肯說。
一路談談說說,也不急,等回到集體院兒,足足用了大半個小時。
四個孩子在院門口下車,謝碩拔腿就往院兒裡跑,邊跑邊喊:“曉敏姑姑回來了,明峥叔叔回來了。”
集體院裡的人也剛吃過飯,正在收拾,這麼幾聲,立刻喊出一群的人,院子裡昏黃的燈光下,一眼看到進來的人,頓時炸了鍋一樣,急忙迎上去,接行李的接行李,接自行車的接自行車,拉人的拉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問候。
祝曉敏随口答應,目光在人群裡一掃,沒發現有什麼生面孔,轉頭去瞧苗詩文。
苗詩文笑,扒拉開一群大小夥子,拉一個過來:“曉敏,你看是誰?”
祝曉敏一眼看到,立刻睜大眼睛:“文明,你怎麼在京城?”
站在那裡的居然是應該在龍城的馮文明。
馮文明唇角噙着笑,眼底也都是喜悅:“我調來機械工業部,前幾天才報到,想着過年你們會回來,就沒有寫信。”
“啊!”祝曉敏大喜,跳起來拍拍他肩膀,“太好了,我們文明真能幹。”
馮文明笑望她:“你真會誇。”
旁邊苗詩文抿唇笑:“可不是能幹嗎,他這幾年,光給龍城鋼廠改良機械就十幾件,還精進了煉鋼技術,年年先進,不然工業部怎麼會看上他,硬把人挖來。”
祝曉敏驚訝:“這麼能幹,怎麼我不知道?”
另一邊陳丹青笑:“要不是他調來京城,我們看到他的材料,也不知道呢。”
馮文明笑着搖頭:“别人不知道,敬源和志安總知道,我好些想不透的地方,都是寫信找他們求助。”
祝曉敏捶他:“你就别謙虛了,橫豎國家不會看錯人。”
“就是就是!”宋志安立刻點頭,橫一下身把馮文明擠開,向祝曉敏笑,“曉敏,快進屋,給我們說說羊城,我可是聽說吃在羊城,是不是真的?”
好嘛,三句話不離吃。
還是那個志安。
祝曉敏忍不住笑,點點頭,回頭找行李:“回來的時候,羅烨特意買了幾樣不怕放冷的小吃。”
“真的?”宋志安眼睛一亮,忙着問,“誰拿了曉敏的行李?”
陳丹青好笑:“你剛剛吃了飯,沒吃飽嗎?”
宋志安擺手:“飯是飯,小吃是小吃,那能是一回事?”
大家聽着,都忍不住好笑。
苗詩文笑說:“你們和他們去餐廳坐坐,等屋裡炕燒熱乎再回去。”
宋志安點頭:“對對對!”
賀文華就笑:“愛軍回來的時候我們就把曉敏那邊也燒起來了。”
祝曉敏驚訝:“隻有愛軍回來?旭東呢?”
賀文華笑說:“愛軍先回來,旭東被留下吃飯,回來也隻一會兒。”
啧?
祝曉敏回頭找陳旭東:“怎麼樣,葉歌家裡對你印象怎麼樣?”
陳旭東無奈:“我哪知道怎麼樣?隻是送到她家院子外,剛好碰到伯母買菜回來,硬留我吃飯,我也不好推辭。”
祝曉敏笑:“看來你很對她的眼緣,不然還請吃什麼飯,不大棒子轟出去。”說完,人群裡找到楊愛軍,瞪他一眼,“有的人就不太争氣。”
楊愛軍好笑搖頭,當沒聽到。
大家說說笑笑,又進餐廳裡去坐,祝曉敏自然是最好奇馮文明的事情。
馮文明笑說:“是真的,這幾年我們廠那些機械,我發現有好些地方不盡意,就試着改良,也常寫信和敬源、志安他們取經,隻是成果都成了我的,去年廠裡又給我報了先進,恰好機械工業部要這方面的人才,就把我要了來。”
吳敬源笑:“前幾年曉敏提出的一些主意,我一個人鑽研不透,不也寫信和你們商量?那麼好幾項專利呢,其實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最後可都是在我的名下。”
宋志安連連點頭:“是啊,我那裡也是,每一項專利都有别人的功勞。”
祝曉敏含笑瞧着幾人,不禁暗暗點頭。
确實,她提出的好多主意都是超前的,雖說這幾個人都是名校的高才生,可要獨立完成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總會更多,群策群力才會有現在的成績。
也不止是知青們,就是大家的同學們,雖然分配往各處,平時忙于工作生活,一年聯系的信也隻幾封,可是有誰需要幫助,信發過去必有回響,這幾年下來,受益的又豈止是知青?
所謂的守望相助,就是這個樣子,在付出的同時,自己也有獲得。
心裡動念,向幾人說:“現在廠裡的一些産品,你們篩選一下,有一些較國外領先的,發一些去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