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有盼頭
杜青娘買了一車豆子,又買了一車的糧食,一次性讓江光瑞幫着給拉回來。
她也是盤算過的,家裡吃糧都需要買,趁着現在糧價便宜,完全可以多買一些囤在家裡,留着慢慢吃就是,至于豆子的話,用來榨油,消耗量就比較大,家裡這些是有些不夠,自然要多買一些,回頭用得差不多了,還得買,隻是家裡地方就這麼大,也存放不了太多。
看到家裡又堆了滿當當的糧食,姐妹幾個看得不挪眼。
“阿娘,我們家有好多糧食。”江四丫仰頭看着,堆得跟牆一樣高的糧食,神色間滿是驚歎。
“是啊,以後就不用擔心沒飯吃了。”
“對對對,我們以後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阿娘,我們真的不養雞鴨嗎,若是家裡養一些,就不缺蛋吃了。”江二丫道。
杜青娘就搖頭:“院子裡已經搭了個羊圈出來,可沒地方再蓋雞圈、鴨圈。”
院子是挺大,但開了片菜地,再搭了個羊圈,靠牆邊還堆放些過冬的柴禾,空間占了不少,平時家裡還人來人往,再占點地方,怕是都要騰挪不開了。
“家裡吃蛋跟村裡買就是,我們就不用費那個事自己養家畜了。”主要是養那些牲畜,還需要有人照看着,真的是忙不開。
江二丫聽她語氣堅決,說不養就不養的樣子,就搖頭歎了一聲:“看來這錢是省了不了。”
“别總想着省錢的事,咱們做事得量力而行,那雞鴨是真養不了,你們也别想了。”
“早知道就不養羊了,養些雞的話,還能下蛋吃。”江二丫這會兒有點後悔了。
“羊養大了,有羊奶喝,而且還可以吃羊肉,羊可比雞鴨大隻,肉也多。”杜青娘笑着道。
“這也對,羊的肉多,還是養羊劃算。”
姐妹幾個頓時也不再惦記養雞鴨的事了。
村裡不少人家都陸續買了些糧回來,都是買的價格最便宜的粗糧,好些人家了都添了些小雞、小鴨養着,不過養鴨的人家比較多,據說是殺了鴨子吃肉後,鴨絨還能賣個高價,大家更樂意養鴨子。
要說村裡養鴨子養得好的,就要屬江樹樁了,這些天不少人上他們家,向他請教如何養好鴨子,可别養着養着就養死了,那得多虧,以至于江樹樁這段時間,在村裡成了最受歡迎的人。
蘇婆子說起這事兒來時,簡直是眉飛色舞。
“之前多少人看我們家笑話,現在倒好,這些人全跑我家來,也不覺得我家晦氣了。”
聽到她這話,趙氏噗嗤一口笑出聲來:“蘇嬸兒,你可别這樣說,隻有那些眼紅你家的人,才在背後說閑話,我們這些人,可沒有覺得晦氣,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以後指定娶個更好的媳婦回來。”
“對了,最近花媒婆不是時常來村裡走動麼,你要是有心,就找她說說去,幫忙留意着好姑娘。”
“這事兒先不急,光理那小子現在也沒這心思,等明年再說吧!”
“那也确實急不得。”
趙氏點了點頭,也不再繼續這個話題,開口道:“說到養雞鴨的事,我們家也養了不少,回頭還得讓江光玮去問問阿叔,多學點經驗才成,就怕沒養好,到時候就虧了。”
“你們隻管來就是,那些不相幹的人,我家老頭子都跟他們說了,你們家算是自家人,自然是不會藏私。”
“話說回來,我家老頭子也還想再多養些鴨子呢,但我瞧着他們父子倆都在外面忙活,我自己一個人,又要操持家裡,還得看顧好那些牲畜,就怕會忙不過來。”
蘇婆子說着,就問道:“青娘,你說我們家這事兒,要怎麼着的好?”
她現在習慣性的,有什麼事兒,總喜歡問問杜青娘的意見,就覺得人家聰明,什麼都懂。
“多養一些的話,以後賣牲畜也能賺不少,家裡不是還有幾個孩子嘛,若是忙不過來的時候,讓他們搭把手,應該沒什麼問題。”
“這倒也是,我就隻記得幾個孩子調皮不懂事了,卻沒想起來讓他們幫着搭把手,到明年又該大一歲,該懂事起來了。”嘴裡說着不懂事的話,臉上的笑意卻是不減。
這時候,趙氏插了一句,道:“我們村裡許多人家都養了不少雞鴨,我就有點擔心,等養大的時候,會不會賣不出去,而且下的蛋多了的話,到時候會不會不好賣,若是把價格壓下來了,那還真不太劃算了。”
什麼東西多了,價格就賤,就好比府城那邊的糧食,現在就很便宜。
杜青娘就擺了擺手:“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咱們村這麼多在外面跑的小子們,到時候讓他們帶去别處賣,這價格如何也壓不下來。”
隻要别全擠在縣城裡賣,各處都買一點,就村裡養出來的這點量,還打不下價格來。
“這還真是,我又把這一茬給忘了。”
趙氏這會兒真是滿心驚歎,之前還沒有想到那麼多,現在才算是真正反應過來,村裡有這麼些人在外面賣貨,是有多方便,不管村裡有點什麼東西,都可以讓他們帶出去賣,這還真是什麼也不用發愁了。
“杜嫂子,我現在才覺得,你這事兒辦得有多高明。”
在此之前,她就隻想到賺錢一事上,到現在她才發現,人家這一招的厲害之處。
杜青娘笑着擺了擺手:“我也就是為了圖個省事兒,再加上家裡養着這些孩子走不開,所以就想了這麼個法子。”
“這法子是真好啊,多少人跟着你賺到錢了,就說我們家,就全是指望着你,才把日子過了起來。”越是相處得久了,才越發現對方的精明之處,有些人的聰明,真是讓人一輩子都追不上。
蘇婆子其實沒太聽懂她們的話,但不妨礙跟着一起附和。
“可不是嘛,我們家這日子,也是跟着青娘才過起來的,要是放在以前,想娶個新媳婦可不容易,但現在嘛,我還真一點不為這事兒發愁。”
“你老人家自是不必發愁,家裡有錢,自有好姑娘願意嫁過來,以後就等着享福吧!”趙氏笑呵呵的道。
現在這日子,她每天都過得高興得很,手裡有錢,還學了識字、算賬,得空時還教家裡的孩子學幾個字,這日子過得,可真是太有盼頭了。